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中,主持分封的項羽距離做皇帝隻有一步之遙,可直到項羽身死,他也不過是一個西楚霸王而已,此中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那個年代比現在還要講究名正言順,項羽的身份是楚懷王之臣,和劉邦、英佈等一個等級,和趙歇等人比更是低了一個檔次。
暗中謀殺楚懷王,提升自己作諸侯也就罷了,想要自己當皇帝,那可能各路諸侯不和項羽打上一架是不會服氣的。
項羽思量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建議他占據關中王天下的人因為罵楚國人『沐猴而冠』而被項羽處死,這一系列的行為都表現出了項羽無一統之心,僅有做霸王之志,所以他不做皇帝做霸王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起義軍滅亡秦朝之後,實力最強大的諸侯項羽遙尊楚懷王為楚義帝,將懷王熊心徹底架空,擅自主持了分封。
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同時將天下分給其餘十八路諸侯,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為項羽作了『本紀』,按規矩來說,隻有帝王才有資格作本紀,項羽一生從未稱帝,但在秦末亂世之中,他主持了分封,雖無帝王之名,但有帝王之實,因此有了《項羽本紀》。
威望不足
項羽能夠得到各路諸侯的認可,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巨鹿之戰的餘威,在各路諸侯對趙國想但又不敢伸出援手的時候,項羽帶著軍隊如天神下凡一般給了秦軍迎頭痛擊。
這些諸侯因此『畏懼』項羽,從而『認可』項羽,但當我們回到分封之前的天下格局之中,我們就會發現,項羽的地位並不高。
趙歇是趙王,韓成是韓王,他們在等級上是和楚懷王熊心相等的,而項羽的身份是楚軍上將軍兼魯公,這些職務都是楚懷王封給他的。
而一直被視作項羽手下的英佈等人,其實也並非項羽嫡系,他們一開始是來追隨項梁的,後來項梁身死,楚懷王重獲大權,英佈等人就並不屬於項羽了,即便後來項羽強殺宋義,懷王不得不封他為上將軍,他和英佈之間的從屬關系也是懷王賦予的。
所以說,項羽看似距離做皇帝隻有一步之遙,其實中間隔的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項羽崇尚分封
項羽想要做的不是皇帝,而是霸主,就好像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那樣的強者,秦王朝大一統的時間畢竟還很短暫,一統的思想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被社會廣泛認可接受的還是分封制。
關中之地是秦王朝起家的地方,背靠天險,是最好的建立基業之地。
有人就勸項羽留在關中當關中王,可以從此地開始圖謀大業,最終一統天下。
但是項羽不願意,他畢竟是東方人,心中還是更認可自己的故鄉。
如今自己成為了天下霸主卻要在這異鄉待一輩子,而父老鄉親也不知道自己在外面幹了多大一番事業,這不是錦衣夜行嗎?當然,項羽進關後火燒秦宮,又不講道理地把本應該做『關中王』的劉邦攆到了巴蜀,再加上他曾經許諾讓章邯做雍王《雍是關中的一部分》,所以無論如何,他也拉不下臉留在關中了。
畢竟,一方面實力不夠做不了,另一方面他不覺得當皇帝不當霸王更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