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非劉氏不得稱王』並非劉邦臨終前提出來的。
《史記·呂太後本紀》記載,歷史上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和群臣以斬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白馬之盟的核心就是確保隻有劉姓可以成為天下的王。
通俗來講就是,白馬之盟是劉邦和群臣約定,共誅心懷不軌者的誓言。
白馬之盟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必須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塗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約的意思。
白馬之盟源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的歃血為盟。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
它們的大義都是泛指結盟。
劉邦的白馬之盟可以說好處多多,以一條盟約可以實現三個目的,堪稱一石三鳥之計。
一、為自己鏟除異姓王找到合理的借口
歷史上起義軍覆滅秦朝後,又短暫的形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楚漢爭霸時,劉邦借著手下眾多將領與背叛項羽的諸侯王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
所以在戰後劉邦不得不對功勞最大的將領們封賞為王。
但之後劉邦又對諸侯王們心存疑慮。
劉邦認為諸侯王們都是不穩定因素,他害怕他們危及到自己的江山。
所以劉邦開始著手翦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
韓信、其後彭越、英佈、韓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貶殺。
本身劉邦這種鳥盡弓藏的做法讓人十分的鄙夷。
但劉邦有了白馬之盟後,起碼表面上劉邦不至於那麼難堪,起碼他給了自己一個借口。
二、對宗族分封做鋪墊
劉邦建立漢朝後,雖然沿用了秦朝的一切體系。
但在行政體系方面,劉邦雖然同樣沿用了郡縣制。
但與此同時劉邦也照搬了分封制。
因為劉邦把所有的異姓王都鏟除之後,他發現漢朝對於天下的控制力還是太薄弱,除了關中地區外,漢朝影響力實在低的很。
在邊疆地區則更顯得鞭長莫及。
所以劉邦為了加強漢朝對於天下的掌控力度,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
三、給漢朝添加了一道保險
白馬之盟的內容有兩條。
第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
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有一句話叫做『封王列土』。
又叫裂土封候,裂土,指的是分割出一塊土地,封王,則便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合在一起就是割據一方而為主。
在秦朝以前各諸侯王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整個天下重新歸一。
劉邦既然繼承了秦朝的疆土,那麼他就絕對不允許漢朝的疆土再度分裂,整個天下的主人隻有劉氏一族,所以劉邦才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
因為劉氏封王那天下依舊還是劉氏的天下』。
但異姓封王那麼他的領土就永久不屬於劉氏了,更危險的很可能還導致天下再度回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種諸侯王割據的紛亂局面。
所以劉邦的白馬之盟對於漢朝來說是一道堅不可摧的保險。
這才是白馬之盟最關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