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韓信都是戰神,為何最後失敗了?劉邦:兩人犯了同一個錯誤。《網路歷史》

公元前206年,項羽、劉邦這兩位反秦義軍的領袖,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這個地方舉行了一次宴會。

這次宴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項羽手下的謀臣范增為了除掉劉邦,以『宴席』為名趁機殺掉劉邦和他的將領。

然而,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最終卻因為項羽的『優柔寡斷』和『仁慈』,而落空,劉邦得以逃脫項羽的魔掌。

《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也就說范增數次暗示項羽,要求在宴席上殺掉劉邦以絕後患,可是項羽卻不為所動。

從鴻門宴上逃走之後的劉邦,從此就走上了與項羽對抗的道路。

因此,後人多將鴻門宴比喻為『刀光劍影』、『不懷好意』的宴席,同時,史學家們也將項羽在鴻門宴上對劉邦的表現歸之為『婦人之仁』。

這種『婦人之仁』性格也是後來,項羽為什麼會在和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項羽的這種婦人之仁還表現在一次和劉邦的作戰過程中,同樣是在公元前206年,當時劉邦的父親和妻子是項羽手中的俘虜。

兩軍對壘,項羽提出要求劉邦無條件投降,否則,自己就會讓手下的士兵將劉邦的老爹和老婆統統扔進油鍋裡面烹飪,做成一鍋鮮美無比的『肉羹』。

可是,劉邦一臉痞氣的笑道:『當年咱們兩個可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生死兄弟,發過誓拜過把子的,既然是兄弟,那我老爹就是你爹,如今你要把咱爹做成肉湯的話,千萬不要忘了給我也留一碗嘗嘗!』

面對劉邦的挖苦和嘲諷,項羽又一次中了劉邦的『圈套』,再一次的體現了他的『婦人之仁』,不但沒有殺掉劉邦的老爹和老婆,反而還將他們送還給了劉邦。

將原本可以讓劉邦對自己『投鼠忌器』的老爹和老婆拱手相送,項羽真可謂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即使不殺掉俘虜,也不能白白送給劉邦,將他們押在自己的軍營之中,也費不了多少糧食,反而可以成為制衡牽制劉邦的一張『王牌』。

因此,可以說戰神項羽之所以會敗給地痞出身的劉邦,是他犯了『婦人之仁』的錯誤,實在是咎由自取。

那麼,同樣身為戰神的韓信,為什麼最後也敗給了劉邦呢?

難道他也犯了『婦人之仁』

的錯誤?

答案非常正確

公元前202年,劉邦主導的漢軍和項羽帶領的楚軍在垓下這個地方對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

在劉邦和項羽進行決戰前夕,項羽為了拉攏韓信,曾派出一個名叫武涉的說臣前往齊國勸說韓信援助楚國。

武涉對韓信說道:『……,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足下左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

武涉的話說得很明白,就是明確的告訴韓信,當今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爭奪天下,韓信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棋子,如果項羽要是失敗的話,劉邦下一個目標就是韓信。

可惜,武涉的忠言並沒有能夠打動韓信。

韓信手下一個叫蒯通的人也說了同樣的話:『當今天下兩主之命縣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於楚則楚勝』。

可惜,韓信卻說道:『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韓信的『婦人之仁』,就是被劉邦的小恩小惠蒙蔽了雙眼,隻顧著眼前的蠅頭小利,沒有為自己進行長遠的戰略規劃,將一生的賭註放在了『漢王必不負我』自我編織的夢幻之中。

直到臨死前的那一刻,韓信才幡然悔悟,明白了當初自己的謀臣蒯通對自己的『金玉良言』。

可是,已經是悔之晚矣了,彌留之際喊出了一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千古名言。

項羽和韓信兩個人都是中國歷史上千年不遇的戰爭奇才,《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說明項羽自從起兵反秦以來,幾乎是『百戰百勝』,是當之無愧的常勝將軍。

韓信的戰績也不簡單,《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

說明韓信的軍事才能也是非常卓越的。

但是,這兩個近乎天才般的戰神,最後卻無一例外的成為了劉邦這個不懂一點軍事才能的手下敗將。

根本原因就是兩個人都中了劉邦的欺騙,兩個人犯了同一個錯誤——婦人之仁。

古語有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當初項羽在鴻門宴上能夠聽從謀士范增的逆耳忠言,摒棄所謂的『婦人之仁』,及時斬殺劉邦的話,也不至於最後落得一個眾叛親離、五馬分屍的結局。

韓信這個二貨,明明有了項羽這個悲情人物的『前車之簽』,卻愣是一根筋的『重蹈覆轍』,在明明可以左右天下大勢,趁勢縱橫寰宇的時候,犯了『婦人之仁』。

如果韓信當初聽從謀士蒯通、武涉的建議,趁機出兵調停兩方沖突,勢必就會出現一種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韓信無疑將取代項羽成為諸侯『霸主』,這種結局可比窩窩囊囊的被幾個女人勒死要好的太多了。

隻可惜,『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還是劉邦看的最清楚,所以項羽、韓信失敗了,劉邦笑到了最後。

參考資料: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