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張良退隱,蕭何如何忍辱負重終老天年。《網路歷史》

西漢開國之時,漢高祖劉邦曾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此言一出,蕭何、韓信,張良從此被後人稱為『漢初三傑』。

然三人雖在創建漢朝江山的過程中,立下了蓋世功勛。

但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們三人的命運大不相同,韓信被殺,張良退隱,隻有蕭何做了劉邦幾十年的宰相,和平共處,偶有波折,忍辱負重,總算得以終老天年。

蕭何,沛縣人。

在沛縣時,蕭何為主吏,劉邦是亭長,蕭何算是劉邦的上級。

作為下屬的劉邦,每次有過錯都是蕭何袒護,為他擦屁股,為此劉邦內心是感激的。

所以,在沛縣蕭何、劉邦的關系算是鐵磁。

蕭何是一個人才,在政績考核中,曾名列榜首,縣令曾推薦其去咸陽朝中當官,用現在的話說,是司法專家、民政專家、後勤專家。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假托太子扶蘇與楚國將軍項燕名號,發動了大澤起義,反抗秦朝,各地紛紛出現響應者,天下大亂。

蕭何與劉邦裡應外合,殺了沛縣縣令而反秦。

起初,大家推薦的是蕭何為首領,但蕭何采取卜筮的計謀,推舉劉邦為反抗軍首領。

從此,蕭何成為劉邦的終身臣子。

此後在多次戰役中,每當劉邦處在最危急的時刻,次次多虧蕭何前來支援,才使劉邦化險為夷。

楚後懷王讓劉邦攻取關中,劉邦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帛、財物,蕭何卻獨入府庫內尋找秦國各種內政資料,接收了秦丞相、禦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使劉邦對於天下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等都能了若指掌。

因劉邦先攻下咸陽,平定秦國,項羽先發後至,意圖攻擊劉邦取咸陽城,劉邦於是向項羽謝罪,表明自己不應急於立功,搶在抗秦軍主帥之先,並將統治權讓予項羽。

項羽接管後,即屠、燒咸陽城,而蕭何則隨同劉邦離開咸陽城。

劉邦封為漢王,以蕭何為丞相,因蕭何收納了記載秦朝詳細國情的圖書資料,使得劉邦具知天下關塞、戶口的資料、民生疾苦。

蕭何認同韓信的才幹,不斷向劉邦推薦,但劉邦一時未重用。

在劉邦進漢中南鄭的時候,韓信認為蕭何已經推薦過,劉邦不會重用他而逃離。

蕭何聽到消息,來不及報告劉邦就追上去,這就是後世所稱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追回韓信後,蕭何極力推薦他,劉邦築壇封他為大將軍。

楚漢相爭時,蕭何留守關中,制定法令約束人民,侍奉太子盈,鞏固漢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有力後方,每每提供後勤支援劉邦,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

打下江山,劉邦在評功中給予蕭何第一名,冊封酂侯,食邑八千戶,擔任相國,史稱”蕭相國”。

當時許多功臣見到蕭何受封第一感覺很不爽,向劉邦抱怨道:『我們像狗像馬一樣地作戰,在戰事中出生入死,冒著性命危險,徒然增加的是自己身上的傷痕。

為什麼蕭何一個文弱書生,拿著一支筆,動動嘴巴大放厥詞,居然論功是第一?這又是什麼道理!』

劉邦說:『你們懂得狩獵的道理嗎?知道獵犬的作用嗎?今天諸將你們就好像負責追蹤的獵狗,但是發現獵物蹤跡,並指揮獵狗追殺的人,是蕭何!而且你們隻以個人身份追隨我,但蕭何是全家親族都為我賣命,我不能忘記他的功勞』

又有人認為曹參軍功無數,應列第一,但劉邦仍較屬意蕭何。

關內侯鄂君進諫道:『大家當然也沒有錯。

曹參的確有野戰略地之功,但楚漢相爭五年,卻失軍亡眾,喪失不少兵將。

但是蕭何卻從關中遣軍補足士兵的不足,不是蕭何,漢軍早就折損所有兵卒了。

楚漢相爭在滎陽時,漢軍面臨缺糧危機,蕭何利用關中的漕運,使得我們都有兵糧可吃。

雖然蕭何沒有隨軍,卻守在關中支援,形同隨時陪伴陛下一般,這應該是萬世之功。

我認為論功應該是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群臣聽到後都沒人再有怨言了。

為此,劉邦恩賜蕭何上朝時可穿鞋帶劍,不必遵循常禮。

自古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隨著西漢建立,『漢初三傑』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高祖十一年,陳豨謀反,劉邦親征討伐,此時呂後用蕭何的計謀把韓信騙入宮內,以有人密告他與陳豨共謀,將韓信誅殺,劉邦回來時聽說韓信已死,又喜又憐,於是拜丞相蕭何為相國。

後世有名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是韓信的成、敗都是蕭何一手造成的。

而張良助劉邦平定天下後,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於是自請告退,訪知師父黃石公隱居處後,掛官來此山伴師隱居,並修建了『良山道觀』專心修道養精。

在道觀不遠處創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地孩子文字。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征陳豨時,蕭何因協助消滅韓信有功被拜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並派兵卒五百人表面是貼身侍衛,實際上是監視。

下屬對他說:『禍害自此開始了。

現在淮陰侯剛剛才因謀反伏誅,陛下在外征戰,相國你留守京中沒有戰功卻得封賞,是因為懷疑你有二心。

陛下給你配置衛士,實在是為了防備監視你而不是寵信你。

我勸你拒絕所有封地,並且將自己的私有財產獻出用作漢軍軍費』蕭何聽後立即招辦,結果劉邦非常高興。

高帝十二年秋天時,英佈謀反,劉邦又不斷派人探問蕭何動向。

蕭何表示願謹守本分以奉公,並像陳豨謀反時一樣捐獻家財充作軍需。

有人向相國勸說:『我看蕭氏距離滅族不久了。

你以相國居功第一,陛下再沒有什麼能封賞於你。

自你初入關中以來,已得到十多年的好名聲,百姓依附你,你卻仍在不斷善待百姓。

陛下探問於你,是怕你會趁機煽動關中百姓造反。

你不如自己賤買強買人民田產,自毀名聲,主上就會安心了』蕭何再次聽從勸諫,劉邦一笑而過。

心善的蕭何請劉邦將上林苑閑置的土地開放給貧苦百姓耕種,劉邦懷疑他收買民心憤而回絕,並以勾結富商、謀盜國土的罪名將蕭何予以囚禁,幸虧大家相助才免了牢獄之災。

蕭何能夠平安地當劉邦的副手,最重要的不是他能幹,而是性格溫順,凡事聽命於劉邦,有好事全讓給劉邦,能夠委曲求全,而且懂得克制自己就是保護自己。

蕭何的一生,沒有大起大落,但過得十分辛苦。

他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克勤克儉,安撫天下,用心之良苦,總算有始有終,終老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