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得是哪部電視劇還是電影,把張良和呂後的關系描寫得有點曖昧,不知道依據是什麼?可能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吧,以張良的情商和智商,和主母之間玩曖昧,總讓人覺得有點不太靠譜。
但細讀史書,其中的蛛絲馬跡中,還是透露出些許值得玩味的地方,或許編造張良與呂後曖昧的那位,也未必全都是空穴來風。
今日說來權當是飯後茶餘,一笑了之。
張良
史太公說張良:『我原以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樣子,等到看見他的畫像,相貌卻像個美麗的女子』說明什麼,張良用現在的語言來說,應該是個『小鮮肉』的模樣。
這就有看點了,張良不僅足智多謀,而且長得也好。
而此時的呂雉是『常留守,希見上,益疏』。
人到中年,又長時間見不到劉邦,獨守空房,與劉邦關系漸漸冷落的呂雉,說她多看幾眼長得標致的張良,當不為過吧。
更何況張良身為帝師,足智多謀,關系處理好,當有有用之處,所以,呂後有意無意的拉攏靠近也在情理之中。
馮夢龍曾經評說:『
劉項爭雄,太公與呂後在楚軍中為質,舍人審食其從焉,後因與私。
既定天下,食其以功封辟陽侯』至少說明,呂後還是有需求的。
呂後
在整個《史記》中,在劉邦的所有重要朝臣中,和呂後走得最近、互動最多的當屬張良。
眾所都知是為了保太子不被換掉,呂後派自己的大哥找到張良求『救救』。
如果此事僅僅是因為張良為了自保,迫不得已而為呂雉謀劃一策的話。
那麼,張良主動為太子『站臺』,多次在關鍵場合為太子求情,而且因為劉邦不聽其勸,張良與劉邦當場翻臉,好像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一次是
黥佈反叛,劉邦帶兵征討時,張良送到灞上,對劉邦說:皇上在外,
讓太子做將軍,監守關中的軍隊吧。
名正言順地為太子謀了個軍隊統帥。
劉邦
還有一次,太史公寫到:『漢十二年,上從擊破佈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
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什麼意思,就是漢十二年《前195》,皇上隨著擊敗黥佈的軍隊回來,病勢更加沉重,愈想更換太子。
留侯勸諫,皇上不聽,留侯就托病不再理事。
張良曾經說過立太子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我們做臣子的不便幹涉。
而此時的張良不是不幹涉,而是幹涉到翻臉還有點威脅的感覺。
俗話說『母以子貴』。
以張良的智商和情商來說,不是看不到支持戚夫人的好處,呂後的威脅主要來源於為兒子鋪平當皇帝的道路,誰擋道就殺誰。
反過來,如果如意當了皇帝,戚夫人就是太後,更加上劉邦喜歡的『不要不要』, 此時如果劉邦翻臉,會有張良好果子吃嗎?而且,張良就能保證因為自己的力保,劉邦就不換太子了嗎?如果劉邦還是換了,張良的麻煩大了。
更何況呂雉失勢後又能為難到張良多少?這些都讓人浮想聯篇。
戚夫人
太史公也挺有意思的,用了不少筆墨記載劉邦死後呂後與張良的互動。
一方面是呂後感激張良在關鍵之時的出手相助,一方面是兩人有相同的愛好,都好黃老之術。
張良學辟谷術,行道引輕身之道,避谷《不吃飯》多年,人當然很瘦。
劉邦駕崩後第一時間,呂後竭力讓他進食,說:『人生一世,時光有如白駒過隙一樣迅速,何必自己苦行到這種地步啊!』 於是張良吃飯了,有點意思了吧。
不僅如此,兩人還常有書信往來,說些什麼史無記載。
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孝惠帝死,呂後隻哭無淚,眾大臣一籌莫展,還是張良十五歲的兒子去給他們解局,趕快讓呂家人入朝後,呂後眼淚下來了。
十五歲的小孩子懂什麼,後面一定有懂呂後心思的人啦。
這裡面有沒有故事大家自己看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