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史—秦朝。《網路歷史》

秦非子,秦朝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

治都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號曰『秦嬴』。

秦襄公,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裡奚、蹇叔為謀臣,勵精圖治,擊敗晉國,俘獲晉惠公,滅亡梁國、芮國、滑國等。

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幫助晉懷公回國即位,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幫助晉文公回國即位,實現秦晉之好

秦穆公時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秦惠文王,嬴駟《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趙氏,名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嬴駟十九歲即位,史稱『秦惠文王』。

以宗室多怨,族滅商鞅,不廢其法。

公元前325年,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

當政期間,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chū》裡子、司馬錯,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秦昭襄王,嬴稷,嬴姓,趙氏,名則,一名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較長的國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間,發生了著名的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

早年在燕國為人質。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趙燕兩國的武力護送,以及右相樗裡疾、魏冉、宣太後等人的擁立下繼承王位。

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後當權,魏冉為咸陽將軍,王叔樗裡疾為相。

公元前304年,年滿二十二歲的秦昭襄王在舉行冠禮後開始親自處理決策國事。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當時被稱為四貴的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涇陽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擅權,出現了私家財富重於秦王室的局面,昭王聽從魏人范雎的建議,收回宣太後的幹政權,驅逐四貴,拜范雎為相,采用范雎所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任用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國、楚國,攻取魏國的河東郡和南陽郡、楚國的黔中郡和郢都。

發動長平之戰,大勝趙軍。

攻陷東周王都洛邑,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咸陽,結束周朝八百年統治。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葬於秦東陵

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稱趙政、祖龍。

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

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後回到秦國。

公元前247年繼承王位,時年十三歲。

公元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lào ǎi》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

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於韓地建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始皇帝十九年《前228年》,大破趙軍,王翦、羌瘣盡定趙地,俘虜趙王,趙國滅亡。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開封市》,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3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燕國滅亡。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

秦國從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並了六國,繼而於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開始平定南方百越。

從此,秦王政完成統一大業,進入了帝國時代。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之後,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

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裡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

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

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胡亥《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07年》,男,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

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從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六國舊貴族的復國運動。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子嬰《?-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嬰或嬰,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在位46天。

初稱皇帝,後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

五天後,子嬰誅殺趙高。

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李斯《?~前208年》,戰國末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重陽辦事處李斯樓社區》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

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

選任長史,拜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采納。

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全國後,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

後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

反對淳於越分封子弟之議,主張禁私學、廢《詩》、《書》、六國史記及『百家語』。

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作《倉頡篇》以為范文。

始皇帝死後,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勸二世更為法律,行『督責之術』,加強君權。

後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

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

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

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

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

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在這個時候,各個郡縣受不了秦朝官吏暴政之苦的人,都逮捕宣判他們官吏的罪狀,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涉。

於是就以吳廣為代理王,督率各將領向西進攻滎陽。

命令陳縣人武臣、張耳、陳馀去攻占原來趙國的轄地,命令汝陰人鄧宗攻占九江郡。

這時候,楚地幾千人聚集在一起起義的,多得不計其數。

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陳勝派出周文率領的起義軍向西進攻,很快攻進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逼近秦朝都城咸陽。

秦二世驚慌失措,趕快派大將章邯《hán》把在驪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隸放了出來,編成一支軍隊,向起義軍反撲。

原來的六國貴族各自占據自己的地盤,誰也不去支援起義軍。

周文的起義軍孤軍作戰,終於失敗。

吳廣在滎陽被部下殺死。

起義後的第六個月,陳勝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車夫莊賈設計殺害了。

最後莊賈帶著陳勝的首級去向秦軍邀功請賞去了。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但是,陳勝吳廣起義卻開啟了一個不變的規律,那就是王朝末年第一個起義的最終均以失敗結束,原因是:王朝的末年雖然統治者昏庸導致百姓生活困難,但還未到天下大亂的程度。

那些帶頭起義的人由於初期取得一些成果,得到了好處,別的地方的人就會爭相效仿,其結果就是天下大亂,百姓更加艱難。

而帶頭者就變成了天下大亂的『禍首』,成為禍首註定沒有好下場,他們會成為官軍首先討伐的對象,而後來的起義者則會趁機壯大勢力,甚至還會落井下石,所以那些帶頭起義的人註定會失敗。

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句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話振聾發聵,是一句影響了中國人整整兩千年的話。

喊出了幾千年來百姓心中的真實願望: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隻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不平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