如今,史學流行『翻案風』,都有給秦檜說好話的人。
新媒體興起後,抖音上也出現了很多講歷史的博主,比如號稱『周子』的周文強。
除了『有個人姓科,叫科比』的梗之外,還有就是這人不厭其煩地吹捧秦始皇。
其實,吹捧大秦是這幾年的熱門話題,看看《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熱度就明白了。
這股熱度,應該是從同名版書籍問世後開始的。
無論是書籍還是電視劇,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大秦帝國滅亡的時候,南下的五十萬大軍沒能及時回援,而是站在民族高度,選擇了留在南方。
這個說法流行開來以後,成了大秦帝國粉絲為秦帝國招魂的依據,越發讓人覺得大秦帝國太偉大了。
雖然邏輯上能自洽,可偏偏不是事實。
01
秦國沒有職業軍
對於我們的印象中來說,像秦滅六國這樣的重大軍事行動,動用的軍隊數量動輒數十萬,那麼,秦國應該擁有常態化的職業軍才是。
可是,不要忘了,募兵制是從唐朝開始,在宋朝才普遍實行的。
秦國的軍制,是普遍征兵制,凡適齡男子都必須在專門名冊登記,並開始服役,當時稱此為『傅籍』。
雲夢秦簡出土後,根據《編年記》推算知秦代規定傅籍的年齡是17歲。
凡到『傅籍』年齡者一律服兵役二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去京師或邊疆,統稱『正卒』。
卒之上,有『卿』、『大夫』、『士』 三個等級,其中士卒是基層兵員。
士卒的區別並不是靠爵位,而是靠承擔的任務。
士一般是從富戶中征發,有『材士』、『輕車士』、『騎士』 的區別。
拿騎士為例,以秦國時期的生產力,況且以農耕為主,能自備馬匹的家庭自然經濟實力也不一般。
這些人能夠當上士,除了家底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比較精壯。
因為,大部分家庭在那個年代連飯都吃不飽,人家營養跟得上,自然比較有力氣。
這些士,自然也是秦軍中的主力,類似於特種兵之類的精銳。
可他們作為秦軍的骨幹力量,卻並不呆在軍營中訓練。
如『材士』《也稱『發弩』》往往散居郡縣原籍擔任治安官吏,也是基層軍吏——『士吏』,也稱『校長』的部下,受到本縣『發弩嗇夫』與『校長』的雙重領導。
真正構成秦軍主體的,也與秦國百姓息息相關的是『入屯為兵』。
秦國那個年代,沒有兵團概念。
『縣卒』或稱『乘城卒』就是駐地在縣中的『屯兵』,『都尉屯』就是在郡中的『屯兵』。
在上郡的『屯軍』就是今人一般理解的『長城軍團』,實際上是『屯兵』與『徭戍』的綜合體,而並非一支三十萬人的野戰軍。
也正因為如此,這支武裝的人數在《史記》中時而是三十萬,時而是十萬。
02
南下軍團分析
秦統一六國後,除了蒙恬在長城以北的軍事行動之外,就是兵發南越。
這一支部隊的具體數目最早出自《淮南子》:
『始皇遣國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越人》夜攻秦人,大破亡,殺尉屠睢,仗屍流血數十萬……』。
既然長城軍團都不可能有三十萬大軍,那征服南越就不可能動員五十萬大軍。
南越的軍事實力,或者說給秦軍造成的壓力肯定不會大於匈奴。
當然,由於彼時當地的居民文明程度比較低,比較悍勇,這在冷兵器的時代,是一種優勢。
加上當地的氣候條件,秦軍始終不能適應叢林作戰,所以初期進展不順。
但主帥屠睢也陣亡在前線,南越各部給人的感覺又好像很強,這是為什麼?
表面看,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遭遇戰,一場野戰秦軍就損失數十萬。
但不能忽略的是,越人沒有東方六國那種成熟的制度,也沒有匈奴頭曼、冒頓單於那種強勢領袖,這也是事實。
秦軍即便是客場作戰,但互不統屬、一盤散沙的越人從哪裡動員出堪比六國、匈奴的軍事力量?
而且,除了人,武器裝備也是必須要考慮在內的因素。
南越當時的社會還比較原始,殺傷力強大的武器即便有,也不可能是大規模的裝備。
很顯然,這是文學敘事,而不是史學敘事。
秦軍南下陣亡的主帥屠睢,官職是尉級,也就是郡守的軍事副手級別。
《商君書·境內篇》論軍爵:
以國尉低於將一級,『將短兵四千人』,『國尉短兵千人』。
也就是說,按照秦國官制,主管軍政的國尉可以掌管衛兵一千人。
後來在越地留守的任囂也隻是一個郡尉,連郡守都沒設置。
而作為任囂副手、後來大名鼎鼎的南越王趙佗,當時隻是龍川縣令而已,算『縣級幹部』。
而統領幾十萬大軍的將軍,要麼是高級執政官,要麼是高級貴族,一旦將軍統軍出征,是需要秦始皇親自登臺拜將的。
從屠睢個人的職務上來說,他根本沒有資格統率一支幾十萬的大軍。
另一方面,就秦國當時的人口和數量,要動員一支五十萬的部隊也是很困難的。
滅楚的戰爭中,老將王翦希望出動六十萬部隊,少壯派將領李信則認為二十萬足矣,秦始皇毫不猶豫選擇李信。
征討楚國這樣一個體量龐大的政權,秦始皇都舍不得出動六十萬大軍,更何況南越。
秦軍第一次征討南越的戰鬥,估計是擅長奔襲的越人在叢林設伏,更可能是夜襲。
屠睢作為一名基層軍官,有著親冒矢石的軍事素養,也是他的職責所在,不幸陣亡。
這更像是一場意外,估計越人自己都想不到。
而這,也引發了秦軍的第二次反撲,直到征服南越為止。
那兩次出動的秦軍就算沒有五十萬,又有多少呢?
最後這支隊伍去向如何?
03
南下軍團去向
根據《漢書·地理志》直到西漢末元始二年《公元2年》,南越四郡人口也不過才39萬。
經過兩百年的繁衍生息,要湊齊50萬大軍還要倒貼,更不要說這39萬人中還有很多原本就是當地土著。
恐怕,這也是為什麼司馬遷著《史記》的時候,不采納《淮南子》說法的原因。
中國古代用兵,向來兵士與夫役不分。
漢武帝時派唐蒙入夜郎《今貴州》,『將千人,食重《輜重》萬餘人』。
也就是說軍隊裡隻有十分之一是作戰的士兵,其他人都是負責後勤運輸的民夫。
按這個比例,南下的秦軍即使名義上有五十萬之眾,其實也隻有五萬野戰軍而已。
而且,這支軍隊的構成為『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本身就是一支臨時拼湊的軍隊。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戰鬥力不強,而且基本搞清楚了這支部隊的動態。
由於大部分都是負責後勤保障的民夫,那征討南越後自然是解散了。
其餘直接作戰的士卒,在南越本身力量就不足,哪裡敢北上救援秦國呢?
第一代南下幹部趙佗可是連『我孰與皇帝《漢高祖劉邦》賢』、『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這種大逆不道的話都是說得出來的。
假若秦漢之際他麾下真有50萬大軍,恐怕早就出兵北上逐鹿中原《未必是效忠秦廷》,還坐守嶺南,以『蠻夷大長老』自居作甚?
參考文獻:
劉三解《秦磚》
文史宴《 郭曄旻:大秦帝國滅亡時,真有一支見死不救的南方大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