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百將傳,西漢韓信。《網路歷史》

韓信是淮陰人,當初韓信是平民的時候,家裡很窮,加上他品行放蕩不羈,沒被推薦去做地方官吏,他又不能通過做生意來維持自己的店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裡吃閑飯,因此大多數人都很討厭他。

韓信曾經數次去下鄉縣南昌亭亭長的家裡吃閑飯,一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很厭惡他,於是每天早上很早就將早飯做好,在床上將早飯吃了,等到吃飯的時,韓信來了,亭長夫人並沒有為他準備飯菜,韓信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竟然離開亭長家再也沒有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幾位老婦人在河邊漂洗棉絮,其中一位老婦人見到韓信饑餓難耐,於是拿來飯食給韓信吃,漂洗棉絮幾十天,就一直給韓信拿飯吃,韓信十分高興,對那位老婦人說‘我一定會重重報答您的,老婦人生氣地說’大丈夫竟然連自己也不能養活,我是可憐你這個年輕人才給你飯吃的,難道是希望得到你的報答嗎!

淮陰的屠戶中,有一個年輕人羞辱韓信說;盡管你長得人高馬大,又喜歡隨身佩帶刀劍,但事實上你不過就是個膽小鬼,年輕人當眾羞辱韓信說‘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出劍來跟我比試一番,如果怕死的話,就從我胯下鉆過去,

韓信上下打量這個年輕人一番後,伏下身子,趴在地上,從年輕人的胯下鉆了過去,在場的人都譏笑韓信,認為他膽小如鼠。

後來項梁的軍隊渡過淮河的時候,韓信跟隨項梁,在項梁的部隊裡默默無聞,項梁戰敗之後,韓信歸屬項羽麾下,項羽讓韓信做個侍從。

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策,項羽始終不采納韓信的計策,漢王劉邦進入蜀地,韓信從楚軍逃走歸附漢王,依舊默默無聞,韓信在漢王部下做了個管糧倉的小官,由於觸犯軍法而被判處斬刑。

他的同夥十三人全部被斬殺,輪到韓信的時候,韓信抬頭仰望,正好看見滕公夏侯嬰,

韓信說’漢王難道就不想要統一天下嗎?

為何要斬殺壯士?

滕公聽了他的話,十分驚訝,又見他儀表堂堂,於是放了他並沒有處斬。

滕公與韓信交談,十分欣賞他,就將此事稟報給漢王,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但還是沒有發現韓信有什麼特殊的才能。

韓信多次與蕭何交談,蕭何對韓信的過人之處十分驚奇。

到達南鄭的時候,在半路上逃跑的各路將領共有幾十人。

韓信猜想蕭何等人已經多次向漢王舉薦自己,但是漢王始終沒有重用,於是也逃走了。

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向漢王匯報,急忙親自去追韓信。

有人稟報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走了。

漢王大怒,蕭何一走,漢王如同失去左右手。

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拜見漢王,漢王又生氣又高興,罵蕭何說’你逃走為什麼?

蕭何說‘臣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

漢王說’你追的逃走的人是誰?

蕭何回答說‘是韓信。

漢王又罵道’各將領逃亡的有幾十人,你一個也沒去追,卻唯獨追趕韓信,你在欺騙我吧?

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但像韓信這樣的人,全天下也難找第二個。

大王如果隻想在漢中稱王,那麼自然用不著韓信,但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沒有人能與您共商大事了。

這全在大王如何決策了。

漢王說’我當然也想向東擴張,怎麼能鬱鬱寡歡的待在這個地方呢?

