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過了烏江的項羽就有主場優勢嗎。《網路歷史》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寫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佳句。

楚漢爭霸的舞臺上,為什麼劉邦輸了無數次卻總能卷土重來而一直勝利的項羽,輸了一次之後就徹底玩完,連渡江回老家從頭開始的勇氣都沒有呢?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與虞姬

被圍垓下四面楚歌

雖然前202年,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戰已經到了第5個年頭。

屢戰屢敗的劉邦越打越強,一直勝利的項羽卻越打越弱,這個時候項羽和他的10萬楚軍正被漢王劉邦,齊王韓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佈等人組成的60萬大軍團團圍困在垓下,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附近。

此時的項羽,江北的領土全部失陷,楚軍士兵疲憊不堪,糧草斷絕,突圍無望。

為了進一步瓦解楚軍的鬥志,包圍圈外的漢軍還唱起了楚地的民歌,四面楚歌的攻心效果很不錯,楚軍都以為江東老家已經被劉邦打下來了,不然敵軍中怎麼有這麼多說家鄉話的人呢?

圖片來自網絡:十面埋伏

項羽感到大勢已去。

就坐在帳篷裡喝悶酒,當時軍營裡他最放不下的一個是美人虞姬,另一個就是寶馬烏騅。

酒後的霸王吟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就是說,老子這麼無敵,卻落得這般田地時局如此不利,連烏騅馬都跑不起來了,虞姬你說我還能怎麼辦呢?

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烏騅馬

說完了所有人一起哭了起來,既然不知道答案,以項羽的個性再糾結也沒有結果,於是他覺得不如放手一搏,就帶著800騎兵連夜突圍,而這一段在戲劇霸王別姬裡就被描繪成虞姬的自殺,讓項羽堅定了突圍的心。

戲劇裡記載更多的是文學的浪漫,堅定的是突圍的信心,其實正史並沒有記載這些,更多的不過局限於文學的浪漫想象。

圖片來自網絡:虞姬

率部突圍失敗自刎烏江

當項羽突圍後沒多久就被漢軍發現了,項羽被追趕著邊逃邊打,最後身邊隻剩下了28名騎兵,而眼看著追來的漢軍卻有數千人。

項羽對身邊的士兵說,我起兵到現在8年,大大小小打了70多仗,一直都是見誰滅誰從來沒輸過,今天竟然落得如此地步,這是老天爺要我死,不是我沒打好仗。

反正今天要死了,就讓我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吧,說完他帶著僅剩的28名騎兵殺向漢軍,一站下來幹掉了漢軍兩個將領和數百名士兵,而項羽這邊隻損失了兩人。

趁著漢軍場面的一時混亂,項羽一路逃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已經在江邊等著接應他,這時候項羽卻不肯跟他走了。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率部突圍

他說如果老天要弄死我,渡江又能怎麼樣?

何況當年我帶著八千子弟兵北上,今天卻隻有我一個人回去,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支持我,我哪有臉回去呀?

於是項羽把烏騅馬送走,又徒步返回,殺了數百名漢軍,自己也傷痕累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項羽在對面的漢軍中發現了一個老朋友,想到昔日的故人今天也站在敵軍陣營裡等著取自己的性命,項羽就笑著對他說,聽說漢王用千金之賞和萬戶侯來懸賞我的腦袋,得了,今天我就便宜你。

一代戰神曾經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拔劍自刎,在場的漢軍紛紛爭搶項羽的屍體,最後有五個人還憑借此功勞被封了侯。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一手好牌打砸了

項羽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對於這件事,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題,烏江亭詩裡寫道,『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項羽真的能卷土重來嗎?

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兩個問題,第一,項羽想不想過江;第二,項羽能不能過江。

首先說項羽想不想過江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以項羽的個性他認為自己是英雄,願賭服輸,所以直接幹凈利落地抹了脖子;也有說項羽是害怕家鄉江東陷入戰火,所以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就抹了脖子。

這兩種觀點雖然都有點道理,但並不完全準確,項羽是個英雄沒錯,他豪爽熱血,快意恩仇,相對老奸巨猾的劉邦,後來的人們可能更喜歡項羽,但不要忘了項羽的這些性格特征也說明了他簡單粗暴,孩子氣同樣也造就了他的失敗,本來一手好牌但卻被他的任性毀掉了大好局面。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

