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歷經2000多年,為何能不倒?秦始皇加了當時最奢侈的材料。《網路歷史》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一項浩大的軍事工程。

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建築之初是用來抵禦北方地區的外族侵略,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又動用了近百萬民夫繼續修築。

長城一直保留到今天,已經成為著名的名勝古跡,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依然屹立不倒,氣勢磅礴。

而長城不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主持修建長城的秦始皇在修築過程中加入了一種珍貴材料,在當時來講,可以說是無比奢侈。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國家都曾經修築過長城。

除了使用磚石之外,還采用了一種石灰、沙子和黏土混合而成的特殊原料。

這種原料粘合性強,而且造價低廉,被廣泛使用。

人們稱之為三合土。

但後來,許多富庶人家發現,在三合土中加入糯米搗成的漿汁,建造出來的建築會更加堅固。

宛如銅墻鐵壁一般。

秦始皇得知後,便下令在鑄造長城時大規模使用這種加入了糯米的三合土。

秦始皇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大臣們的勸阻。

在當時,勞動力有限,土地產出的糧食僅僅足夠養活人口,根本沒有多餘的糯米用來鑄造長城,而且在當時的市場上糯米價格非常昂貴,不僅是一種奢侈的食物,在行軍打仗時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在三合土中加入糯米相當於用糧食來修建長城,不僅耗費大量金錢,而且也容易給百姓造成饑荒。

但秦始皇思考再三之後,還是決定采用糯米三合土。

果然建造出來的長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無比堅固。

秦始皇用糯米這種珍貴材料來建造長城,雖然在當時來講非常奢侈,但是卻在後世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謂是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