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張良竟要做神仙,看似荒唐,其實這是他的保身『妙』招。《網路歷史》

在漢朝的時候,漢高祖劉邦曾大肆誅戮功臣,眾臣子都期待明哲保身,但是卻都不及張良。

因為張良不僅滿腹韜略,更是在功成身退之後要做神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封建王朝最大的特點,就是君權的高度集中,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不能動權力的蛋糕,否則必然會遭到屠戮。

自秦漢至元明清的幾千年封建王朝中,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代表,他們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可以隨意斷人生死,可以左右王朝的發展,更能改變歷史的趨勢走向。

封建帝王最忌諱什麼?當然是功高震主。

一旦臣子的權力范圍延展觸及到了君主的利益,皇帝就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血腥的鎮壓,以此保證皇室的安全。

秦滅六國之後,隨著戰事的減少,武將的作用越來越低,驕兵悍將的魯莽行為又阻礙了秦國的發展,故此而言,秦始皇便開始整肅國內的風紀,一舉正法了不少曾經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

無獨有偶,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更是大肆誅殺功臣,即使是連徐達、藍玉般的將領,也未能逃過其屠刀。

如此一來,也導致大明朝無將可用的狀態,為靖難之役埋下了不小的禍根。

漢朝初年時,情況也大致如此,平民皇帝劉邦上位之後,其做法令文臣武將們十分心寒。

韓信作為漢朝第一將軍,曾立下過圍殺項羽的奇功,卻最終被殘忍殺害。

此後,彭越與英佈等異姓王紛紛被逼造反,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即使是丞相蕭何,也因為貪污的原因被下獄,差一點沒成為可憐的階下囚。

不過幸運的是,也正是因為蕭何自己故意暴露了貪污的罪行,最終才算是茍且留下一條性命。

否則,不僅自己人頭不保,恐怕整個家族都要受到牽連。

談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發出感嘆,認為蕭何果然是聰明無比,這才堪堪留下了一條性命。

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其實蕭何之所以會使出如此計策,正是因為背後有高人的指點,而這位高人就是張良。

張良字子房,是漢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開國功臣,更是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是韓國貴族出身,從小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故此青年時期表現得十分出眾。

在鴻門宴上,張良力勸劉邦要謙和,從而幫助其逃過一劫。

此後,憑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和謀略,他幫助漢高祖掃平了天下,建立大漢王朝,被封為『留侯』。

也正是因為如此,漢高祖才感嘆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及子房』。

張良曾看透了劉邦的性格,規勸蕭何要好自為之,最好能急流勇退,不要貪戀權貴。

可是蕭何哪裡放得下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所以才出此下策。

相比於蕭何,張良所立功績更大,甚至是所有文臣武將不可比肩的。

可是張良卻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在漢朝成立之後,便從此不問政事,請求漢高祖劉邦放自己回家養老,並且直接『躺平』,凸顯自己的『沒出息』。

可是對於張良的懇求,劉邦是不會同意的,他的警惕性極高,有意將張良留在身邊看管。

對於皇帝的做法,張良倒並不氣惱,而是向皇帝陳述了自己的『真實狀況』。

張良稱,自己已經年老多病,請求皇帝能夠法外開恩,賜自己良田美食安然養老。

這一段陳述,也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留侯列傳》中,算得上的有據可考。

張良還表示,自己已經算出命不久矣,請求皇帝能夠允許自己外出遊玩,伴隨赤松子道長周遊天下,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張良的做法很明顯,其實就是在向皇帝本人進行示弱,表明自己沒有反心,更沒有做皇帝的志向,隻是希望能夠安然了卻殘生,成為一個普通人。

除此之外,張良還在家中大擺道局,施行辟谷的修煉法術。

劉邦在張良家中安插了許多耳目,聽說其在家中實行辟谷術十分震驚,因為所謂的辟谷就是絕食。

為了能夠打消張良荒唐的想法,他特意派呂雉前往張府,親自勸張良吃一些東西,否則的話,肯定會小命不保。

張良起初是拒絕的,稱自己辟谷之後可以成為神仙,但是在呂雉的逼迫下,他隻能遵照命令吃一些凡間的食物。

也正是如此一場大戲,才讓劉邦真正地意識到,張良其實並沒有造反的心,而是一個一心修道之人。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無論是從智商還是情商而言,張良絕對都是當時的『聰明人』,或許,他是真的看透了世界,真正看懂了人心。

參考資料:《史記》 司馬遷著 中華書局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