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分封公平麼?
怕是不見得,起碼對於實力僅次於自己而威望過之的劉邦,就顯得十分不公平。
對於剛剛滅秦的項羽而言,當時的分封是一種勢在必行的策略,畢竟六國遺族復故國的心思還在,郡縣制的中央集權還不成熟。
所以項羽分封了十八王。
而這十八王的分封,打破了正統觀念,以軍功親近為原則,或縮小或割裂諸侯封地,在分封中做了大幅度的調整,以削弱六國後裔的勢力,給楚懷王以義帝的空銜,把他安置到長沙郴縣,但在途中有密令處死。
而對於實力僅次於自己而在關中獲得巨大威望的劉邦,卻置於偏遠的巴蜀,以三秦的降將扼制其東向;自己的親信盡封善地,以作為拱衛。
自己則坐鎮東方戰略要地彭城,占有九郡之地,具有壓住諸侯的實力優勢。
項羽企圖通過分封、分解、削弱諸侯的勢力,為自己造一個日後有力的局面。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
但問題是,自春秋戰國以來,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們,又那個能和睦相處的,特別是在秦始皇坐了天下第一個皇帝後,大家都會發現,原來比諸侯王還要尊貴的,是一統天下的皇帝啊。
你即便把大餅分得再均勻,但不是人人都想平安喜樂地隻享受這一塊大餅。
就說項羽本人,他的分封心思,也是存在日後逐一殲滅這些諸侯的目的啊。
說到底,分封,隻是項羽的手段,是形式,統一才是目的,但在當時的形勢下,隻能把這個終極目的隱蔽在分封之後。
項羽對六國後裔分封的無情、對義帝、韓王成的殺戮、對齊地的鎮壓,都使其他封國觸目心驚,頗有兔死狐悲之感。
而項羽分封有兩大敗筆,其一就是給了人家楚懷王之後的義帝身份,卻又偷偷把人家幹掉,在政治上已經完全喪失了信用,大家都會覺得,這種分封難道不是把自己當成木偶式的傀儡?
後來劉邦統一天下後,屠戮功臣,其實殺的也是那些無奈而分封為王的功臣而已,走的也是項羽的路子。
而第二就是項羽真的缺乏歷史、地理知識,其最嚴重的分封錯誤安排,就是把劉邦封在了巴蜀漢中,三秦的降將置於關中這個方案。
項羽的目的是要將劉邦封閉在西南一隅,以三秦降將作為前置,而自己可以爭取時間,平定東部半邊江山,然後會師西部,完成統一大業。
可問題是,關中這麼重要的地方,居然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簡直是最大的敗筆。
要知道,關中本來就是秦人多年經營的大本營,農業水平發展極高,遠超其他地區,其次,劉邦在這一地區因約法三章,擁有相當高的威望。
他在關中已經為自己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政治基礎。
而項羽在新安坑殺了秦降兵二十萬,入咸陽後殺秦王子嬰,燒宮殿,掠奪財富,行事殘暴,與劉邦形成了強烈對比。
在這種形式下,本來三秦之兵早已服役多年,加之項羽又不得關中民心,劉邦出蜀地漢中,輕松就奪取了漢中這塊沃土,順利完成了逐鹿天下中最關鍵的一步,使得項羽瞬間就失去了西部半邊天下。
其實說到底,項羽的分封,並不是為了復周舊制,大家滅秦之後,坐一起平分天下,而是諸路反秦勢力各不統屬,成分駁雜,分封制還沒徹底死亡,不得已做下的決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