蕭何說‘大王既然決意要向東發展,如能重用韓信,韓信自然就會留下來,如不能重用韓信,他最後還是要逃走。

漢王說’看在你的面子讓他做個將軍吧。

蕭何說‘就算是大王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

漢王說’那我任命他做大將軍。

蕭何說‘太好了。

於是漢王想召見韓信任命他為大將軍。

蕭何說’大王向來對人輕慢無禮,如今想要任命大將軍就如同呼喊小孩一樣,這正是韓信想要逃走的原因。

大王如果已經決定想要任命他為大將軍,一定要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齋戒,設置高壇所有禮儀都十分完備才可以。

漢王答應了。

眾將聽說要拜大將軍都很高興,人人認為自己要做大將軍了,等到漢王任命大將軍的時候,居然是韓信,全軍將領都很驚訝。

韓信接受大將軍任命儀式後,被請上座,漢王說‘蕭丞相數次推薦將軍,將軍有何良策教我呢?

韓信拜謝後,問漢王說’今向東進軍奪取天下,難道我們的敵人不是項王嗎?

漢王說‘’是的。

韓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等方面與項王相比,誰更勝一籌?

漢王沉默良久。

然後說’我比不上項王。

韓信起身再拜說‘我也認為大王比不上項王。

然而,我曾經服侍過項王,請準許我評價一下項王的為人吧,項王厲聲怒喝的時候,能夠讓千百個人嚇的像癱瘓了一樣。

然而他不能知人善用,隻不過匹夫之勇罷了。

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人生病,項王心疼的涕淚橫流,把自己的食物分給生病的人。

等到有人立下戰功,到加封進爵的時候,項王就將已經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反復把玩,直到印章連棱角都磨圓了也不舍得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之仁。

盡管項王稱霸天下,諸侯都臣服他,但他卻放棄了關中的有利地勢,而在彭城建立都城,而且項王還違背了與義帝的盟約,將自己的親信全部分封為王,諸侯十分憤怒。

諸侯看著項王將義帝遷到江南偏僻的地方,也都返回各自的封地,驅趕自己的國君,挑選好的地方自立為王。

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全都遭到摧殘毀滅,天下人多有怨言,不願歸附於他。

如今隻不過是因為形勢所迫,勉強服從而已。

盡管他現在是名義上的霸主,但是實際上他已經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說他現在很強,但很快就會變弱。

如今大王如果真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敢善戰的人,這樣一來還有什麼不能被誅滅?

將天下城邑分封給立下大功的臣子,還有什麼人不心服口服!您率領正義之師,順從將士們東歸的心願,還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被擊潰。

而且項羽所分封的三個諸侯王,他們原本都是秦朝的將領,率領秦朝的士兵征戰數年,被殺死及逃走的人多到無法計算,卻又欺騙他們的部下歸降諸侯。

到達新安後,項王使詐坑殺了已經投降於他的二十多萬秦軍,隻有章邯,司馬欣和董翳脫身。

秦地的父老兄弟對這三個人恨之入骨。

如今項羽依仗自己的威勢,強行冊封這三人為諸侯王,秦地的百姓沒有一個愛戴他們的。

大王您進入武關以後,不傷害百姓絲毫,廢除了秦朝嚴酷的律法政令,與秦地百姓越發三章,秦地的百姓都希望大王留在秦地稱王。

何況根據諸侯之間已經達成的盟約,大王理應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都清楚這件事,大王後來失去了應得的爵位而被封漢中,秦地百姓沒有不怨恨項王的。

如今大王率軍向東進軍,隻需要給天下人一道檄文,三秦之地就能立即平定,漢王聽了十分高興,自認為與韓信相見恨晚,於是漢王聽從韓信的謀略,部署各路將領準備攻打預定目標。

漢王率軍途徑陳倉向東進軍,一舉平定了三秦。

漢二年,漢軍出函谷關,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隨後韓王,殷王也前來向漢王投降,漢王又聯合齊王,趙王一同攻擊楚軍。

四月,到達彭城,漢軍大敗,潰散而歸,韓信收復潰散的人馬,在滎陽與漢王會合,重新在京縣,索鄉之間將楚軍打敗,因此楚軍始終沒有辦法向西進軍。

漢軍在彭城戰敗之後,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背叛漢王,向楚軍投降,齊,趙也背叛漢王,與楚國講和。

