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函谷關後,項羽成為了左右天下局勢的男人,他先是屠戮咸陽,殺光投降的秦朝宗室,又一把火燒了阿房宮,然後自立為西楚霸王,主持天下分封。
項羽主持的天下分封並不是特別公正的,項羽把他看不爽的人都封得遠遠的,比如,劉邦就被封為漢王,打發到了偏遠的巴蜀漢中,而富庶的關中被分給了章邯為首的三個秦朝降將,死死堵住了劉邦向東發展的可能。
這個時候的劉邦成天生氣罵娘,卻毫無辦法。
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改變了他的困境,這個人就是被後世稱為兵仙的韓信。
那麼韓信是從哪兒來的?
他又是怎麼幫助劉邦扭轉敗局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韓信
一波三折的君臣緣分
韓信是淮陰人,年輕時養活不了自己,隻能四處蹭飯。
韓最窘迫的時候接受過河邊老大娘送的飯,也忍受過年輕小屠夫的胯下之侮,後來韓信加入項梁的部隊,當了好幾年項羽的執戟郎中,執戟郎中就是項羽的貼身警衛員,可是始終得不到項羽重用。
圖片來自網絡:韓信
於是鴻門宴後,韓信就離開項羽,投奔劉邦,因為畢竟做人如果沒夢想那跟咸魚有什麼分別?
但到了劉邦團隊後,韓信一開始幹的依然是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於是他心灰意冷想離開。
但劉邦手下的重臣蕭何卻了解韓信的才華,連夜追回了辭職的韓信,還說服劉邦拜他為大將。
韓信終於來到了能發揮才華的位置,馬上開始了讓人贊嘆的表演,統領漢軍,突破項羽設下的封鎖線,重新奪回關中之地。
暗度陳倉重奪關中之地
當初項羽殺死了楚懷王,這一下子分封八百諸侯,且分封不公平,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一下子就激起了諸侯們的反抗。
公元前206年八月,齊國和趙國公開叛亂,項羽帶兵前往平定,這就給了劉邦的機會,於是在韓信的謀劃下,漢軍發動了北上奪取關中的戰役。
當時到關中有5條路線可以發動取關中的戰役,章邯判斷漢軍最可能走的就是子午道這條路,結果韓信果然派兵大張旗鼓地走子午道這條路,而當章邯把部隊調來子午道的時候,韓信統領的『叛軍』的主力卻走了。
聲東擊西的韓信走了另一條路陳倉道,打敗了章邯,奪取了關中。
這是韓信在戰場上第一次綻放出名將的光輝,後來的元曲裡也將這段歷史傳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經典橋段。
圖片來自網絡:古棧道
危急時刻力挽狂瀾
重新占據了關中後,劉邦覺得韓信的確不錯,但這時候的劉邦覺得還是自己上更靠譜,於是就把韓信留在後方,劉邦自己聯合出頭組成了反楚聯軍,趁項羽率主力深陷齊國戰場的時候,一舉攻陷了他的大本營,彭城。
劉邦隻看到滿地的金銀珠寶和美女舉杯歡慶勝利,卻沒想到項羽率三萬精銳,突然殺過來。
幾十萬聯軍瞬間土崩瓦解。
風吹墻頭草,原本和劉邦聯合對抗項羽的各路諸侯又都站到了項羽一邊,劉邦成了那個被群毆的人。
幸虧韓信在後方收拾殘兵敗將,才頂住了楚軍的進攻。
圖片來自網絡:劉邦
局勢萬分緊急的時候,韓信再次力挽狂瀾,先是出兵幹掉了叛逃的魏國,收攏了大量的敵軍精銳,可是就在他準備繼續攻略趙國和燕國時,正面戰場的劉邦卻先頂不住了,是把韓信的主力給調到正面去防守項羽,隻留下一群挑剩下的老弱病殘給韓信,來完成剩下的征途。
帶著菜鳥部隊擊敗趙國齊國
畢竟是領導的命令,韓信能怎麼辦?
