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邦還未發跡的時候,日常最愛幹的事情就是呼朋引伴去喝酒, 這些朋友有的在後來成為劉邦奪取天下的堅定支持者,比如蕭何、曹參、樊噲等人。
在這群朋友中,與劉邦關系最鐵的當屬盧綰,兩人簡直比親兄弟還要親。
在楚漢相爭時,盧綰是漢軍的太尉,後來又成為大漢的燕王,要知道這個燕王不是在漢朝初建時封賞的,而是在劉邦有計劃地鏟除幾位異姓諸侯王後封的,其含金量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盧綰的反叛,劉邦最為生氣,他沒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對盧綰好,盧綰卻不相信他,反而率軍向匈奴投降,那麼盧綰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劉邦的異姓兄弟
說起盧綰與劉邦的關系有多鐵,還要從兩人小時候說起。
劉家和盧家同住在豐邑中陽裡,兩家關系密切,經常走動,更巧的是,兩家在同年同月同日各自生下一個男孩,劉太公家的便是劉邦,而盧家的則是盧綰。
兩人出生時,鄉裡甚至專門派人上門祝賀,年紀稍長後,兩人一起玩耍、求學,因此兩人的感情就更鐵了: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盧綰相當於劉邦的小跟班,始終跟隨著劉邦,即使後來劉邦犯事被迫逃亡,盧綰仍然選擇和劉邦共進退,幫助他出入豐邑協調各方面關系,盡最大努力幫助劉邦渡過難關。
盧綰既是劉邦的發小、同學,又是患難與共的朋友,這使得他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堪比親兄弟。
在劉邦的團隊中,夏侯嬰、樊噲、盧綰等人是好兄弟派,而蕭何、張良等人是能力派,對於劉邦來說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明顯鐵哥們用起來更放心,對於任人唯親,劉邦從不避諱,要不然後來盧綰也不會成為太尉。
在楚漢之爭的四年中,盧綰始終陪伴在劉邦身邊,據《史記》記載:
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盧綰竟然可以自由出入劉邦的臥室!要知道像劉邦這樣的一方勢力領導者,臥室這樣的私密場所,防備級別自然是最高的,出入自然要事先通報,而盧綰就可以不用拘泥這些繁文縟節,可見,劉邦是真正把盧綰當作兄弟看待的。
盧綰獲封燕王
在西漢建立之後,劉邦可以說一直在忙碌於鏟除異姓諸侯王,那麼他又為何非要封盧綰為王呢?或許劉邦內心深處認為,盧綰是他兄弟而非君臣,既然自己都已經當上皇帝了,那麼封兄弟為王不過分吧。
實際上,當時漢朝的異姓王爵可不會輕易封賞,對於盧綰封王,群臣也有些不滿:
高祖已定天下,諸侯非劉氏而王者七人。
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
盧綰手中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功,封王的難度很大,不過誰讓他有個好兄弟呢,劉邦讓他跟著劉賈攻打臨江王共尉混戰功,然後又領著他平定燕王臧荼的反叛。
將臧荼處理掉之後,劉邦就讓群臣討論從有功者中選取一人封為燕王。
劉邦的意思很明顯,他想讓盧綰當這個燕王,但是他又不能表現得太刻意,於是裝模作樣將此事拿出來討論,大臣們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劉邦想要封盧綰為王,於是紛紛進言說太尉盧綰的功勞最大,可做燕地的王。
要知道漢初三傑中的蕭何、張良也隻是封侯而已,韓信倒是通過脅迫劉邦得以封王,但韓信的下場有多淒慘這裡不用多說,與韓信要王爵不同,盧綰這個王是劉邦主動封賞的。
但盧綰果真能坐穩王位嗎?劉邦活著能庇佑著他,但劉邦死後,盧綰有能力治理好燕地,而不失職嗎?大概是不能的,到那時可就沒人能護著他了。
而且群臣對盧綰封王一事本就心有不滿,一旦盧綰出事,他們肯定樂見其成,甚至還不介意踩上一腳。
盧綰叛逃令劉邦傷透了心
劉邦給盧綰的待遇令人眼饞,而盧綰對劉邦也十分忠心,但在距離和人心的多變之下,雙方這段兄弟情義最終還是沒有走到盡頭。
盧綰在當了燕王之後,竟然在別人三言兩語的挑撥下背叛了劉邦,在劉邦死後更是直接叛逃匈奴,那麼盧綰為何要這樣做呢?
盧綰之所以背叛劉邦,原因在於他害怕了。
盧綰在成為燕王之後,眼見其他幾個異姓王相繼被誅殺,心中不免產生了兔死狐悲之感,畢竟他也是大漢的異姓王之一。
而且就算他和劉邦的情誼很深,萬一在擊敗英佈前就已經重病的劉邦不在了,心狠手辣的呂後是否會念在他和劉邦的情誼上放過他也是未知之數,畢竟彭越之死剛過去沒多久,後來盧綰不敢前往長安向劉邦解釋反叛一事就是因為害怕呂後:
綰愈恐,閉匿,謂其幸臣曰:『……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後計。
今上病,屬任呂後。
呂後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稱病不行。
盧綰不肯去和劉邦當面說清楚,劉邦自然對盧綰反叛一事相信了幾分,後來劉邦又在匈奴降將那裡得知盧綰果真與匈奴有勾連,於是才真的相信盧綰真的反了,派大將樊噲領兵攻打燕地,不過之後劉邦又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竟然命陳平和周勃前去誅殺樊噲。
要說盧綰真的有很大決心反叛,恐怕也未必,因為在盧綰在決定投降匈奴之際,還帶著家人、親信在長城附近徘徊,等待劉邦病愈的消息,然後他再前去長安請求劉邦的原諒。
可惜,盧綰等來的是劉邦去世的消息,他害怕成為第二個韓信,於是逃亡匈奴,被匈奴封為東胡盧王,沒過多久就在匈奴的欺壓下鬱鬱而終。
結語
劉邦對盧綰的兄弟情無疑是真摯的,不然也不會在清除大漢異姓諸侯王時,還封盧綰為王,能得到劉邦如此重視的,隻有一個盧綰而已。
可惜,劉邦、盧綰直到臨死都沒有機會再見對方一面,和解也就成了奢望,由此可見,再深的友情也經不起權力的考驗,如果盧綰隻是一個富貴閑人,說不定兩人的友情會成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