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戰場上從無敗績,為何最終死在了手下敗將手中?《網路歷史》

孟子曾說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用這段話來解讀楚漢爭霸,再也恰當不過。

所謂『得道』『失道』,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正義』與『非正義』,關鍵在於用人之道。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用人之道上,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敗得慘不忍睹。

先從內部團結,如何清除內鬼說起。

鴻門宴上,劉邦手下的叛徒是曹無傷,正是他的告密引發軒然大波——劉項矛盾陡然爆發,引出鴻門宴。

項羽的叛徒則是項伯,不僅私會張良、劉邦,暗結婚姻;宴席之上,還拔劍與項莊對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如此可怕的內鬼,項伯卻安然無恙。

曹無傷則立馬被殺掉。

截然相反的處理,使得劉邦陣營鐵板一塊,共同對敵。

項羽陣營則內鬼囂張,人心離散。

正由於內鬼囂張、人心離散的混亂狀態,為事業的前景蒙上巨大的陰影,根本看不到有什麼希望。

接著便引發一系列的棄暗投明:韓信離去了,在蕭何勸說下,被劉邦『登壇拜將』,特為重用。

鴻門宴時的『都尉』陳平離去了,又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羽與亞父范增,使得亞父范增被辭退,回鄉途中,背發窩心瘡而卒。

受勍刑、臉上刻字的猛將英佈也投奔了劉邦。

可以說,由於用人之道的失誤,往昔的西楚霸王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劉邦則來者不拒,成了『天下之所順』的最大收益者,以至最終『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惟其如此,劉邦在洛陽南宮的慶功會上總結取勝經驗——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振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吾擒也』。

顯然,劉邦之所以打敗項羽,關鍵在用人之道而形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戰而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