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作為秦始皇長子,寬德仁厚,有一定能力,但是我認為即使扶蘇繼位,也改變不了什麼,歷史軌跡不會改變,劉邦還會成功。
秦朝的滅亡不僅僅因為秦二世的原因,也不是扶蘇繼位就可以改變秦末囧困的局面。
扶蘇繼位並不能改變秦末所面臨的政治困局。
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秦王嬴政稱帝,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10,始皇帝嬴政駕崩,始皇在位期間,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
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裡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作為第一個封建王朝,始皇帝並沒有解決統一後,秦朝國內所隱藏的諸多矛盾。
•秦朝對六國舊地統治基礎薄弱
秦國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到始皇帝公元前210年駕崩,前後不過10餘年,秦朝對六國舊地統治薄弱,始皇帝在位期間,強大的統治力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六國舊貴族勢力,但是隨著始皇帝駕崩,郡縣制並不能很好的控制六國舊地,六國舊貴族勢力抬頭。
秦法嚴苛加深了百姓對統治階級的憎恨
秦國商鞅變法之後,推行法治100餘年,已經變得逐步走向了僵化,而且在秦國統一六國後,秦法更加嚴苛,量刑極重,諸如『士伍盜竊,其贓值一百一十錢,就應黥為城旦』,意思就是,偷竊一百一十錢,就懲罰臉部刺字,去修築城墻服苦役四年,『盜采人桑葉,贓不盈一錢,也要貲徭三旬』,意思是偷竊桑葉,即使價值不到一錢,也要處罰徭役一個月。
秦朝苛捐雜稅激化了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矛盾。
秦統一六國後,開始修長城,築靈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隻能加重賦稅和徭役,導致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
秦朝時期,苛捐雜稅占百姓收成的三分之二,平時還有各種臨時征派的各種徭役。
以上這些矛盾其實在始皇帝在位期間,就已經存在了。
比如陳勝吳廣起義,在秦二世元年,剛繼位就爆發了,雖然陳勝吳廣打著為扶蘇的名號起義反秦,但是那隻是個口號,真正原因還不是秦律嚴苛,賦稅重最後導致民不能活,最後隻能造反。
扶蘇繼位,也不可能阻止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劉邦項羽,各地六國舊貴族的起兵謀反!因為這些都是始皇帝嬴政遺留下來的問題。
扶蘇有賢明,但是他的性格並不適合接手這樣的秦朝,當初秦二世和趙高假傳聖旨,命令扶蘇自殺時可見一斑,蒙恬和隨從勸說扶蘇謹慎對待,可扶蘇說『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麼呢?』,說完就自殺了。
這種性格如何統治秦朝,即使當上皇帝,也無法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