六月,魏王豹借口看望生病的老母,向漢王請假回鄉,魏王豹返回封國,就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的交通要道,反叛漢王。

並與楚軍定下盟約講和。

漢王派酈食其前去遊說魏王豹,沒能遊說成功,這年八月,漢王委任韓信為左丞相,韓信率兵前去攻打魏王豹。

魏王豹將主力部隊駐守在蒲板,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關,於是韓信增設疑兵,陳列戰船,假裝要過河,但實際上卻讓部隊暗中在夏陽附近用木制的盆甕漂浮過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隻注意了臨晉方向而忽略了夏陽,漢軍偷渡成功後,一路前進毫無阻擋,一直到東張,才見到魏軍營寨,曹參揮刀率軍向魏營殺去,魏軍倉促迎戰,大敗,漢軍乘勝追擊再取安邑,魏都,魏王豹驚慌失措,率軍迎擊韓信,韓信俘虜了魏王豹魏國滅。

韓信和張耳帶領數萬兵馬打算向東進軍向北攻打趙國和代國,韓信的軍隊打垮了代國的軍隊,在闕與活捉了夏說。

韓信攻占魏國,摧毀代國之後,韓信,張耳率軍向東進軍突破口攻打趙國。

趙王歇和成安君陳馀廣武君李左車,聽聞漢軍即將攻打趙國,就在井口聚集兵力,號稱二十萬大軍,守住井陘口。

當時軍政實權,在成安君陳馀手裡,李左車負責運送糧食,李左車對陳馀說『井陘的道路狹窄難行,糧食不易運輸,士兵們必然會忍饑挨餓,如今井陘這條小路,不能並排行走兩輛戰車,不能讓騎兵排成行列,行進的軍隊一定會綿延數百裡,漢軍運糧的隊伍必定會被遠遠拋在後邊,希望您能給我三萬大軍。

從小路去阻斷韓信的糧道,您就在趙地深溝高壘,守住陣地堅守不出,那時候他們就前進不能攻擊,後退不能回去,不到十天他們會全軍慘敗。

成安君陳馀是個信奉儒學學說的人,經常宣稱正義的軍隊不應該采用欺詐的詭計。

同時他認為韓信的軍隊號稱有數萬人,實際上不過才數千而已,數千士兵居然長途跋涉前來襲擊,一定會疲倦困乏不堪,像這種情形,再逃避而不進攻,未免被諸侯取笑,因此沒有采納廣武君李左車的建議。

韓信知陳馀沒有采納李左車的計策,十分高興,才敢帶兵進入狹窄的井陘道路。

在距離井陘要塞出口還有三十裡的時候,停下紮營過夜,半夜時韓信傳令出發,從士兵中選出二千名輕裝騎兵,每人帶著一面代表漢軍的紅旗,經由小道來到山上,隱蔽在山上觀察趙國軍隊的一舉一動,韓信告誡部下說『趙軍發現我軍後,我軍立即退回,對方必然空營追擊我軍,到時候你們快速沖進趙軍營裡,拔下趙國軍旗換上我軍軍旗。

韓信隨後派一萬人馬,背靠著一條叫水的河流,擺開戰鬥的陣勢,趙軍遠遠望見漢軍士兵,大笑不止。

第二天黎明,趙軍打開營壘攻擊漢軍,兩軍激戰很久,漢軍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營,趙軍果真傾巢出動,追擊漢軍進入河邊陣地以後,漢軍將士拼死奮戰,趙軍不能打敗他們,韓信事先派出的兩千人組成的騎兵團。

