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視騎兵,羅馬人一天被殺6萬,換項羽與羅馬交戰,能斬50萬首級。《網路歷史》

羅馬與秦朝、漢朝誰更強,堪稱中國和西方的歷史愛好者永恒爭論的話題。

在筆者看來,秦朝、漢朝的軍事力量恐怕要遠強於羅馬,因為秦漢擁有最強大的騎兵,而一向輕視騎兵的羅馬人卻沒有。

因為不重視騎兵,羅馬人曾屢次吃虧,甚至在一戰之中,一天戰死6萬人,創造了戰爭史的記錄,直到2000多年後的索姆河之戰,才和此記錄相持平。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巴卡從西班牙出發,快速行軍千餘公裡,翻閱阿爾卑斯天險,突然出現在羅馬人境內。

原本漢尼拔帶了5萬步兵,9000騎兵和30頭大象,但在阿爾卑斯山上,有一半的兵力死於嚴寒之中,大象更是全部犧牲。

而他面對的羅馬軍團,至少在20萬人以上。

然而漢尼拔不愧為西方兵法大家,在羅馬本土,他以劣勢兵力多次擊敗羅馬軍團,殺敵3.5萬人,俘獲超過2萬人。

但是這點損失對於家大業大的羅馬來說,還屬微不足道,但漢尼拔手下的人是死一個少一個。

對於如此絕境,漢尼拔卻絲毫不懼,因為他手下有強悍的努米比亞和西班牙、高盧騎兵,而羅馬人騎兵的戰鬥力很弱。

羅馬人自古以來就重視步兵,均以成為重步兵為榮,如果成為百夫長,能夠獲得鄉親們的尊重。

而騎兵,都是紈絝公子哥玩的,既不受尊重,也不受重視,馬術訓練更是敷衍了事,拿木馬充數,其戰鬥力可想而知,所以羅馬人慣於征召屬國的騎兵。

為了消滅漢尼拔,羅馬人精銳盡出,派出8萬大軍與漢尼拔的4.4萬人,在坎尼對壘。

戰前,漢尼拔詭計百出,對著羅馬使者裝出一副害怕的樣子,假意向羅馬人求和。

對於漢尼拔的『卑躬屈膝』,羅馬人更加驕橫,自己手握人數優勢,難道還用怕漢尼拔嗎?

戰鬥開始,羅馬人派出7萬步兵和6000騎兵,其中4000騎兵來自於同盟國。

漢尼拔雖然步兵人數處於劣勢,但騎兵卻有8000人,最終騎兵成為決定戰役的勝負手。

羅馬人向往常一樣,派出了傳統的三線陣,這是由一個個方陣組成的大兵團,能夠用滔滔不絕的攻勢將敵人打垮。

羅馬軍陣的兩翼由騎兵保護,一邊是羅馬騎兵,一邊是同盟國騎兵。

而漢尼拔卻一反常態,擺出了個古怪的陣型。

他將最低素質的兩萬五千名的高盧新兵放於中軍,並輔以八千名久經沙場的西班牙重裝步兵,而一萬二千名驍勇善戰的非洲重裝兵則分列兩邊,在戰場上仿佛一個新月。

同時,漢尼拔在兩翼分置騎兵,用非洲的努米比亞騎兵對應羅馬盟國騎兵,用高盧、西班牙騎兵對陣羅馬騎兵。

看到漢尼拔奇怪的陣型,羅馬人哈哈大笑,嘲笑他不會打仗。

漢尼拔人數本來就少,還派出如此沒有縱深的陣型,只要集中突破,將漢尼拔的中軍打穿,戰場的勝負就無懸念了。

於是,三路羅馬大軍全線出擊,猛撲迦太基人。

首先,七萬羅馬步兵一頭撞向迦太基的中軍,試圖擊潰高盧人和西班牙組成的軍陣。

就在中軍鏖戰之時,漢尼拔戰旗一揮,兩翼的非洲重步兵迅速包抄羅馬的兩翼,將羅馬人三面包圍。

雖然羅馬人被三面合擊,但是他們畢竟人多勢眾、士兵英勇,戰場上呈現出僵持局面。

然而這樣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原來,漢尼拔的高盧、西班牙騎兵迅速擊潰了羅馬騎兵,殺得片甲不留,而努米比亞騎兵拖住了羅馬的盟國騎兵。

隨即,高盧、西班牙騎兵繞過羅馬人的後方,與努米比亞騎兵一起夾攻盟國騎兵,又殺得片甲不留。

最終,戰場的高潮到來了,迦太基的所有騎兵合兵一處,猛烈沖擊羅馬軍團薄弱的後方。

此前羅馬人三面被圍,迦太基騎兵的到來猶如給瓶子裝上了塞子,羅馬人四面被圍。

隨即,羅馬人大敗,戰鬥成為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迦太基人猶如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擊殺羅馬人。

而羅馬軍團的裡層步兵,由於缺乏遠程武器,隻能幹瞪眼,直到迦太基人殺到自己面前。

一天之內,羅馬人全軍覆沒,六萬人喪生,一萬七千人投降,創造了一天之內士兵戰死的最高紀錄,直到一戰的索姆河之戰才能夠持平。

此戰中,羅馬人的精英群體受到重創,三分之一的元老喪生,光象征貴族的戒指就裝了2大籮筐。

看到這裡,讀者們應該能明白,羅馬人為何不可能戰勝秦、漢軍隊了。

與羅馬人一樣,秦軍與漢軍都擁有強大的步兵,與此同時,又擁有最強悍的騎兵,即使連騎兵強國匈奴都要退避三舍。

若羅馬軍團與秦軍、漢軍交戰,中國的步兵和羅馬步兵對抗,絕不會落下風,手持強弩的中國人能讓羅馬人吃足苦頭。

隨後,秦、漢騎兵能夠像狂風一樣席卷羅馬人的兩翼騎兵,然後像大人打小孩一樣,屠殺孤立無援的羅馬軍團。

若將羅馬人的對手從漢尼拔,換成蒙恬、項羽、衛青、霍去病這種善於使用騎兵的中國將領,羅馬人肯定會滅國,斬首恐怕要過50萬。

但是由於路途遙遠,秦漢軍隊沒能涉足西方,相反手下敗將——匈奴人打到了歐洲,最終席卷了羅馬帝國。

雖然羅馬與秦、漢帝國在東西方並立,但真要比打仗,西方人就像中國人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