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多少位皇帝,這個我們是能查得出來的,不過,這些皇帝,都用什麼樣的稱呼,這個就不太好詳細的說了,每個皇帝都至少有幾個稱呼方式。
比如,朱元璋,洪武皇帝,他兒子朱棣有叫名成祖的,也有管叫永樂皇帝的,因為皇帝他有自己的名,還有自己的號。
那皇上為什麼要這麼多稱呼呢?這個是最初秦始皇設定『皇帝』這兩個字和給自己設定職稱是一樣的。
皇帝這兩個字是咋來的,大家多多少少有這麼一個印象,公元前221年,秦國兼並了六國,實現了全國的大統一。
當時的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勞大,王這個名號已經不能夠顯示其豐功偉績了,無上權威必須要有一個新的稱呼,於是召集群臣,改一下自己的稱呼,丞相李斯上書,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太皇,泰皇最貴,建議王為泰皇。
嬴政覺得不滿意,給群臣下令,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定下稱號,並且重申自己為始皇帝,後世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李斯丞相同時提出來一個說法,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朕』。
『朕』這個字隻有天子能自稱,天子說的話,就是制度,天子下的命令,就是詔書。
這也是自古以來被認為最為崇高的,後來也再沒有改過,也被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最想得到的無上榮光。
可惜大秦帝國沒多久就被漢朝所取代。
其直接繼承了秦朝的各種制度,其中也包括和皇帝相關的名位制度,而且還發展了一步,規定漢朝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
臣民稱之為陛下,其言曰制詔。
漢朝以後,皇帝的名位制度就在不斷的完善,除了皇上的各種專屬名詞以外,又衍生出了年號、廟號、謚號、尊號等等。
那皇帝的這些稱號都是怎麼回事呢?先給大家解釋以下年號,這是歷代皇帝『紀元』所立的名號,一朝天子一朝臣,記錄這個時間的這個號就得改。
但是最早期的年號,經常變,每當遇到祥瑞,或者重大的事件,或重大的事故,又或是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號。
到後來,皇權統治不斷進步和完善,政務治理和年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到了明清時代,皇帝,基本都隻用一個年號。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是洪武,表示以武定國的尚武思想,繼位者朱允炆要文治天下,年號建文。
後來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改年號為永樂,表示臣民要永遠安定,祥和,歡樂。
到了清朝,慈安,慈禧兩位太後垂簾聽證,小皇帝年號就定為同治,。
一同治理的意思。
廟號則是去世後受到後世祭祀的稱號。
按照古代的宗廟的制度,隻有同時祭祀的己氏祖先才可以建立廟堂。
並且廟號是按照嫡傳世系來進行編排的,開國的皇帝一般稱為『祖』,比如『高祖』。
『太祖』等,其後,一般都被稱為『宗』,比如太宗,世宗等,這些稱號通稱為廟號。
『祖宗』也是這麼來的。
謚號是皇帝去世之後,按照他的生平事跡給他的一個評價的。
或者褒,或者貶。
由禮官議定,群臣上奏報請新的皇帝裁決。
唐朝以前『謚號』一般為一兩個字,比如文皇帝武皇帝,孝明皇帝等。
但是到了唐朝以後,這個謚號的字數就多了,在上面用了很多詞,目的是給死去的皇帝歌功頌德。
像亡國之君宋徽宗的謚號為『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他的這個事跡,真的很難想出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尊號』是在謚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唐高宗李治在當政的時候,接受群臣公開的吹捧,被捧為『天皇大帝』,這也是是尊號之始,在這個的行列當中再突出一次,尊上加尊,榮上加榮。
到了武則天,叫『則天大聖皇帝』。
這是在位者希望在生前看到群臣對自己的尊稱。
總而言之,皇上的稱呼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長。
越來越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