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不直接滅了匈奴,反而要耗盡人力、財力去修築長城?《網路歷史》

古時長城以外是一大片草原對農耕民族來講沒有什麼作用,沒利益。

而且當時中國本來騎兵就不多,特別是戰馬,跟遊牧民族的不能比,打得過但追不動。

北方遊牧民族沒固定的地方,打殺搶一個地方就換個地方,根本就沒有固定居所,馬一騎帳篷一卷就走了,連個老窩都沒有。

就算你這次把他們駐紮地端了,過個幾年別的氏族又繁衍生息,再來搶,根本沒辦法。

看看中國歷史,每個朝代把遊牧民族打的再徹底,再過幾十年又卷土重來。

長城的目的就是把地盤圍起來,你就來也就在長城邊上打轉轉,對城市的騷擾有限,古代沒有像現在的高速公路,也沒有什麼大貨車,糧食運輸隻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困難,長城有利於我們充足的時間集結部隊。

秦朝大將蒙恬就率領以步兵為主的秦軍部隊,與匈奴騎兵展開過一場戰鬥,剛剛統一天下的秦軍士氣正旺,一舉就把對方拿下了,匈奴落荒而逃,然而,正興奮的秦軍得到的命令卻不是繼續攻打,而是轉攻為守,30萬大軍以趙,燕,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為基礎,就地修築長城,從西北的臨洮一帶一直延伸到遼東,橫貫東西的萬裡長城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修長城是一個國防工作,長城修好了,北方的匈奴打不進來了,不用再打仗了,秦始皇是聰明人,打仗要死人,還要花大量金錢,二者對比起來肯定修長城劃算很多。

一直到現代人都一樣想法,目前中國的國防多強大,唯一的不一樣,就是古代用土辦法修長城搞國防,現代用高科技搞國防。

秦始皇不願意打匈奴還有一個大自然原因,打開中國地圖就可以揭穿原因,長城之外都是氣候惡劣的沙漠地方,這些地方不劃算去打回來,把匈奴隔絕在長城之外,長城之內土地肥沃,雨水充足,越往南越是魚米之鄉,也就是可以說,不準匈奴進入這些好地方。

這樣一來,秦始皇領導老陌姓就可以平安地生活在長城以南大片土地上,也不用再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