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呢?《網路歷史》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他的兒子分別叫扶蘇和胡亥?之所以會有此一問,是姓氏的含義在人類幾千年的發展變革中不斷變更,所以習慣於現代起名方式的我們對古人的姓氏、名諱不甚理解。

現代人講起姓氏,指的都是趙錢孫李這樣的百家姓,姓和氏沒有單獨意義,沒有區別。

而在古代,姓和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何為姓?

『姓』起源較早,遠古的奴隸制社會是母系社會,女性地位較高,同一位女子所生的子子孫孫都隨這位女子的姓。

『姓』就成為了有共同女性祖先、血脈相連的氏族的代表符號。

中國古代這種由母系發展而來的姓氏很多,常見的如:姬發的姬、褒姒的姒、孟薑的薑、嬴政的贏。

姓,人所生也,表明當時女性的重要地位,所以姓起初都是女字旁的。

何為氏?

『氏』是姓的衍生產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遷,母系社會發展過渡到了父系社會,每一個同姓氏族都在繁衍生息、人數成倍增長;在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的影響下,許多同姓氏族遷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幹起了不同的行當,每個同姓氏族都產生了分支,為了將這些分支分別開來,便給每個分支賦予一個新的符號,這個符號就是『氏』。

秦朝的王族姓氏就是嬴氏,秦始皇作為開創秦朝大一統局面的人物,自然引來了更多的關注。

秦始皇的這兩位公子也姓嬴,名為胡亥和扶蘇,由於公子身份非凡,按照古代禮儀,直呼全名是不禮貌不妥當的。

往往稱呼對方的字,或者是隻說名,不說姓。

既然提到了秦朝王族的姓氏問題,就要講一下秦朝王族姓氏的來源和發展沿革。

嬴氏家族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夏朝和商朝時期。

在隋唐科舉制度出現前,中國一直走的是士族政治路線,通俗的講,就是世襲官僚。

而且這種世襲是超越朝代的,不是說前一個朝代亡了,他們就沒法世襲官職了。

只要這個家族支持了後來的勝利者,或者說這個家族誰也沒支持。

那麼新王朝建立後,他們依舊是貴族。

嬴氏從夏朝開始就是貴族,屬於有權利的大奴隸主。

但此時他們還不叫秦人,隻是夏王朝的貴族奴隸主。

然後經歷了整個商朝,都一直是貴族待遇。

嬴氏衰敗源於武王伐紂,當時嬴氏家族的掌舵人反對周武王,支持商紂王。

結果周武王坐天下後,就取消了嬴氏家族幾百年的貴族身份,流放到貧瘠的秦地養馬。

從此嬴氏就稱自己為秦人,在西周時期一直都抬不起頭, 後來天下形勢大變,犬戎攻破了鎬京,西周敗亡。

周平王遷都,在遷都過程裡,秦人立了功。

平王為了獎勵他們,允許他們去關中地區建國,這其實是個空頭許諾。

原因是關中地區不在周王朝的管轄范圍,嬴氏要想建國,需要先打敗敵人才行。

嬴氏經過一百多年的奮戰,才打下了關中地區,建了秦國。

也正是因為這一百多年的風餐露宿,幾代人的浴血拼殺,讓秦人骨子裡有了一種鐵血。

秦朝的崛起也很艱難,周朝冊封諸侯最多時曾冊封了幾千個,走到春秋時代,隻有不足一百個,戰國時期僅剩七個。

秦國歷代君王都比較勤政,幾乎沒有出現特別昏庸荒淫的人,所以走到了最後。

這奮鬥途中敢有一代人特別糟糕和荒淫,秦國早就亡了。

秦始皇嬴政的父親名叫異人,原本是被放逐的秦國公子,被派到趙國當人質。

正好還趕上了秦趙長平大戰,異人能保住命都是萬幸。

結果沒想到,呂不韋看中了異人。

呂不韋非常富有,但找不到參政的門路,決心把異人推到太子位置上。

通過各種金銀關系,同時利用秦國皇後沒有孩子的天賜良機,竟然讓異人當上了太子。

異人當上皇帝沒幾年就死了,當時秦朝在前代帝王和呂不韋的治理下,已經很強勢。

嬴政有了如此好的根基,一展才華統一了六國。

嬴政把贏氏家族推到了巔峰,但沒有處理好身後事,最終他的孩子嬴胡亥和嬴扶蘇都被趙高害死。

其他孩子,包括很多女兒公主也被趙高殺掉,嬴氏幾乎被屠戮了大半,從此之後,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