見到趙軍傾巢出動,便立即沖進趙軍空營中,將趙軍軍旗拔下換上漢軍軍旗,這時趙軍已經無法戰勝背水一戰的漢軍,想要退回自己的營壘 卻發現營壘上已經插滿漢軍紅旗,十分震驚,還以為趙軍的將領已經被漢軍俘獲,於是軍隊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士兵紛紛逃散,漢軍前後夾擊,徹底擊敗趙軍,韓信捉住陳馀殺了他,在岸邊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傳令軍中不要殺害廣武君,有能夠活捉廣武君的人,賞賜千金,有人捆綁著廣武君將他送到韓信軍營,韓信親自解開他的繩索,並邀請他面東而坐,自己則面向西與廣武君對坐,像對待老師那樣恭敬的對待廣武君。

諸位將領紛紛獻上敵軍首級俘虜,向韓信祝賀完畢後,詢問韓信說’兵法上說‘行軍佈陣應該右邊背靠山脈做屏障,要對著河流做依靠,今將軍卻讓我們背水叫陣,還說打敗趙軍舉行會餐,臣等不服。

然而真的取得了勝利,這是什麼戰術?

韓信回答說’這種戰術也在兵法上,隻是諸位沒有注意而已。

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死地而後後存嗎?

況且我並沒有平時接受我訓練的將士,這就是俗話說的趕著烏合之眾去作戰,在這樣的形勢下,隻有把士兵們先置之死地,使每個人都為保住自己性命而死戰,要是留有生路,他們就會全部逃走,如何還能依靠他們獲勝!眾將都信服地說‘將軍謀略非臣等能夠比得上的。

於是韓信問廣武君說’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怎麼才能取得成功?

廣武君推辭說’臣聽說‘戰敗的將領,沒有資格再說勇敢,失去國家的大夫,沒有資格參與謀劃國家大計。

如今我是一個用兵失敗,國家滅亡的俘虜,哪還有資格再商議國家大事!

韓信說’我聽說,百裡奚居住在虞國的時候,虞國滅亡,百裡奚在秦國時,秦國卻得以稱霸,並不是說‘百裡奚在虞國的時候愚蠢,而到了秦國之後就聰明了,而在於他的國君懂不懂知人善任,能不能采納他的意見。

如果成安君真的采納了您的計策,我韓信也早被趙國生擒了,因為成安君沒有采納您的計策,所以我才能在這裡侍奉您。

韓信堅持請教武安君說’我一定會認真聽取您的計謀,希望您不要再推辭。

武安君說‘臣聽說’有智慧的人千思百想,一定會有一次失誤,愚鈍的人如果能反復思考,也一定會有一次正確的。

俗話說‘狂人說的話,聖人也能夠選擇性的聽取。

臣隻是擔心臣的計謀不足以讓您采用,但臣一定會竭盡所能,忠心效力。

成安君原本擁有能夠百戰百勝的計謀。

一旦不用,軍隊就隻能在大敗,自己也死在汦水之上。

如今將軍您橫渡黃河,活捉了魏王,在闕與活捉夏說,一舉攻占井陘,隻用了不到一個早晨的時間就大敗二十萬趙軍,誅殺了成安君。

如今您的名聲已經傳遍四海,您的聲威已經震動天下,農夫們都因感到兵災即將來臨而紛紛放下農具,停止耕作,穿好衣服,吃好食物,等待您出兵的消息,像這些都是將軍的優勢。

然而百姓勞苦,士卒疲憊很難繼續作戰。

今將軍打算用這些疲憊之兵,駐紮在燕國堅固的城墻之下,想要進行作戰,恐怕很長時間難以攻克。

一旦軍隊實情暴露,軍隊威勢就會減弱,長此以往,軍糧消耗殆盡,而弱小的燕國始終不肯投降,齊國一定會拒守邊境,想辦法自強,如果燕,齊兩國始終不肯屈服,那麼,漢,楚雙方的勝負就很難判斷。

若是真要這樣的話,就是將軍的短處了。

臣的見識淺薄,為人愚鈍,但還是認為您的策略是錯的。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不以短處攻擊敵人的長處,而用自己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

韓信說‘那麼我該怎麼做呢?

