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陳勝:『肇始版、微縮版的洪秀全』(一文看透歷史系列)。《網路歷史》

​​

【點評陳勝:『肇始版、微縮版的洪秀全』】

中國兩千年帝制時代的農民起義,以陳勝肇始,以洪秀全結束。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從陳勝身上,實在不難看出很多洪秀全這個『集大成者』的影子,越充分還原陳勝,就越能印證這一點。

先說出身。

現代以來,有出現懷疑陳勝是『貴族』身份的說法。

這個其實相當無聊。

秦漢之際的人,真要歸宗溯源,多數都能和周天子攀上親戚,有諸侯、公卿大夫階層的血緣更不意外。

就算陳勝真是陳國貴族的後裔,又能怎麼樣,『祖上闊過』隻代表過去。

在秦帝國統治的『新時代』,六國舊貴族身份不僅不是榮耀,反而是頭號被打擊的對象,屬於『階層歧視鏈』的底端,還不如普通農民呢。

正如『茍富貴勿相忘』故事所記載的,陳勝事實上就是一個農民,還是替人耕種、給人打工的那種,『起點』就是這麼低。

這也沒啥丟人的,要知道,後來的『楚義帝』熊心,此時也在幫人放羊。

但是,相比普通農民,陳勝肯定接受過教育。

按照傳統禮樂制度的規定,隻有『士』階層以上的人才能享受這種特權,所以陳勝至少是個『士』,讀書人,小知識分子,就像後來的洪秀全,起碼讀書識字、打個油沒問題。

這就已經和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拉開距離了。

就是因為自認有才,陳勝才不願徹底『躺平』,『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後世對這句話的理解,多歸結為對陳勝擁有『雄心壯志』的贊譽,卻普遍忽視,它反映出的,實際更多是陳勝的『不甘心』。

具體幹什麼還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是要出人頭地的,必須鬧出一番動靜,正道不行就玩邪門歪道,反正得讓世人知道『我龍王爺幾隻眼』!

想想多次落第、被氣到瘋癲的洪秀全,這種『不甘心』的心理狀態是不是極為相似?

正常人都有建功立業的心願,但是,總有極少部分人,是屬於『非建功立業不可』、不然還不如去死,毋庸諱言,這是一種相對變態的心理。

大概也隻有這種變態驅動力,才能鑄造他們後來的成功吧。

那麼,陳勝有類似洪秀全參加科舉、考取功名的正常上升渠道麼?

應該說,渠道肯定是有的,但能不能破『卷』而出,可就要看個人的了。

我們不知道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前的詳細經歷,隻能推測,以他的性格和心態,肯定不會甘心做個農民,至少應該通過正常渠道努力過。

但結果很悲催,他並沒有成功,連個起碼的縣級官員都沒混上。

他眼前面臨的現實,不僅上升無望,反而是被朝廷征發,帶領九百人從祖國南疆開赴大東北《即漁陽》,去開展『戍邊』工作。

對於未來,陳勝肯定有過展望:當兵、打仗、幹活,就算不戰死、累死,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

相比地理上的前路漫漫,陳勝的內心之路實際更加迷惘與煎熬:『啥時候是個頭啊?鴻鵠之志就是個笑話麼?』

《老男孩》的歌詞最應景: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裡?

如果換成別人,可能就認慫了,混著吧。

但是,陳勝顯然不是這種人。

他『不甘心』的性格特質徹底發威,既然上天無眼,那我就自己創造一片新天!

豁出去了,造反!

正如洪秀全,老子考不上,那老子就直接開科取士!

這種影響餘生的『心理轉變拐點』,在歷代農民起義領袖身上,其實都能找到,甚至很多普通人也曾有過,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陳勝『煽動』起義的做法,後世都歸結為迷信,其實他和洪秀全、張角、孫恩等人一樣,實質也是利用宗教,隻是他當時所玩的宗教套路,不像後來的太平道、五鬥米道、上帝教等,有具體的名目而已。

他也不是後世想當然以為的『神棍』、『騙子』,追隨者也並非純被忽悠。

因為,在科學誕生之前,宗教、神學、鬼神之說就是世人眼中的『科學』,無論碩學大儒、文盲百姓,都是靠這些來認知世界、研究世界,他們確實都信這一套。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且不說先秦時期還普遍流行『占卜』預測,就在陳勝起義的前一年,蒙恬的自殺都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

蒙恬選擇自殺的真正原因,估計現代人都完全理解不了。

表面上他是被胡亥和趙高強迫的,但我們都知道,他可是手握三十萬重兵的封疆大吏,手上還有扶蘇那張王牌,如果他不聽從擺佈,偏不自殺,胡亥和趙高估計也隻能幹瞪眼。

但是蒙恬最終沒有反抗,他回顧平生,終於找到了一個必須自殺的理由——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

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巉萬馀裡,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藥自殺。

對,你沒看錯,他認為自己『絕地脈』了,得罪上天了,所以他自認該死,死有餘辜!

是不是一頭黑線?

『地脈』這個東西歷來眾說紛紜,其實也很簡單,古人認為,山川地理、自然形勝,那都是上天所造,世人如果隨意加以改動,不小心哪裡觸犯了老天爺的『原意』,那不好意思,上天肯定會降下懲罰的。

我們現在當然會覺得很可笑,但是,想想蒙恬是誰,他可是當時世界最頂尖的『精英』,連他這種級別的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如果在今天玩陳勝的『魚腹丹書』、『篝火狐鳴』,不僅沒人捧場,還會被當成深井冰抓起來,治一個『擾亂社會秩序罪』。

但在當時,卻是全天下的人都真心相信。

『大楚興,陳勝王』,既然是上天的意思,那陳勝肯定一勝到底,必須的嘛!

