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張良荀彧為什麼沒有個好結局。《網路歷史》

曹操的張良荀彧為什麼沒有個好結局

荀彧離開袁紹投靠曹操,曹操十分高興,說:『這就是我的子房啊!』子房是張良的字,漢初張良幫助劉邦打天下,被稱之為漢初三傑之一,劉邦封其為一等侯。

荀彧因為不贊成曹操稱王,被曹操閑置,因憂慮而死。

那麼,這個被曹操稱為子房的人,為什麼命運和張良大相徑庭呢?

《荀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荀彧的父親擔任過濟南相,叔父荀爽任職司空,可以說是家族背景顯赫。

董卓之亂,荀彧棄官回鄉,被同郡的冀州牧韓馥迎接至冀州。

等到了冀州,冀州牧已經成了袁紹。

袁紹對荀彧待之以上賓之禮,他的親弟弟荀諶以及同郡的辛評、郭圖等人也都在袁紹手下任職。

這就是說,如果荀彧留在袁紹處,肯定也會有一個相當的官位留給他。

不過,荀彧卻覺得袁紹這個人難以成就大事,於是決定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曹操當時任職奮武將軍,占有東郡,無論是名望還是軍事實力都難以和袁紹相比。

荀彧一來,曹操當然是大喜過望,說:『這就是我的子房啊!』馬上任命他為司馬,其地位和曹操手下的夏侯淵、曹仁差不多,略低於夏侯惇。

如果撇開自家人這個因素,大概在外人當中就是曹操手下第一人。

張良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祖父、父親兩代做過五代韓王的相。

父親死後二十年,秦國滅亡了韓國。

天下反秦起義興起,張良也拉起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

聽說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紮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投奔他。

途中,張良遇見了劉邦,便不再去見景駒,劉邦任命張良為廄將。

荀彧加入曹操集團,在曹操征討徐州留守兗州,應對陳宮叛亂,征討徐州呂佈,勸曹操迎接漢獻帝建都許都,官渡之戰等都立有大功,在打敗袁紹平定河北後被封為萬歲亭侯。

曹操出征,後方留守基本上就是荀彧。

荀彧還向曹操舉薦了不少人才,如荀攸、郭嘉等。

最為重要的是,軍事和國家大事,曹操基本上都是和荀彧一起謀劃。

張良加入劉備集團後,基本上也是以出謀劃策為主,劉邦能夠先行進入秦都咸陽,張良功不可沒。

張良還在鴻門宴上救劉邦,在劉邦西入漢中建議燒毀棧道麻痹項羽,拉攏英佈和彭越反項羽方面幫助劉邦做出了重要的決策。

張良還幫助劉邦穩住了韓信,在封侯時幫助劉邦穩定隊伍方面都立有大功,被劉邦稱之為三傑之一。

劉邦分封,讓張良在天下最富裕的齊地自己擇地三萬戶,可以說是僅次於封王了。

總起來說,荀彧和張良,兩人在各自集團當中功勞很大,主公對他們倆基本上都是言聽計從,但結局為什麼不一樣呢?

先說張良吧。

張良始終甘心居於劉邦之下,從無非分之想。

要論家庭背景,張良不知道要比劉邦高貴多少等級;要講到反秦,張良有個博浪沙擊秦,名氣也不知道要比劉邦大多少,反秦大起義,張良還有自己的隊伍,但他卻毫不猶豫地交給了劉邦。

在劉邦封侯時,要給張良三萬戶,張良說我是在留縣遇見主上的,我隻願受封留縣,於是張良成了留侯。

劉邦當皇帝後,張良大概隻幹了三件事:一是幫助呂後謀劃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二是隨劉邦出征出謀劃策;三是堅持讓劉邦立蕭何為相國。

從封侯到推薦立蕭何為相國,可以歸結到一點,張良知足從不爭權奪利。

說到荀彧就不得不說,不知道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王?曹操稱王一事是由董昭先提出來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七年。

當時,曹操平定了關中馬超等人的叛亂,對於曹氏政權來說,天下大致又處在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狀態之中。

但天下的穩定又是曹氏一種潛在的危機,那就是曹操和漢朝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在董昭看來,自古從來沒有人臣取得過曹操這樣的功績,而有了這樣的功績還處在臣子的位置上,人們不可能不懷疑他。

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稱王,這是為自己,也是為子孫後代考慮。

對於董昭,人們雖說他是一個佞臣,但他說的這件事卻不能說隻是一種諂媚。

這件事遭到了荀彧的反對。

現在大多解讀為荀彧是為了漢室,卻不免有點兒給荀彧臉上貼金。

『漢道陵遲』是從董卓開始,荀彧辭官回家保命,卻不見他有過任何反董卓的行動,這一點還不如他的弟弟荀諶。

荀彧離開袁紹,是覺得袁紹不能成事,成什麼事?袁紹不迎接漢獻帝,難道不是要自立為王嗎?事實是後來袁紹真的想過稱帝,隻是時機不到而已。

他投靠了曹操,難道不知道曹操也是要自立的嗎?他把曹操比作劉邦,把袁紹比作項羽,說和曹操『爭天下的,唯有袁紹』,難道爭天下爭的隻是一個誰排位在前的臣子嗎?還有,荀彧為漢朝的尚書令,他真的起草過一道體現漢獻帝意志的詔書嗎?假如什麼都不是,憑什麼就要說他要維護的是漢室?我倒覺得,漢室的存在,讓人有一種皇帝之下他和曹操是一文一武兩個並列的存在,或者說至少荀彧是這樣一種感覺。

一旦這種並列關系改變了,能不引起心裡不平衡嗎?否則,曹操如期稱王了,一個家族還好好的在曹家手下當官,無一人造反,又怎能說得過去?當然,這也隻是一種猜測,如果是,那就是叫做荀彧不知進退。

所以說,對比張良的知足無我和荀彧的不知進退,兩人的結局大相徑庭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