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發動了對六國最後一個國家的消滅戰爭,而這個國家就是戰國時期最有錢的國度,可是當人們以為秦、齊兩國會發生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時,齊國的國君齊王建突然宣佈了投降。
從上面所說的情況中,我們可以知道齊國的國力並不強大,那麼為何秦國要最後再消滅齊國呢?
這就與秦國的一個『遠交進攻』的國策有關系。
因為秦國本土和齊國的相距比較遠,雖然當時秦國當時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了,但是依然不敢攻打富饒的齊國,由此可見秦王贏政的精明之處。
既然在秦國的統一戰爭的中,齊國不是最難打的一個,那麼誰是那個最難啃的骨頭呢?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說是楚國,因為從那一場戰爭持續的時間、投入的兵力就可以看出。
下面咱們還原一下秦楚之間的戰爭,看看它到底事情到底是不是這樣,為了把秦楚戰爭說的清晰一點,我們把它分為兩個階段:李信階段和王翦階段。
李信階段
滅楚戰爭之初,秦王贏政進行了一次朝堂會議,他問需要多少兵馬才能夠把楚國給消滅,王翦回答需要60萬的兵力,此時李信站了出來說:我隻需要20萬就可以了。
可能因為對王翦心存猜忌之心,因此就讓李信帶領20萬大軍出發了。
當楚國項燕和秦軍交戰時,發現帶領秦國大軍的不是王翦而是李信,因此就采用了『請君入甕』的計謀。
先是假裝打不過李信誘使李信孤軍深入,而李信也確實沒有辜負項燕的『重托』,隨後項燕把秦軍撤退的口子給掐斷了,最終李信因為中計20萬大軍全部覆滅。
王翦階段
後來秦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便向王翦道歉並讓他重新帶領60萬大軍去攻打楚國,此次伐楚可是傾盡了全國之力,而楚國一方也是拿出了40萬兵力。
當王翦和項燕的大軍相遇時,他並沒有急於動手而是靜觀其變,項燕一方呢更是和王翦對峙起來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一年時間,最後因楚國糧草不濟項燕不得不撤軍。
王翦看出了楚軍的弱點,於是60萬大軍傾巢出動追殺項燕,最終楚國40萬大軍的有生力量被消滅,而楚國也在不久之後滅國了,據記載當時楚國王城抵抗秦軍達到一種令人發指的程度,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
看完上面滅楚的戰爭或許大家都沒有什麼概念,也不知道滅楚戰爭到底難在哪裡,那麼我們可以簡單進行3點的分析。
第一點王翦60萬大軍明明比項燕40萬大軍有優勢,為何還要對峙一年。
當時王翦在朝堂上已經說出了原因,楚國的疆域極其廣闊再加上內部河流眾多、環境極其復雜,如果擅自出兵那麼必然會受至於環境,最後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第二點楚國雖然衰弱,但是其軍事力量依然不可小覷。
戰國後期除了楚國之外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組織起來40萬的大軍,另外楚國是一個尚武的國家,所以士兵的素質完全不是其他國家能夠比擬的,這才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壯語。
第三點齊國依舊在虎視眈眈。
當時齊國和楚國是最後兩個活著的國家,而且他們的國土是相鄰的,戰爭打響後如果秦國不能夠快速把楚國消滅,一旦齊國進行支援那麼戰爭就會出現很大的變數。
即使齊國雖然遠不如以前了,但是它的財力依然可以支撐起楚國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王翦正是看出了這三點,才知道討伐楚國的戰爭秦國並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再加上楚國的環境復雜必然要穩步前進、揚長避短。
那麼秦國的長處在什麼地方呢?
那就是綜合國力比楚國要強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木桶原理』,秦國因為多年的發展後勤資源已經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了,而楚國的國力完全經不起長時間的消耗,所以戰爭對峙到最後楚國必然要失敗。
就像當年長平之戰一樣,因為趙國缺少糧草而從防守一方變成進攻一方,最終被白起帶領的秦國大軍完全抹殺了。
秦楚戰爭之後,秦國也是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從這場消耗戰中恢復過來,可見這場戰役的艱難程度。
為何說秦國伐楚的戰爭是最難的,楚國差點把秦國給拖死,你對這場戰爭的艱難程度怎麼認為?
假如說王翦直接和項燕打起來了,那麼誰會是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