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立西漢時,東方六國的舊貴族勢力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有點想法和具備一定勢力的,要麼被清洗除掉了,要麼歸順劉邦。
楚國貴族首先響應起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面對強大的秦王朝,原有東方六國的貴族勢力,隻好玩潛伏,暫時保持低調。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所有有點實力和想法的貴族遺老遺少,如雨後春筍,一股腦兒全部冒了出來,開始了復辟的征程。
膽大點的自立為王,膽小的攀龍附驥。
剩下的隻是那些陶醉在『祖上也曾經闊過』的滿足之中。
沒有了想法,也就沒有了對抗。
據《史記·陳涉世家》記載,秦末起義首先在楚國爆發,最為活躍的也是在楚國。
起義不久,陳勝就在占領的陳郡稱王,號為『張楚』。
史記沒有更詳細的記載陳勝的身份,隻說替人耕種,但能夠說出『茍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人,不太像一般人。
是否是貴族後裔不好說,起碼是代表了不甘寂寞的草莽英雄勢力。
陳勝派部將葛嬰進攻東城,遇到楚國後裔襄強,為求得正統,就立他為楚王。
等聽說陳勝已經自立為王,就把襄強給殺了。
葛嬰回來,就被陳勝殺掉。
另一位首義的發動者吳廣,盡管也是個屯長,但從他給陳勝出的主意,以及對秦朝政治信息掌握和對時局的判斷來看,在信息閉塞、傳播很慢的秦末,這樣的人物,絕不是簡單的基層百姓,一定也是有背景的。
他被陳勝封為假王,也就是代理王。
在攻打滎陽時,被將軍田臧假托陳勝的名義殺死。
田臧因為滎陽久攻不下就殺了吳廣,陳勝反而提升他為上將。
不久在敖倉與秦軍交戰時,田臧戰敗身亡。
陳勝自立為王六個月後,因為戰敗,被其車夫莊賈殺死。
將領秦嘉就立楚國貴族景駒為楚王。
鄱陽湖盜賊當陽君黥佈《英佈》得知陳勝已死,就率兵攻占了陳郡,恢復陳為楚都。
此時,楚國貴族項梁、項羽起兵,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
項梁就以秦嘉背叛陳勝的名義率軍攻打他,將秦嘉、景駒殺死,控制了他的軍隊。
秦朝還沒有消滅,自己人先幹上了。
項梁死後,項羽就把上將宋義給殺了,自己掌管了叔父項梁的軍隊,義帝熊心也隻得接受這個現實。
楚國這檔子事,基本就差不多了,該出頭的都出來了。
趙、燕、魏貴族起兵反秦
陳勝稱王後不久,就派武臣、張耳、陳馀率領三千人進攻趙地。
沿途不斷有人加入,不甘寂寞,也想分一杯羹的人都采取行動了,很快就發展到了數萬人。
攻下邯鄲,武臣就自立為趙王,命陳馀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
武臣派遣趙國上谷小吏韓廣進攻燕國。
一到燕國,燕國的貴族豪傑就勸他自立為燕王,韓廣也就勉強從了。
陳勝派遣將領周市向北進攻,到達魏地,想立魏國貴族寧陵君咎為王。
咎當時正在陳勝處,不能去魏。
陳勝就想立周市為魏王。
周市不肯接受,反復五次,最終以咎為魏王。
這樣,趙、燕、魏三國也都有了自己的國王,各種勢力也相繼起事,尋找各自的靠山,刷一下存在感。
齊國王族混戰
陳勝派遣周市向北進攻,到了狄縣。
狄縣人田儋殺死縣令,就自立為齊王。
田儋本是齊國王族,秦滅齊之後,田儋就同他的堂弟田榮、田橫遷徙到了狄縣,在當地很有威望,此時,趁機起事,參與反秦的戰爭。
後來,田儋與秦朝大將章邯在臨濟城下交戰,與周市一起被打敗戰死。
田榮初為齊王田儋的相國,田儋死後成為齊王,後來起兵反抗項羽,被殺死。
田橫就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與項羽對抗。
由於劉邦趁機進攻項羽都城彭城,項羽撤兵。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派遣酈食其遊說田廣、田橫。
因為韓信乘機進攻齊國,田橫大怒,就把酈食其烹殺。
田廣及將軍田既、田吸等都被韓信殺死,後來田橫自殺,韓信求劉邦封為假齊王。
