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陳馀鬧翻的實際原因,應該在項羽。《網路歷史》

​​

【張耳陳馀:從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項羽『功不可沒』】

以司馬遷為首的後人,習慣將張耳陳馀兩人的交情總結為『勢利相交』、『勢利傾奪』之類,這實在簡單化了兩人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曠世基情。

張耳的壽命,是可以做出一些推測的,他曾經當過信陵君的門客,信陵君死於前243年,就算張耳當時是搶了個『末班車』,也按20歲的出來混最低年齡計算,至前202年張耳去世,他的壽命至少在61歲以上。

陳馀的年紀則基本成謎,但可以確定比張耳小,而且大概要小『一代人』左右,即10-20歲之間。

所以,兩人表面是兄弟之交,實際更像是師徒、父子之情。

不開玩笑說,張耳花在陳馀身上的『心血』,大概比他花在自己兒子《比如張敖》身上的都還要多。

估計啊,要不是張耳尊重陳馀,不願陳馀降輩,可能陳馀早就認他當『幹爹』了。

兩人從逃亡到鬧翻的後半生,也幾乎是『焦不離孟』,要說他倆的感情唯有『勢利』,沒有真摯、淳樸的成分,那顯然是睜眼說瞎話。

隻有如此,才能理解巨鹿之戰中,張耳為什麼執著於讓陳馀來救他,按照史書的說法:『茍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

你陳馀要是信守朋友之義,何不跟我一起去死!

現代人很容易認為這是張耳在考驗陳馀,而『人性是不可考驗的』,張耳這麼做太過分了。

其實這根本就沒說到點上,對於其他人或許是過分了,但是對於張耳陳馀二人來說,這純屬正常要求。

就如同『桃園結義劉關張』,同生共死那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超越生命的承諾,這才是真正的『刎頸之交』。

現代人沒見過的人和事多了,從不代表沒有。

事實上,陳馀也從不認為這是過分的要求或者考驗,他從沒打算背叛張耳的交情和恩情,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明知是送死,還是派出了五千士兵去攻擊秦軍、救援張耳。

不是說『人性經不住考驗』不對,而是放在陳馀身上不合適,適用對象就沒找準。

站在陳馀的角度,他不是怕死,更不是有心背叛,而是認為無謂送死沒有任何意義,何況當時的情勢,還沒到完全的山窮水盡,非死不可。

後來的事實證明陳馀是對的、明智的,但是張耳卻沒有明白陳馀的這番苦心。

大概是被王離揍得太狠了,長期緊張燒壞了腦神經,再加上存在信息差,張耳徹底誤會了陳馀。

在兩人鬧翻的『印綬』事件上,如果非要掰扯個明白,應該還是張耳首先『背叛』了兩人的交情,沒經受住人性、生命、權勢考驗的,恰恰是張耳。

按照陳馀的話說:『沒想到你是這麼的恨我!那我不幹了行不!』

言下深意,咋倆都多少年的過命交情了,你怎麼能懷疑我不願陪你同死呢?你這是在徹底否定我陳馀做人的原則和尊嚴啊!

當時真正失望、灰心的人,其實是陳馀。

當然,陳馀的『辭職』也大大出乎張耳的預料,他『亦愕不受』,也很驚愕陳馀的反應會是如此的強烈。

考察兩人的鬧翻,事實上純屬誤會,也都各帶情緒,哪怕在普通朋友之間,這種事都常有發生,毫不稀奇。

那麼問題就來了,張耳陳馀在冷靜之後,也明白是誤會時,為什麼就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說清誤會、重歸於好呢?

在我看來,表面原因是張耳『搶』了陳馀的印綬,造成了友情破裂的既成事實,但根本原因,還是出在陳馀身上。

考察這一段歷史的細節,有一點很難被發現——

相比張耳每天在鬼門關徘徊,陳馀也過的並不輕松,他的處境事實上極為尷尬和狼狽。

這就要說到巨鹿之戰的關鍵拐點,身為諸侯聯軍統帥的陳馀,在決戰前夜的關鍵時刻選擇退縮,從而被項羽一舉超越,後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實質取代了陳馀的聯軍統帥身份。

不難想象,項羽當時最反感甚至最痛恨的『隊友』,非陳馀莫屬。

明明定好的決戰計劃,陳馀反悔了;陳馀也沒有選擇和項羽並肩作戰、一同出擊,更是讓項羽失望到了極點。

​那麼,當兩人的身份和地位徹底逆轉,項羽會如何對待陳馀,也就可想而知。

就當時的情勢,陳馀大概率是『靠邊站』了,無論是阻援章邯還是圍殲王離,所有義軍的最高指揮員非項羽莫屬,陳馀甚至都難以實質參與到共同指揮之中。

結合項羽後來的分封,難道項羽真的是責怪陳馀沒有和他一同入關、沒有功勞麼?

