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痛罵劉邦,是因為周昌性格耿直,講話比較直來直去,是個直臣;而呂後為周昌下跪,則是因為周昌維護劉盈的太子之位。
開國功臣這麼多,周昌到底牛在哪裡?為啥隻有他敢做這麼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呢?
其實周昌並不是有多厲害的能臣武將,而是周昌這個人是一個簡單真誠,剛正不阿的人,真誠容易被人信任,而剛正不阿做事就比較公平。
公平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能夠做到公允,則需要本人沒有弱點的,可是哪有沒有弱點的人呢?隻有經歷起非議的人,而周昌就是這樣的性格。
劉邦是一個能夠知人善用的君主,有效地利用周昌這一性格,讓周昌做禦史大夫一職。
因為周昌上敢於對君主直言相諫,下能夠一視同仁對待百官。
幾乎能夠做到讓君主和同事都對周昌放心。
那麼周昌為什麼要痛罵劉邦呢?
那還要從劉邦立太子之事說起。
劉邦登基後,呂雉被立為皇後,毫無疑問,畢竟呂家的實力強大,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出了不少的力。
劉邦登基後開始思考,呂家這麼高的功勞,到底應該怎麼封賞呂家呢。
可是呂家並沒有任何表示。
漸漸地劉邦就猜到了,呂家想要的是半壁江山。
劉盈是劉家和呂家的利益結合體,只要劉盈上位了,自然會提攜呂家的親戚們。
正常情況下,呂家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等劉盈做太子就可以了。
可是劉邦提出了相反意見,他不想立劉盈為太子,他想立如意為太子。
劉邦多年在外打仗,呂雉在家照顧一家老小,夫妻分離,感情逐漸淡漠了。
而戚夫人多年來陪伴在劉邦身邊。
所以,後來劉邦就漸漸將情感轉移到了戚夫人身上,後來戚夫人生下如意,愛屋及烏,劉邦十分喜愛如意,多次說如意像自己。
相比之下,劉邦還十分討厭劉盈認為劉盈性格太過軟弱。
劉盈從小在呂雉身邊長大,母親的愛是細膩的,不像父親的愛是粗礦的,長時間在缺少父親的家庭下長大,劉盈難免比較文弱,這樣的文弱,就被劉邦視為軟弱。
劉邦認為,君主必須要強勢,能夠鎮得住臣子,而如意就合適多了。
在劉邦的意識裡,不僅兒子劉盈做太子不合心意,呂雉做皇後也不合他的心意。
因為呂雉是一個殺伐決斷的人,最開始劉邦想要忌憚諸侯王的勢力,想要除掉異姓王,因為顧念舊情和天下人的口舌,遲遲下不了決心,但是呂雉絲毫沒有任何顧慮的家下了決心。
誅彭越殺韓信,呂雉都是十分果決,這才是君主的風范,做得比自己還要好。
再加上呂雉雖然是一介夫人,但是無論照顧一家老小,還對待自己的同僚下屬,呂雉都能面面俱到,照顧額妥妥當當,在幾乎所有人的口中都能獲得一致好評。
這樣的呂雉太好了,好到太強大了。
劉邦毫不懷疑,如果呂雉是個男的,能夠帶兵打仗,一定不會輸給自己。
可是,為什麼太好了,就不適合做皇後呢?
因為帝王的疑心病會認為,有這樣強大的母親,軟弱的劉盈,一定制約不了。
如果劉盈做了皇帝,呂雉一定會把持朝政,做個女天子。
劉盈制約不了呂後,就維護不了劉氏的利益,沒辦法管住蠢蠢欲動的諸侯。
呂雉一旦有了野心,自己的江山未必能夠回到劉姓人的手中,劉氏一定會被呂雉打壓。
呂雉跟自己雖有多年夫妻情分,但是已經淡漠,呂雉不會向自己一樣時時刻刻想著劉家。
所以,從劉家的利益著想,劉盈實在不是一個繼承人的好人選。
之後,劉邦是不是就找自己的大臣試探著打聽,如果立如意為太子如何?但是不出意外的,得到的答案都是反對意見。
因為功臣集團大多是劉邦在沛縣的的同鄉,或是認為應該立嫡立長,或是受過呂家的恩惠,反正就是都支持劉盈做太子。
但是劉邦的想立如意為太子的想法異常堅決,時不時就冒出來,呂後就很害怕。
自己已經失去的丈夫的寵愛,在這件事上其實皇帝才有最終決策權,如果劉邦執意立如意為太子,自己是完全沒有辦法的。
但是後呂家多年的經營和自己多年的隱忍,全部都會付諸東流,自己苦都沒有地方哭,隻能為人魚肉。
呂雉從得知戚夫人出現的時候開始,就徹底黑化了,從戚夫人想要奪嫡的那一刻開始,就瘋狂地想要殺了她,但是呂雉不能這麼做。
殺戚夫人是到實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做出的下下策。
為什麼呢?
