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末天下大亂到楚漢爭霸,六國貴族們重新活躍了起來。
可在劉邦建立西漢後,昔日的東方六國的舊貴族們似乎很快就低調了。
人們不禁在想為什麼這些貴族們不像之前反抗項羽還有更早之前聯起手來反抗大秦那樣去反抗劉邦和他建立的漢朝呢?
幹脆直截了當地去看,項羽和劉邦都對這些舊貴族們幹了些什麼?
昔日六國貴族們抓住時機起兵反抗秦朝的時候,他們中的任何一支力量都無力單獨推翻秦朝,隻能相互抱團。
自從巨鹿之戰以及楚懷王熊心死後,項羽不僅讓各路諸侯歸附於他,也使項羽成為楚國的實際領導者。
但各國歸附項羽並不是心甘情願,實在是項羽勢大。
當然也可以說他們都是些墻頭草,風往哪邊吹他們就往哪邊倒。
當項羽得勢時他們歸附項羽,當劉邦得勢時他們歸附劉邦。
而項羽在成為天下共主後對各國的分封非但沒有讓他們對項羽領情,反而激起他們與項羽的矛盾。
這是為何呢?
因為項羽名義上是給這些貴族們分封復國,實際上項羽為了確保自身的利益,變相地削弱了他們。
可以直接看看項羽是怎麼對他們分封的。
魏國在分封的時候拆分為西魏和殷國,還讓趙國的司馬卬成為殷王。
而趙國則拆分成了常山國和代國。
燕國在授封的同時也拆分出燕與遼東,並且在項羽的意思下讓韓廣成為遼東王,而韓廣的手下臧荼則成為燕王。
後來臧荼又消滅了韓廣合並了遼東。
再有就是韓國,由於項羽排斥韓王,不許他就國,並改立楚國將領鄭昌為韓王,而且還拆分出河南,並讓申陽成為河南王。
至於齊國,則被拆分為臨淄、濟北、膠東三地。
而這其中項羽的分封不公也引發了諸侯們的不滿。
劉邦
一個新的問題來了,劉邦在得了天下後,雖然也有分封,但也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打壓,為什麼他們不反抗呢?
這實在是六國貴族們沒有實力反抗了。
在楚漢爭霸這段歷史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劉邦與項羽的野心不大一樣,劉邦是本著像秦一樣統一天下去的。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同時也抓住時機滅掉了各國。
漢二年《前205年》劉邦率軍出關後的當年,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昂要麼投降要麼被滅。
隨後又滅魏破代、並在東進過程中消滅趙國與齊國。
到劉邦消滅項羽後,東方六國的貴族已經被消滅殆盡。
即使還有殘存的,也都無力興起大風大浪,並且隨著時光的推逝漸漸老去。
而劉邦在立國後的分封,其實是給自己兒子和有功勛卓著的能臣進行的分封,分封的同時又不失時機地尋找借口鏟除了異姓王《這其中有齊王韓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佈、韓王信等人,這些人中有的選擇反叛但卻皆被劉邦剿滅》。
不僅如此,劉邦還特別監視六國貴族們的後代,將六國的中的規模較大的宗族和名家等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中,使他們時時刻刻地受到劉邦的遏制,這也避免了劉邦重蹈項羽的覆轍。
這一點在《史記·劉敬書孫通列傳》便有提及:『‘夫諸侯初起時,非其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行。
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
北近胡寇,東有六國貴族,宗疆,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
臣原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
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
此疆本末之術也。
’上曰:‘善。
’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十餘萬口』
劉邦
另外,在治國上,劉邦又勵精圖治,豁免徭役安撫百姓使廣大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人心漸漸歸漢。
換句話說,即使六國貴族們想要反抗劉邦,也沒有實力了。
順便,楚漢爭霸時期的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六國了。
秦末出現的東方六國的貴族們大多與王室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他們大多都是各國的舊勛。
從秦末天下大亂開始,打著各種各樣旗號擁有各種各樣宣稱的人基本都登場了。
而此時的東方六國與戰國時期的六國相比,與其說是國,不如說是割據一方的軍閥。
到了這裡,也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隨著秦末以來六國貴族們的勢力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削弱,六國在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都站出來反秦是因為他們打出的旗號都是抱著復國的夢想。
隨著秦朝的覆滅和項羽的做大他們又順勢歸附項羽。
再後來的楚漢爭霸戰事重開,連年的征戰又讓各國本就不算雄厚的財力和人力見底,面對如日中天的劉邦,他們已經無力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