劉邦不得已,很不情願的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分封諸侯王時,由於田廣的對抗,就沒有把他封為齊王。
就把田市封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田氏諸王同時還相互殘殺,最後被項羽、韓信分別消滅。
韓國貴族
其他各國都有了新國王,就剩下韓國一家。
張良看不下去了,就建議項梁立衡陽君韓成為韓王。
張良為韓申徒,帶領一千多人,攻打秦軍占據的韓地。
奪得了幾座城池,但沒有守住。
劉邦到達韓地,張良就投靠了劉邦。
在攻打陽城時遇到韓襄王庶孫信,這就是後來的韓王信,被封為將軍。
項梁死後,韓王成投奔楚懷王。
項羽分封諸侯王後,諸侯各自回國。
項羽以『韓王成無軍功』『張良投奔劉邦』為由,不讓韓王成歸國,帶到彭城,將其廢為侯,之後又將其殺死。
項羽分封的其他諸侯王
不僅原來六國都恢復了諸侯王,在消滅秦朝之後,項羽經過楚懷王同意,自立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
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佈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在這十八位諸侯王中,除了劉邦、韓信等一些草莽英雄及章邯等關中三秦王之外,基本都是原來東方六國的貴族勢力。
勢力較大的被封為王,實力較小的,就依附各諸侯混飯吃了。
總之,六國的貴族勢力,基本都登場露面了。
經過四年的秦末起義和隨後進行的四年楚漢戰爭,原來東方六國貴族,最終留下來的,都成為了漢朝劉邦所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其餘有想法、有點勢力的,都基本被消滅掉了。
當然了,這些貴族勢力,並非完全是劉邦集團所消滅,但最終受益的無疑是劉邦。
前202年,韓信等異姓諸侯王,共同推舉劉邦為皇帝,漢朝建立。
異姓諸侯王的崛起取代了六國貴族勢力
六國貴族是借秦末起義趁勢反彈,要麼自立為王,要麼依附大腿尋找存在感。
在推翻秦朝統治之後,形成了十八諸侯王割據的基本格局,各自占據了自己的地盤,擁有了勢力范圍。
項羽分封以後,各諸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項羽自以為勢力最大,對各諸侯發號施令。
但各諸侯並沒有把項羽作為天下的公主,很快就開始反叛。
首先是齊、趙的叛亂。
項羽前往征討,還沒有擺平齊國,劉邦就攻占了項羽的老巢彭城。
在劉邦得意忘形之時,項羽率領騎兵殺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劉邦拋下老婆孩子逃跑,楚漢戰爭徹底爆發。
在劉邦、項羽對抗的同時,各諸侯王趁機渾水摸魚,搶占地盤,相互攻伐。
經過這場混戰,劉邦不僅消滅了項羽,而且消滅了不歸附的諸侯勢力,基本上實現了統一。
期間,常山王張耳《後為趙王》、燕王臧荼《後更立盧綰》、衡山王吳芮《後改為長沙王》、九江王英佈《後為淮南王》等四位項羽所封的諸侯王歸附劉邦,其餘都戰死或被消滅。
劉邦為了換取各路重要將領的支持,又封了齊王韓信《後為楚王》、梁王彭越,韓王信、閩越王亡諸四人為王。
除了韓信出身平民之外,彭越更像一個隱士,韓王信是韓國貴族,亡諸是越王勾踐的後人。
這八位異姓諸侯王的崛起,基本上代表了原有六國貴族的主要勢力。
其他貴族勢力已經非常微弱,在漢朝建立之初,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像對抗項羽那樣來對抗劉邦。
再就是,在劉邦鏟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原有的六國貴族勢力,多是依附這些諸侯王起事,其影響力大多被這些異姓諸侯王所掩蓋,感覺似乎不是那麼強烈,存在感較低。
總而言之,六國貴族勢力多在秦末起義和楚漢戰爭中被消滅和分化瓦解,剩餘的勢力,在漢朝建立之後,多是依附異姓諸侯王叛亂。
因此,他們就不像對抗項羽那樣來對抗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