項羽坑殺了20萬已經投降的秦朝士兵,突入咸陽,殺光了秦朝的宗室,焚燒了阿房宮,徹底失去了關中的民心,導致了後來楚漢戰爭中,關中父老堅定地和劉邦站在一起。

項羽違背了楚懷王當時『誰先入關中,誰就當關中王的約定』,把劉邦封到巴蜀,喪失了信用,又憑主觀喜好對其他的諸侯濫施分封,分封也不公平,喪失了大片盟友。

項羽還指使手下殺死了楚懷王,喪失了道義。

同時項羽東征齊國期間,濫殺無辜,激起齊地軍民的殊死反抗,導致劉邦能夠從容東進,項羽則喪失了大好戰機。

雙拳難敵四手,猛獅項羽架不住劉邦群狼

項羽本人雖然是一代戰神,但是手下卻沒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大將之才,整個楚漢戰爭中基本就靠他一個人奔走在各個戰場之中,分兵解決一個個火燒眉毛的問題。

項羽在彭城打敗劉邦的時候,隊友英佈叛變了,項羽隻好先分兵解決英佈,接著又準備揍劉邦,結果梁王彭越又在身後搞事情,項羽隻好再回過頭來打彭越。

這口氣剛緩過來,劉邦又來了,項羽隻好又調頭來打劉邦,好不容易取得一點優勢,另一邊又傳來消息,韓信已經打下了齊國,還把項羽派去了十幾萬援軍給滅了,搞得項羽這是焦頭爛額。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與虞姬

項羽是一頭戰鬥力超強的雄獅,奈何對面的劉邦集團卻是配合默契的狼群。

不管項羽多能打,也總是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所以他雖然一直在勝利,卻一直贏不了戰爭。

難以彌補的心理素質劣勢

而劉邦則正好相反,無論被打敗了多少次,他都能一次次地從0開始。

因為劉邦的起點很低,一個一事無成的草根,48歲才開始創業,無論怎麼失敗都無非是回到從前,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永遠都有進步的動力和需求。

而項羽自24歲出道以來戰無不勝,一帆風順,抗打擊能力和劉邦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更關鍵的是項羽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明明一直在勝利,但局勢卻一天比一天惡化。

最後隻好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老天爺要弄死我』這樣無厘頭的理由上,可以說這時候的項羽既沒有東山再起的心理素質,也沒有東山再起的策略方法,就像他自己說的『能怎麼樣呢』?

優勢如此明顯還被對方翻盤,而且連被翻盤的理由都不知道,還怎麼東山再起呢?

就算渡江過去又能怎麼樣呢?

所以他幹脆放棄過江。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

早已失去的主場優勢註定難以卷土重來

再說項羽能不能過江的問題,我們開頭提到杜牧的詩,『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其實王安石也寫過一首《烏江亭》,裡面就有『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的詞句,很多人都覺得項羽到了江東就是回老家帶老鄉出來再開一局的事,其實這種認知是有問題的,項梁和項羽雖然在江東起兵,但他們的老家其實是在江北。

《項羽本紀》裡說得很清楚,項氏家族的封地在下相,項羽本人是下相人,就是今天的江蘇宿遷,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滅秦後,項羽為了滿足衣錦還鄉的虛榮,將都城定在了彭城,結果因為無險可守,導致了彭城數次被攻破,毫無穩定的後方可言,而無論是像魯、下相還是彭城這些地方,其實都是今天的蘇北和魯南一帶,而垓下大戰時這些地方基本已經被劉邦占領,項羽其實早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場優勢,所以就算項羽過烏江到了江東也是屬於客場作戰。

圖片來自網絡:項羽

當初他能在江東拉起一支反秦的隊伍,靠的是叔叔項梁的威望和自己的戰鬥力,現在這個局面,他還能讓江東父老再跟著自己一起玩命嗎?

恐怕項羽對此也是沒有把握的,所以項羽無法過江。

不管怎樣項羽死了,楚漢爭霸以劉邦的勝利告終,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而漢這個字也成為了一個民族,一種文字,一門語言的名字,不過新上臺的皇帝劉邦並沒有高枕無憂,有更頭疼的問題等著他去解決,那麼比項羽還讓他頭疼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