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為什麼最後會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呢?我相信大家都很會好奇為什麼劉邦和韓信會失去彼此的信任,最後釀成了一樁悲劇。
或許,這樣的悲劇早就在王朝建立時就已經註定了。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韓信究竟是怎樣落到被斬殺的結局。
韓信原本是項羽的部下,在項羽這裡中未得重用。
後轉投劉邦,也得不到重用。
韓信要離開劉邦時蕭何追了過來,說服了韓信。
就有了一句『蕭何追韓信』的千古美談。
後為了劉邦打敗了項羽。
後被解除了兵權,徙為楚王。
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
最後被呂後和蕭何合謀,把韓信召來,後誘殺於長樂宮鐘室,還被夷滅三族。
真是悲慘的結局啊!就有了一句名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的悲劇在於對自己的定位不準,韓信覺得自己是劉邦的好朋友和知己,但劉邦覺得韓信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將。
因此劉邦才會埋怨韓信手握重兵卻不來救自己,而此時的韓信在想當齊王,這就是兩人的思路不同之處。
當漢王劉邦被困在滎陽時心中想的是自己的大將韓信快來救駕,但韓信卻以合夥人的心態給劉邦去了封信,要求分得齊地做為報酬,這能不激怒自己的君主嗎?再加上對韓信的謠言一直不斷,劉邦先是把他的齊王變成了楚王,那是因為齊地被韓信經營多年所以才調換,以示君臣間無猜忌,可做了楚王的韓信還是沒能讓劉邦放心,又有傳聞他要造反,於是才有了雲夢澤的事件。
到了後來劉邦還是放過了韓信,封韓信為淮陰侯,實力確實弱了許多,但可以看得出劉邦此時也基本放心韓信了,可正在這時韓信自己犯傻要去造反,最後被蕭何、呂後殺死也是咎由自取了。
淮陰侯韓信的權利已經很小了,威脅不到劉邦的皇權,所以劉邦其實已經放過了韓信。
但韓信在見到樊噲後的感嘆,說明他對自己的地位與權勢很不滿,這也是他最後造反的原因吧。
周亞夫之後,隻能算削弱了分封制,還是沒有廢除分封。
後漢書:『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陳王》寵有強弩數千張,出軍都亭。
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餘萬人』韓信反又不反,歸順又不歸順,拜了他大將軍還討價還價,害死劉邦一個謀臣酈食其,最後還封個楚王,兵精糧足,這麼個心腹大患,怎麼可能容得下。
貶為淮陰侯之後還心有不甘,教唆陳欷謀反,妄圖調走劉邦,自己發動宮廷兵變,最後死於呂後手下,可嘆。
韓信應該在劉邦偽遊雲夢之時,就和鐘離昧起兵造反,這時造反還不算晚,可惜韓信此時腦子白吃了,居然殺了鐘離昧,向劉邦束手就擒,這就怪不了別人了,隻能怪自己愚頑,可能是韓信早年喪父,缺乏父愛,心裡面認劉邦為爹了,否則怎麼任何人的勸說都動不了他的造反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