隻好硬撐,韓信重新招募部隊,帶著幾萬人的雜牌軍,邊走邊訓練,繼續進攻趙國敵軍幾十萬,而韓信手裡隻有幾萬新兵蛋子,這時候就體現出韓信兵仙的才華了。
圖片來自網絡:背水一戰
韓信先帶著部隊背靠河水列陣,對面的趙軍一看,呦,就這麼幾口人還背靠河水,把自己的退路都斷了,還等什麼呀,上去揍啊!於是趙軍傾巢出動準備拿下韓信。
卻沒想到韓信背水列陣是有目的的,一是防止趙軍背後偷襲,二是激發士兵拼死作戰的勇氣,趙軍這下還真是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這時候韓信提前埋伏好的一隻騎兵悄無聲息地溜過去偷襲了趙軍的大本營,結果趙國部隊回頭一看,我的天,老家都沒了,還打個什麼勁兒啊,結果韓信以少勝多,剿滅趙國。
然而,這時候在正面戰場被項羽打得全軍覆沒的劉邦,居然冒充使者沖進韓信的大營,趁著韓信沒起床,拿走了印信兵符,又一次把韓信手下的主力給調走去防守項羽,給韓信留下一群老弱病殘,讓他去攻打齊國。
百戰百勝,習慣了這種從頭再來的套路
歷史總在重演,韓信好像都習慣了這種從頭再來的套路,他又開始招募新兵組織訓練,然後帶著這群菜鳥平定了整個齊國,還順手擊敗了項羽派來的十幾萬援軍,韓信也憑借這份戰功被劉邦封為齊王。
圖片來自網絡:韓信
而當韓信的軍隊再次擴大到一定的規模時,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可以猜到了,第N次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的劉邦又派人把韓信的精銳調走了。
有人說,這就奇怪了,每次韓信把部隊帶出來的時候,劉邦總像去提款機取錢一樣把韓信的主力提走,然後等韓信重新存好一波部隊,劉邦就又來了,這周而復始的重演是劉邦故意針對韓信嗎?
並不是。
韓信從出道以來每戰必勝而且更牛的是把從零開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什麼的當家常便飯,不管給他一群什麼選手都能包打全場,超額完成任務。
早已註定的人生悲劇
韓信不但分擔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並且此時的韓信已經成為了楚漢爭霸格局中舉足輕重的第3個巨頭,因為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的身份也已經從單純的劉邦下屬逐漸上升為團隊的合夥人,對於這樣一個手下,又有哪個領導能真正放下心來呢?
項羽也曾派人慫恿韓信自立,提議漢、楚、齊三分天下,韓信手下謀士也和他說,您現在功勞太大,不管待在劉邦手下還是項羽手下都沒好下場,隻有自立門戶才是唯一的出路。
這個提議很讓人心動,但韓信想想劉邦對自己的善待和重用還是拒絕了項羽的提議和下屬的建議,這也註定了他後來的人生悲劇。
那麼韓信為什麼不背叛劉邦自立呢?
第一是性格原因,韓信是個重感情的人,對當初給他送飯的老大娘,韓信百倍地報答,這是知恩圖報。
當初讓他鉆褲襠的人他卻任命為官,這是以德報怨。
如此性格溫和的人,連傷害過自己的人都能溫柔對待,何況劉邦這種又是升職加薪給機會又是噓寒問暖嘮家常的老板呢?
圖片來自網絡:韓信忍受胯下之侮
第二是思維慣性,當時人們心目中,統一集權的概念還很模糊,韓信的思路還停留在列國並存的時代,覺得自己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戰爭結束之後混個王來當很合理呀,劉邦按理說也不至於對自己下手。
圖片來自網絡:劉邦
韓信最讓後人感到惋惜的就是,為人臣子卻功高震主,手握重兵無心自立,明知有危機卻隻會自我安慰,機會在眼前,卻糾結於過往的恩情,戰場上殺伐果斷,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在政治舞臺上卻是個單純的小學生。
在楚漢爭雄的三巨頭裡,劉邦是老江湖,韓信是爛好人,項羽是熊孩子,在決定天下走勢和個人命運的最後決戰裡,熊孩子項羽輸了,上演了霸王別姬的悲情一幕,那麼項羽又是敗在哪兒呢?
為什麼劉邦可以N次從頭再來,項羽卻無法東山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