同類的還有那個著名的隕石事件、『祖龍死而地分』,對六國殘餘貴族的精神鼓舞,那效果相當杠杠的。

至於後來的洪秀全,雖然忽悠不了讀書人階層,但礦工們卻是同樣真信的。

如果不是『天兄殺天父』、自己把信仰給捅漏,大清早幾十年完蛋的可能性極大。

這就說到組織、宣傳的精髓了。

相比真理,『謊言』、謠言、傳言才是更容易發動百姓的法寶,效果也更佳。

這早已屢試不爽。

事實上有它的道理所在。

真理到底是什麼,就和宇宙一樣,可能永遠探索不清楚,關鍵是很難形成共識,不利於短期內迅速凝聚人心。

對務實的政治家來說,他們也沒空探討真理,發動、組織百姓實現政治目標才是當務之急。

對參與者來說,講理也是個餿主意,人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你幹,讓他們相信『天命在我』,還是跟他們理性分析成敗概率,相信傻子都知道如何選擇。

鍛造『信仰』,並不容置疑,才是成功的根本保障。

陳勝最終還是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和洪秀全一樣,一是戰略問題,二是內部腐化。

陳勝最初的目標,並不是『伐無道,誅暴秦』,相反,他是打出扶蘇和項燕的招牌——

我『項燕』號召楚人,不是要幹掉秦國,而是替扶蘇公子『洗冤』,他才是真正的帝國繼承人,胡亥是陰謀上位,根本不夠格。

如果他這麼幹成功,最終結果將是推翻胡亥,讓扶蘇的後代或者其他秦國王室成員上位,秦帝國總歸是繼續存在的。

這說明了他視野的局限、對時局的研判不足以及戰略短視,一開始並沒有明確的長遠之計,造反都沒敢造徹底。

也就是形勢發展的快,在他揭竿而起之後,天下各地暴動不斷,已成燎原之勢,陳勝這才意識到秦國壓根不得民心,相比『清君側』,還是改朝換代更符合天下期望。

目標和口號這才改成了『伐無道,誅暴秦』。

但此時,他又面臨一個新的戰略抉擇:要不要稱王?

稍後歷史上的兩大牛人張耳、陳馀當時正好在陳地,他們給出了共同的建議:『您的首要任務是幹掉秦王朝。

如果現在就稱王定都,隻會讓天下人認定你有私心,從而不會真心歸附,更不會全力相助!』

如果對此不好做出判斷,可以對比洪秀全的『永安封王』,兩者的正面收獲是建立了政權組織,打出了政治口號,但負面影響卻是進取心開始彰顯不足,也正是張耳、陳馀所說的實質:缺乏戰略遠見,讓天下的有識之士心生失望。

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一座小縣城你就滿足了?眼裡就隻能看到這?

事實上,陳勝和洪秀全還真就是這樣,打下第一座有點規模的城市,就迫不及待的稱王、建立政權。

就這點出息……

他們之後的表現也極為相似,永安封王後,洪秀全就基本從前臺消失,軍政大事都交給楊秀清等人去辦,自己躲到『深宮』享福去也。

陳勝稍微強點,總算決策了一些大事,比如安排各路軍隊分兵討伐秦國、安排進攻原趙魏等地。

但是,這些事都是安排別人去做,他再也沒有親臨一線,實質也是『足不出宮』,至於幹什麼去了,可想而知。

從前209年7月『大澤鄉起義』,到當年末即被殺身死,陳勝的『人生巔峰』,實際上隻持續了半年時間。

可見,『腐化』一個農民起義領袖所需要的時間,實在不可高估。

所謂『鴻鵠』,事實證明,也就是比燕雀飛的高那麼一點點,不能再高了。

相比太平天國,同樣內訌的事情也發生在陳勝的『張楚』政權。

因為進攻滎陽不利,又拒絕部下轉移部隊的建議,二號人物、『假王』吳廣被田臧等部將幹掉。

據說原因是吳廣不知兵權,又很驕傲,估計接人待物相比當『假王』前脾氣見長,他又固執異常,壓根聽不進去別人的不同意見。

這反映出一個大概率真相:吳廣並不是陳勝的『馮雲山』或者『楊秀清』,一起『裝神弄鬼』或許還行,真到了軍政大事,卻顯然能力配不上位置。

對於吳廣的被殺,陳勝居然『安之若素』,還重用開展內訌的田臧等人。

聯想到他已然『聽信讒言』、殺過不少各路將領《也可歸屬內訌》,這大概也說明,他並非不想追究,隻是已然控制不住手下悍將,人家也已不再把他真當回事。

《洪秀全:『勿cue!』》

而以上這些事情,居然發生在短短幾個月內,這種腐化、內訌、潰敗的速度著實令人咋舌。

一個人的實際威望,固然需要名號加持,但根本還是取決於能力和貢獻。

以陳勝的操作水準,就算最終推翻大秦,笑到最後的恐怕也是他手下的悍將,而非他本人。

『楚義帝』熊心的結局可為明證。

最後,陳勝對於『茍富貴勿相忘』誓言的拋棄和踐踏,更是讓世人徹底看透了他——你還真就隻是個農民呢!

難怪連他的司機都敢幹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