就算呂雉殺戚夫人劉邦又能怎麼樣呢?
如果呂雉殺了戚夫人,以呂家的實力,劉邦明面上可能確實不能怎麼樣?但是暗地裡能做的事就太多了。
到時劉呂家跟劉家打起來,諸侯再趁機搞點事情,那麼萬裡江山就有可能瞬間失去。
這樣的代價是劉邦和呂雉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有一次,劉邦和戚夫人在宮殿中親親我我,周昌正好有事啟奏,撞見了這一幕,周昌嚇得轉身就跑,劉邦很好奇,就追上去,玩鬧一樣的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問,你跑什麼,你看我像什麼?
周昌想也不想地回答,像昏君,於是就掙脫劉邦跑掉了。
劉邦站在原地思索,自己在辦公室跟美人親親我我,自然是不正經,換做一般人,絕對不敢這麼說,周昌真的是個正人君子,於是更加尊敬周昌。
劉邦一直想立如意為太子,就問周昌,立如意為太子怎麼樣?
周昌聽了很激動的跟劉邦面紅耳赤的爭論起來,但是周昌向來嘴笨,最後講不過劉邦,就丟下一句,如果您要立如意為太子,我不會聽從您的命令。
這句話簡直相當於,如果你要立如意為太子,我就不幹了。
因為周昌在劉邦心裡的地位比較高,周昌象征著朝中直臣的精神領袖,於是劉邦就打哈哈過去了,說,我不過是說說,開玩笑的。
於是君臣就不歡而散了,周昌就走了。
還沒到宮門口,呂後急急忙忙地跑到周昌的面前,見到周昌就下跪,說,如果不是您阻止,我兒子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呂雉被劉邦折騰得幾乎如驚弓之鳥,對於周昌對劉盈的維護,呂雉是想不到的,以周昌的地位,能夠為劉盈說話,這無疑是給呂雉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周昌這麼做,也是十分本能的。
周昌知道戚夫人是一個依靠劉邦的女人,而呂後卻是十分賢惠。
再加上周昌在劉邦宮裡見到的那一幕,直接讓周昌認為戚夫人是禍水一樣的女人,一定不能讓戚夫人的兒子做皇帝。
劉盈是劉邦和呂雉正經的嫡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就應該是劉盈做太子,在歷史上不立嫡長子做太子,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意,一定會亂了長幼之序,國家會陷入不問不穩定的,就像秦二世胡亥一樣。
而且呂雉多年來照顧一家老小,操持家務,十分賢惠,是一個好的國母表率。
呂家為劉邦建功立業也出力不少。
劉盈本身仁慈寬厚,博學有禮,並沒有什麼過錯,為什麼要被廢。
於情於理,都應該立劉盈為太子。
所以,周昌才敢與劉邦據理力爭,感動的呂雉為他下跪。
周昌這個人並不懼怕劉邦,不像蕭何一樣對劉邦小心翼翼,可能是無知者無畏吧。
蕭何知道劉邦是個什麼人,生怕萬一劉邦不要臉了,將自己殺了,所以怕劉邦。
而周昌不知道劉邦是什麼人,周昌認為,我做事無愧於心,你殺不殺我這件事我不怕,也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
後來經張良的建議,呂雉請來文人領袖商山四皓,劉邦以為劉盈的實力聲望都無法撼動,就立劉盈為太子,這場繼承人大戰,由劉盈勝出。
但是劉邦對戚夫人母子還是放心不下,於是立劉如意為趙王,命周昌作為趙國相國,輔助如意管理趙國,並特意交代周昌保護劉如意。
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劉盈繼位,呂後當政。
呂後對戚夫人母子依然懷恨在心,於是多次召如意進宮,每一次周昌都勸如意不要去,呂後沒辦法下手。
於是呂後就想出一個辦法,先調走周昌,在召如意進京。
劉盈生性純善,愛護如意,將如意保護得嚴嚴實實,不讓呂後對如意下手。
但是百密一疏,還是在一個早晨被呂後給毒害了。
與此同時,呂後也沒有放過那位戚夫人,沒過多久,就將戚夫人給殺了。
如意死後,周昌非常自責,幾年之後,就鬱鬱而終了。
劉邦讓周昌保護如意,有兩個原因,首先,周昌對呂後有恩,看到周昌的面子上,呂後可能會稍稍收斂一些。
其次,周昌有實力。
但是劉邦沒想到,周昌心思單純,根本玩不過呂後,呂後壓根不會因為對周昌有恩而放過如意。
呂後非常清楚劉邦心裡的小九九,壓根不買賬,隻想饒過周昌殺掉如意。
劉邦的這個安排,不僅沒有保護如意,還連累周昌鬱鬱而死。
不得不說,周昌真的是太單純了,居然因為愧疚,有負劉邦所托而死。
但也正是這樣一個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千古名臣,廣為後世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