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打敗項羽,一個市井低調,一個唯我獨尊,最終性格決定成敗。《網路歷史》

對於楚漢之爭,劉邦打敗項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劉邦戰勝成王,但人們並不樂見看到他的勝利,相反,文學作品或者民間說唱,卻都把項羽當成了勝者懷念,這些都是什麼原因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劉邦和項羽也一樣,劉邦出身貧賤,市井無賴,即使當上皇帝後仍然延襲市井作態,而項羽出身就是貴族,上場就是一鳴驚人。

作為日常處事的行為準則,人們一直都以低調來形容一個人的修養,可項羽好像從來沒有低調的意思,他向往的都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激烈場面,把天下唯我獨尊作為一生的追求。

我們一起來看看劉邦和項羽二人在性格上都有哪些差異,這些性格又如何左右了他們行動的成敗。

劉邦的執政理念是江山一起坐,項羽是打下天下全歸他。

在劉邦打敗項羽以後,劉邦曾經召集眾臣探討楚亡漢興的原因,其中大臣們就總結到項羽失敗的原因,其中之一項羽打下勝仗後,一切功勞都是他的,這種剛愎自用的性格決定了他身邊不會有出謀劃策的人,因為他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有功的打擊報復,生怕能人超過自己。

所以,劉邦在回顧他和項羽楚漢之爭時,說了一段很有名的話:『論出謀劃策,我不如張良;論平定國家,我不如蕭何;論聯合打仗,我不如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雖然劉邦這段話有謙虛的成分,但卻說的是實話。

想當初,韓信、陳平都是項羽的部下,但兩人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投奔劉邦,並且成了漢室重臣。

張良在投奔劉邦前,曾經跟項羽打過交道,也看中了楚國的實力。

但項羽卻沒正眼看他,張良隻好來找劉邦,成了劉邦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作為項羽最看重的范增,雖然他也足智多謀,但他提出的建議好多都被項羽否定了,在這樣的領導下做事,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

再看看劉邦,只要王位是我的,其它都交給下屬去辦,錯了也不要緊,他這樣充分的信任大家,自然身邊良將無數,而且好的東西都是分享給大家。

雖然劉邦的做法帶有市井之氣,但不失為與民甘苦禮賢下士的好品格,所以才有許多人為他拼命為他效力。

劉邦追求的是終極目標,項羽追求的每戰成王。

劉邦被楚軍包圍後,為了脫身,他不惜動員婦女兒童引開楚軍,而他自己則偷偷往另一個方向逃跑,這種小兒科的事放在項羽身上絕對做不出來。

項羽才幾歲的時候,楚國就被秦國所滅,從小就在骨子裡生出了一股怒氣,這股氣就是誓與世人一爭高低,不拿第一誓不罷休,這種事就象現今開車遇到了怒路症,一言不和就在大路上狂奔搶道,根本不顧後果。

項羽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起兵反秦,由於天生高大威猛,加上力大無比,從形象上就帶著一些豪氣,所以在巨鹿之戰中,其它人畏縮不前,而他卻勇猛殺敵,以一當十,迅速把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到了戰後總結,所有將領都不敢抬頭看他,足見他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地位。

從這點就能看出,項羽充分享受這種讓人敬仰的快感,莽莽大地舍我其誰,這就是他想得到的獲得感。

而這種自我滿足自我陶醉的性格,自始至終伴隨在項羽的左右。

以至到了糧盡彈絕,項羽退至烏江邊時,仍然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絕唱,最後用劍砍殺無數漢兵後,身受重傷,力不能持,恰好看到漢軍中有一名他熟悉的老兵,於是拔劍自刎,臨死時還不忘展現一番英雄氣概,對著這名老兵大聲喊道:你們不是想要我的頭顱拿去領千金,封萬戶侯嗎?我現在就成全你!

為了搶他的頭顱,漢軍士兵居然相互打鬥,死傷幾十,可想當時的場面是多麼的悲壯。

所以說,從兩人的性格來看,項羽根本就是個直腸子,不會拐彎,他想要做的事,八頭牛也拉不回,輸贏自有天數,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像個英雄。

劉邦胸中裝著天下,項羽胸中裝著自己。

劉邦每下一城,都要張良張貼告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安撫民意,他的目的就是要普通百姓向他靠攏。

開倉放糧濟貧幫困,從而奠定了劉邦成王的群眾基礎。

而項羽就不一樣了,除了到處求戰外,對所占領的城市,不是搶就是奪,拿不走的就全部燒毀。

攻下咸陽時,項羽一把火把阿房宮燒毀殆盡,留下千古遺憾。

而劉邦和項羽都把成敗算在天意上,把自己的所作所為都以遵從天意來解釋,實在有些牽強附會。

如果說項羽沒有當上帝王是天意的話,那也是他殺伐太重,有違天意吧。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劉邦打敗項羽,雖然有其時代背景因素,但根本的還在於倆人的性格決定了誰能團結周圍的人。

他們的故事也給我們後人帶來啟示,那就是但凡幹大事者,必須忘記自我,隻有忘掉私心,胸中裝著大家,大家才會聚集在你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