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為何劉邦隻祭拜信陵君一人?《網路歷史》

直覺認為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距離戰國年代應該是很遠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劉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而始皇帝嬴政則生在公元前259年,也就是說,劉邦隻比嬴政小4歲。

劉邦出生的那一年,最後一任周天子赧王姬延去世,他是妥妥的戰國時期生人。

劉邦的身世

大多數人隻知道劉邦亭長出身,兼職街溜子,想當然地認為比後來要飯出身的朱重八好不到哪去,實際上也是一種誤解。

劉邦屬於妥妥的官三代,祖父曾經是豐邑縣令,但是到了父親這一代就沒落了,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個社會盲流能當上亭長,恐怕也得虧了祖上的最後那點政治資本。

劉邦的老家豐邑,可以說是個非常尷尬的地方,在他祖父做豐邑縣令的時候,這地方還是魏國的,但到了劉邦這時候,豐邑已然歸楚國所有了。

戰國大佬們的博弈,老百姓最苦,身為基層公務員家庭出身的劉邦也難以幸免。

我們有理由懷疑,劉邦家族的沒落,和魏楚博弈有莫大的關系,畢竟劉老爺子做的是魏國的縣令。

所以劉邦雖名義上是楚國人,卻對魏國有著好感,這也是戰國四公子,他獨獨仰慕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原因之一。

劉邦與戰國四公子

戰國四公子分別是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就是那個《羋月傳》裡的那個『大眾初戀』》。

孟嘗君在劉邦出生前就去世了,平原君則死於公元前251年,劉邦當時才5歲,所以說這兩位對劉邦來說,很難起到什麼影響。

再說說信陵君和春申君,其實也在劉邦成年之前,這兩位分別在公元前243和前238年去世了。

但當時沒用網絡電視廣播,所以成年後的劉邦並不知道信陵君已經去世的消息,還興沖沖地想去大梁給信陵君當門客呢。

那位說了,此時豐邑已經是楚國的了,且豐邑一度還是春申君黃歇的直屬封地,劉邦既然想當公子門客,幹嘛舍近求遠,背著個『投敵』的嫌疑去魏國呢?

剛才說了,劉邦祖上是魏國的基層公務員,到了楚國占領後劉邦直接從小衙內變成了社會盲流,且豐邑多年在魏國治下,風土人文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入楚國,至少劉邦是沒有歸屬感的。

每個少年心裡都住著一個英雄,劉邦心裡的這個英雄便是『故國』的第一牛人:信陵君。

劉邦盡管投靠信陵君時發現老人家已經駕鶴西遊了,但卻並非毫無收獲,他結交到了信陵君曾經的門客,外黃縣令張耳,兩人成為好友,在張耳的口中,劉邦聽到了更生動準確的關於信陵君的一切,仰慕之情更甚,以至於影響了他後半生的行事作風。

信陵君其人

如果沒用信陵君,秦國統一天下恐怕就輪不到嬴政了。

信陵君魏無忌,可以說是戰國四公子中的No1了,其一生中最著名的兩件事便是竊符救趙和合五國之兵大敗秦軍了。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元氣大傷,被秦軍圍了都城邯鄲,於是向魏國、楚國求援,魏王派出十萬大軍,由將軍晉鄙率領救援,可到了趙魏邊境卻停下了腳步。

信陵君得知此事,竊取了魏國兵符《期間產生了『雞鳴狗盜』等典故》,假傳魏王命令,要晉鄙出兵救趙,晉鄙疑惑不前,被信陵君朱亥所殺,信陵君接管了魏軍,聯合楚軍解救了趙國。

後來的劉邦能突然闖進韓信軍帳拿走虎符,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就是跟信陵君學的。

信陵君在救下趙國後,知道自己竊取兵符屬於重罪,所以在趙國待了十年。

但是秦國再次出兵,屢屢攻打魏國,魏王便不計前嫌,又將他請回魏國,拜以上將軍,抵禦秦軍。

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國將軍蒙驁,並將秦軍趕入函谷關,威望達到了頂峰。

然而盛極必反,此後秦國利用反間計離間魏王與信陵君的關系,本來被奪了存在感的大胃王便開始疏遠了信陵君,至此,五國攻秦失敗,信陵君再無建樹,不久便鬱鬱而終了。

劉邦雖然是春申君的封地屬民,但相比信陵君,春申君黃歇卻是稍遜一籌,他也曾經參與了解救邯鄲之圍,還率領楚軍滅了魯國,但後來將懷了自己兒子的女人獻給楚王,讓兒子繼承王位,最後在楚考烈王死時被女人的哥哥李園刺殺於棘門。

本來就沒什麼歸屬感,又有這樣的污點,劉邦自然不可能去崇拜春申君,再看信陵君魏無忌,為了國家,他不顧安危,挺身而出,對待門客,他不拘一格,連雞鳴狗盜之徒都能包容,這在禮樂崩壞、沽名釣譽的戰國時代是難能可貴的。

信陵君的品格深深打動和影響了劉邦,以至於在他成就帝業之後,依舊會祭拜信陵君,因為在他眼裡,其他三位不過是一時人傑,信陵君才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