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之前,各國分崩離散,六國分別為齊楚燕,趙韓魏。
在公元前230年滅掉韓國,陸續又滅掉了,趙國,魏國,楚國,燕國最後在公元前221年滅掉齊國。
秦王嬴政花費了十年時間,統一了全國,對後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的始端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的東遷,此後各諸侯國開始按耐不安,爭奪不休,漸漸形成了春秋五霸。
隨著各諸侯國的不斷爭霸,最後到後來就隻剩下了七個,戰國七雄的局面,一直到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才結束。
其實秦國在當時是被六個國家所看不起的,孔子周遊六國,卻獨獨沒有去秦國,這一點就可以說明秦國被其他六國所鄙視,六國的統治者在當時都是貴族出身,身份尊貴。
秦國所在的地理位置不是沃野千裡的平原,它處於蠻荒之地,孔子認為,秦國人蠻橫無理,素質低。
於是在種種因素下,六國開始聯合反秦,六國總共發起了五次反秦戰爭,在這五次戰役當中,經過失敗了三次,但秦王並沒有因此收斂他的野心,他開始為統一六國的夢想暗下努力。
秦國人驍勇善戰,秦王嬴政是一代明君,他的野心配上他持之不懈的努力,就等於成功。
六國的聯合並沒有熄滅秦王擴大土地的念頭,一方面是秦王的強大,另一方面也是六國的不知變通。
在秦國統一之前,六國在什麼位置呢?
一、燕國
燕國在中國境內的最北邊,也就是現如今的東北三省,加上北京,天津,河北。
燕國在當時的土地面積約有20萬平方千米,人口也又有150萬人。
但疆域再大,也終究是苦寒之地。
因為連年的苦寒造成了燕國的貧窮。
貧窮限制不了燕國的好戰,他與齊國秦國打得不可開交。
二、齊國若說燕國是這六國當中最貧窮的國家,那麼齊國就當屬其中最富貴。
現如今的山東省和河北省的一部分是當時的齊國,雖然它隻有兩個省,但它的面積卻不小。
若說它最好的地方,當屬它的地理位置,它的東面靠海,西面隔著魏國。
秦國再虎視眈眈,也有為國給自己墊背。
三、韓國
不論是現代的韓國,還是古代的韓國,疆域面積都小得可憐。
現如今的山西省的一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是當時的韓國,國土面積雖然隻有九萬平方千米,但人口卻足足有300萬人。
地少人多,即便不和燕國一樣是苦寒之地,但也十分貧窮。
以至於到後來,秦國崛起,它早早地就投了降。
四、趙國
趙國當屬這六國當中的主力,現如今的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地是當時的趙國。
趙國比燕國稍稍幸運,它不像燕國一樣 全是苦寒之地,它疆域的一部分,沃野平原讓它有能力繼續發展下去。
五、魏國
魏國是在六國當中的人口大國,河南,陜西一帶隸屬於當時的魏國。
在商鞅之變前,魏國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在這之後,它卻無力抵抗秦國的擴張。
六、楚國
楚國在六國中,疆域偏南,這整個長江流域屬於它的領土范圍。
據說楚國的人口在當時遠遠超過300萬,楚國地廣人多,在當時是秦國最為忌憚的一個國家。
總結:六國能被秦國覆滅,靠的不僅僅是秦王的聰明才智,也是其他六國國君的無能。
秦王統一六國,給當今歷史留下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