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沒聽王翦建議,戰敗而歸,請其出山時,王翦:攻楚非60萬不可。《網路歷史》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因病駕崩,國舅李園殺死令尹春申君和全族家人,自己擔任令尹的職務,並扶持太子羋悍《春申君的私生子》繼承王位,史稱楚幽王。

就在這一年,秦王嬴政開始親理政務,派出軍隊鎮壓『嫪毐之亂』,還罷免了呂不韋的相國之位,由昌平君羋啟接任。

嬴政

當秦國的內政和朝綱得以肅清之後,嬴政決定派出大軍,消滅其他六國,從而結束中原地區長達500餘年的戰亂局面。

自從楚國建立以來,已經經歷了800餘年的風風雨雨,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

無論是在春秋時期,還是在戰國時期,楚國可都是中原地區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但是,從楚懷王熊槐在位期間,楚國在與秦國的戰爭當中屢屢戰敗,逐漸走向了衰落,以至於之後的幾代楚國國君,都沒有能夠挽救楚國衰敗的局面。

楚國把國都遷到陳郢《如今的河南淮陽》之後,雖然聚集了散落淮東各地的武裝20餘萬人,並且奪回了被秦國占領的江旁15個城池,但此時的楚國國力已經大幅度下滑,再也沒有能力與秦國抗衡了。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羋悍去世,李園又扶持楚幽王的弟弟羋猶接任王位,史稱楚哀王。

但是,楚哀王僅僅當了兩個多月的楚王,就被公子負芻的黨羽襲擊殺害,隨後負芻被眾臣擁立為楚王,成為了戰國時期楚國最後的一位君王。

公元前225年,秦國把魏國滅掉,嬴政隨即又派出大將李信和蒙武率領20萬大軍南下攻打楚國。

秦軍打敗楚軍後,李信和蒙武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楚國的都邑。

在當時攻打楚國的計劃中,秦國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以李信為首的少壯派提出:『以輕兵突進,快速攻擊,隻需要20萬兵力』

然而,以老將王翦為首的保守派則認為:『應當以重兵推進,穩紮穩打,至少要派出60萬兵力』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經過後來的戰爭結果,驗證了王翦的建議是正確的。

不過,李信的觀點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根據當時秦軍的戰鬥力,若是與楚軍的主力面對面交戰,20萬兵力已經有很大的勝算了。

若是出兵60萬人,從糧草、裝備等物資消耗上來看,後勤補給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王翦

所以,從秦國的整體戰略上來考慮,嬴政最終采納了李信的建議,決定派出20萬軍隊攻打楚國。

李信率領秦軍的20萬大軍主力接連攻占了許多楚國的城池,在鄢郢之戰中再次打敗楚軍,接下來就是率軍向東行進,與蒙武率領的隊伍在城父會合。

面對這種情況,楚王負芻立即派出大將項燕率領楚軍抵抗。

由於常年征戰沙場,項燕有著豐富的帶兵作戰經驗,他並沒有選擇與戰鬥力正旺盛的秦軍正面抵抗,而是駐守項地,尋找時機。

項燕把楚國的30萬軍隊分為三隊,每個隊分別十萬兵力,緊緊尾隨在秦軍的背後,尋找作戰的最佳時機。

跟隨了秦軍三天三夜後,項燕終於等到了時機。

在他的一聲號令下,楚軍將士向秦軍發起猛烈地攻擊,成功攻下秦軍的兩個營地,並斬殺都尉七人。

無奈之下,李信隻能被迫率領殘餘的秦軍逃回到了秦國。

看著狼狽不堪逃回來的李信,並沒有打消嬴政滅掉楚國的決心,嬴政意識到了當初應該聽從王翦的建議。

項燕

於是,嬴政親自前往頻陽鄉野,邀請王翦來擔任秦軍的統帥,王翦委婉地回絕說:『我的身體不好,難以從命』

嬴政說:『老將軍有什麼要求,盡管可以提出來』

王剪回答說:『大王若是用臣去攻打楚國,非60萬兵力不可』

嬴政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於是,王剪接替李信擔任秦軍的統帥率領著60萬大軍再次踏上消滅楚國的征途。

公元前224年,嬴政親自來到咸陽城郊的霸水之濱,為王剪和60萬秦軍送行。

在大軍將要出發之時,王剪特意請求說:『等我凱旋回來時,請大王多賜給我一些良田美宅』

而在王翦率領60萬大軍出關前,他又連續五次向嬴政索要良田美宅,就連部下的部將也開始看不下去了。

王翦耐心地對部下們解釋說:『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的幾乎所有軍隊都交到了我手裡,秦王肯定不放心。

我隻有向秦王多提出一點要求,才能證明我除了金錢之外,別無他求,以此來打消秦王內心的擔憂』

果不其然,嬴政在多次接到前方軍使發來的『王翦請求賞賜良田美宅』的文書後,徹底打消了『王翦會擁兵自立為王』的顧慮。

當王剪率領著秦軍順利進入楚國邊境後,他並沒有著急向楚軍發起進攻,而是命令大軍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地區構築軍事堡壘,休整待命。

而在楚國這邊,也調集了楚國全部的兵力應戰,但雙方僵持了好幾個月,都沒有出兵交戰。

當時,秦國已經滅掉了三晉《趙國、魏國和韓國的合稱》,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還有大量的後勤支援,有足夠的實力與楚國打持久戰。

但是楚國在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要遠遠落後於秦國,楚國的統帥項燕也知道楚軍的劣勢,他們就想退守到楚國當時的都城壽郢,然後再集中楚軍主力在淮河北岸誘敵深入。

然而,這個建議卻遭到了楚國貴族的一致反對,他們想讓項燕快速解決戰鬥。

而楚王負芻也開始責怪項燕是因為怯戰,於是派人督促他盡快向秦軍發起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項燕隻好出兵攻打秦軍,但就是攻不破秦軍的營壘,秦軍依然穩坐釣魚臺,不出兵迎戰。

就這樣,雙方相持了整整一年的時間,60萬秦軍整日在營壘裡面休養生息。

一年之後,楚軍統帥項燕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準備把秦軍向東引去。

就在項燕把楚軍往東調動的時候,王翦立即下令:『全軍追擊楚軍!』

由於楚軍被渦河擋住了路線,隻好與追在後面的秦軍交戰,楚軍兵敗後往東四散而逃。

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率領秦軍攻進了楚國國都壽郢,並俘虜了楚王負芻和眾多王室貴族,隨後把楚國的名號取消,將壽郢劃分為郡。

緊接著,秦軍向蘄縣南部發起進攻,曾經威赫一時的楚國,隻經過了一年的作戰就徹底瓦解了,正式滅亡。

楚國滅亡後,楚王負芻的弟弟昌平君羋啟在淮南被擁立為新的楚王,定都蘭陵,以長江作為屏障,占據吳越之地,史稱『昌平復楚』。

王翦和蒙武率領大軍開始對楚國的流亡政權發動最後的進攻,命令先鋒『秦銳士』發起突擊,深感大勢已去的昌平君戰死,項燕也拔劍自殺,楚國最終宣告徹底滅亡。

公元前222年,連續征戰的秦軍又向江南的楚國地域進攻,完全占領了楚國全境。

而大將王翦功不可沒,被嬴政晉封為武成侯。

而在王翦率領秦軍攻下燕國國都之後,向嬴政請求告老還鄉,無論怎樣勸說,他都要堅持隱退,從而得到了善終,這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雖然楚國全境已經淪陷到了秦軍的手中,但當地的人民心中仍然流傳著一種『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