項羽真正記恨的,始終是陳馀在巨鹿之戰中的『退縮』,那是讓項羽在人生絕境中最刻骨銘心的『背叛』,他不僅不會再重用陳馀,甚至會故意報復、打壓陳馀。

想想陳馀對於分封結果的反應:『今張耳王,馀獨侯,此項羽不平!』難道項羽對他的不公平,他是幾年後才感受到的麼?

事實是,從巨鹿之戰激戰正酣時,陳馀的地位就開始一路走低,不僅項羽針對他,甚至連其他諸侯主將,也都開始故意疏遠他。

畢竟,之前大家都『慫』的鍋,隻有甩給陳馀來背,大家才能心安理得。

陳馀當時顯然感受到了這種被孤立的落寞感,這也是他後來和張耳吵架時憤然『致辭』的真正原因。

畢竟,他和張耳吵架,本該圍繞二人之間的關系、真救還是假救、有沒有殺使者等事情展開,完全上升不到『幹不幹工作』的層面,包括張耳都完全沒想到陳馀會玩這一出,大為驚愕:有事說事,你撂挑子幹麼?

但是站在陳馀的角度,就很容易明白,當時的他,確實是不想幹了,沒意思,大家都當他是空氣,既然這麼討人嫌,那他索性扯乎好了。

所以,張耳陳馀鬧翻,在張耳是誤會,在陳馀則是悲憤,項羽他們針對我就罷了,連你張耳都不理解我,那我待在這裡,豈不是徹底沒意思了?

最關鍵的是,如果陳馀不鬧『辭職』,兩人最多是來回打嘴炮,就算沒人勸架,等兩人吵累了也就消停了,總歸有冷靜反思的時候,但陳馀一把印綬拋出來,等於是發生了實際事件,張耳又借勢毫不客氣的收了印綬,交情這才徹底無可挽回。

表面上看,是張耳讓陳馀徹底破的防,但真正造成這個『意外』局面的人,項羽首當其沖。

縱觀巨鹿之戰,義軍方面的失敗者,大概隻有陳馀一人,不僅被隊友孤立,還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也是夠讓人唏噓的。

此後陳馀選擇釣魚隱居,表面是和張耳的鬧翻,實際卻同樣是因為項羽,陳馀比誰都清楚,只要項羽主持大局,壓根就沒有他再出頭的機會。

了解到這一層,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陳馀後來會和田榮聯手造項羽的反。

陳馀要麼徹底隱居,一旦再次出山,項羽就是他的終極敵人!

如果說張耳陳馀兩人鬧翻乃至不能和好,項羽隻是個重要的背景板、催化劑,那麼兩人最終反目成仇,原因絕對要算到項羽頭上。

這就是項羽的分封結果,純屬『火上澆油』。

中間這段時間,張耳陳馀最多是內心裡吐槽、怨恨對方,表面尚能相安無事,大家索性不做朋友就是了,但是項羽整出這麼個導火索,徹底點燃了兩人之間的戰火!

就兩人的才能而言,張耳是偏『文』才,陳馀是偏『武』才,後來的名將李左車就曾說過:『夫成安君《即陳馀》有百戰百勝之計』,雖然有過譽之嫌,但大致沒錯。

所以陳馀能夠以少勝多,擊敗實力更雄厚的張耳。

事情演化到這一步,兩人畢生的交情算是徹底報銷了。

正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此後劉邦請求陳馀加盟,陳馀開出『幹掉張耳、拿頭來換』的條件,那是一點都不稀奇。

當陳馀拿到張耳的人頭時,他也顯然不會再有『刎頸陪死』的道德覺悟。

當然,他最好是沒有,不然他可就上當了!

就這一點來說,無論項羽還是劉邦,他們對待陳馀的方式,那都是相當的不講究。

再加上後來辣個更不按規矩出牌的韓信,陳馀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這輩子凈遇上了這些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