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說到秦始皇,大家都知道教科書上對秦朝的評價是殘暴不仁。
而作為始皇帝的嬴政,卻擁有著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修建渠道,修建道路,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還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外敵等諸多偉大功績。
然而,秦朝被劉邦和項羽攻打的時候,秦朝的百萬大軍為什麼不救呢?這與秦始皇的一道密詔有關。
【本期話題】
秦始皇的一道密詔,以秦朝的滅亡造就了華夏民族的崛起之路
2000多年前的中國,分成7個國家,分別是燕,秦,楚,趙,魏,韓,齊。
戰國時期,這7個國家是實力最強的,但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逐漸強盛,後來秦始皇更是統一六國,將中國統一。
秦始皇嬴政為什麼堪稱千古一帝,他修建渠道,修建公路,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還修建萬裡長城。
但,讓人奇怪的是秦始皇死後三年天下就分崩離析,六國貴族勢力紛紛崛起,秦國滅亡。
秦國雖然完成了六國統一,但秦朝邊境卻一直都受到遊牧民族的侵擾,為了避免王朝統治受到威脅,秦始皇便向北方邊疆地區派遣了30萬軍隊,一邊同胡人、匈奴的軍隊作戰,一邊組織勞動力修建了萬裡長城。
另外還有五十萬軍隊,則被秦始皇派往了南越地區,按照秦始皇下的死命令,無論中原處在什麼情況下,這支軍隊都不能北上。
雖然秦朝已經將中原地區收入囊中,但遙遠的嶺南地區卻依舊沒有平定下來,如果不讓這一地區進入穩定狀態,南越之地就會成為秦朝的最大威脅。
秦始皇日思夜想,還是覺得要鏟除這一隱患,便決定派遣五十萬主力部隊來鎮守南越地區,並建立相關機構來進行管理。
為了實現長久的穩定,趙佗率領的這五十萬士兵便在此紮根,長期駐守,而且這是秦始皇下的死命令,未經同意堅決不能回到中原地區。
秦朝爆發農民起義的時候,遠在嶺南的趙佗手握50萬大軍,但是趙佗非但不回救秦朝反而還斷絕了來往的道路。
為什麼趙佗不回救秦朝?始皇遺詔是真是假?我們看看趙佗為什麼不回救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開始派兵平定嶺南的百越之地。
當時始皇以屠雎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
首先此處點明一點,當時秦軍分五路,每一路都是十萬軍隊,而其中一支軍隊結馀幹之水《江西餘幹縣一帶》,所以說嶺南的秦軍隻有四十萬。
當時始皇特意囑咐趙佗:『中原但又不測,嶺南軍隊切不可北上靖亂,應當封閉來往之通道,不使中原亂局波及嶺南。
將軍謹記:秦軍北上,則華夏從此無南海矣!』話是說的大義凌然,讓人感嘆始皇的無私。
這句話出自《大秦帝國》。
可在秦始皇死後,原本登基為帝的公子扶蘇被趙高害死,胡亥登上皇位,可他沒有政治能力,隻知道享樂,掌管大權的趙高排斥異己,壓迫其餘六國貴族,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來各地起義軍紛紛反抗暴秦,當時秦朝國內根本沒有軍隊,起義軍中勢力最大的項羽和劉邦一直攻打到咸陽城,當時秦朝也有一個名將叫做章邯,他將70萬驪山刑徒《也就是囚犯》編織成軍隊,雖然有效的緩解了秦朝的滅亡,但和秦國征戰六國的精銳之師還是無法相比。
這樣的臨時軍隊怎麼能跟正規軍抗衡呢?
這時候秦國的主力部隊在嶺南地區有數十萬大軍,當時的主將是趙佗,在秦朝危急的時候,他下令自己的心腹將秦朝任命在嶺南的官員全部殺害,然後派人將北上的道路全部封鎖,還拿出一封遺詔,說秦始皇臨終之前,曾經頒發一道聖旨給自己,表示就算大秦王朝動亂不堪,50萬秦軍也要世世代代駐守在嶺南,不然一旦撤軍,嶺南地區將再次成為不毛之地。
即便中原地區已經狼煙四起,秦朝也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但趙佗始終都隻是默默觀察著中原的局勢變化,絲毫沒有要北上的打算。
在劉邦奪取天下後,趙佗就在五嶺地區成立了南越國,並一直存在到了漢朝。
直到漢高祖時期,趙佗接受了漢高祖的任命,臣服大漢,讓南越重新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結語】所以說,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偉大,寧願自身的覆滅也要保後世的大穩定,這樣的豪情與氣概確實能堪稱千古一帝了。
甚至可以說,秦始皇的一道密詔,以秦朝的滅亡造就了華夏民族的崛起之路。
大家對此都有什麼看法呢?
如果覺得好,請關注和點贊。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此文部分資料、圖片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