廣武君回答說’如今為將軍考慮,不如按兵不動,讓士兵休養生息,穩定趙國的社會秩序,安撫趙國陣亡將士的遺孤,這樣一來,方圓百裡之內的百姓,一定會感激不盡,每天送來酒肉,犒勞將士,將軍可向北進軍,將軍隊駐守在前往燕國的要道上,然後派出說客,拿著書信前往燕國,在燕國國君前展現己方優勢,燕國一定不敢不歸附,燕國歸附後,再派說客往東遊說齊國,齊國必定會聞風降服,就算有聰明睿智的人,也無法替齊國謀劃了。

這樣的話,那麼天下大事都可以謀取了,用兵原本就有先以聲勢奪人,然後在采取實際行動策略,這就是我所說的情形。

韓信說‘好,於是聽從了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出使燕國。

燕國聽到消息後果然投降。

韓信又派使者前去報告漢王,並請求漢王立張耳為趙王,以便鎮壓安撫趙國,漢王答應了韓信的請求,封張耳為趙王。

楚軍將漢王圍困在滎陽,漢王從南面突圍而出,逃到宛縣,葉縣一帶,在哪裡得到了英佈,然後直奔成皋,楚軍又急忙圍困成皋,六月漢王從成皋逃出,東渡黃河,身邊隻有滕公跟隨,逃到張耳軍隊在修武的營地。

漢王到了以後,住進館舍中。

第二天清晨,他自稱是漢王的使者,騎馬進入趙軍營壘。

張耳,韓信兩人還沒起床,漢王就來到他們的臥室裡,搶奪了他們的印信和兵符,召集諸將,調整了他們的官職。

韓信,張耳起床後,才知道漢王來了,十分震驚。

漢王奪了兩人的軍權,命張耳在趙地堅守。

拜韓信為趙國的相國,收編趙國還沒有前往滎陽的軍隊,攻打齊國。

韓信率軍向東挺進,還沒有渡過平原渡口時,聽說漢王派酈食其為使者,已經將齊王說服,韓信想要停止進軍,范陽說客通勸韓信說‘將軍您是受漢王的詔令攻打齊國,而漢王現在隻是暗中派出一個使者遊說齊國投降,難道漢王下詔令停止將軍進攻了嗎?

將軍為何要停止進軍呢?

況且酈食其隻不過是一個讀書人,坐著車子憑借三寸之舌,就收復齊國七十餘城,將軍您帶領數萬大軍,一年多時間,才攻下趙國的五十餘城,身為將領這麼多年,功勞反倒比不過一個小小的儒士嗎?

韓信認為說的對,聽從了他的建議,率軍隊渡過黃河。

齊王聽從酈食其的勸降後,挽留酈食其把酒言歡,撤出防備漢軍兵力,韓信趁機襲擊齊王麾下軍隊,戰爭很快打到齊國都城臨淄。

齊王田廣認為自己被酈食其出賣了,於是將他烹殺,然後逃往高密城西。

這時,楚國也派將軍龍且率領號稱二十萬的大軍前來救援齊國。

齊王田廣與龍且兩支部隊匯合,一起對抗韓信。

還沒有交鋒。

有人勸說龍且道’漢軍遠離本國土地來到這裡,必定會拼死作戰,他們的鋒芒不可抵擋,齊,楚兩國的士兵是在本鄉本土作戰,士兵很容易潰敗逃散。

不如深挖溝壕,高築壁壘,堅守在城池中,不迎戰。

讓齊王派他的親信大臣,前去安撫已經被韓信攻陷的城邑。

如果這些城池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們的君主還活著,楚軍又趕來救援齊國,必定會聯合起來反叛漢軍。

漢軍身在兩千裡之外的異國他鄉,齊國城池的人有都反抗他們,那麼他們肯定得不到糧食,就能夠迫使他們不戰而降,

龍且說‘我向來很了解韓信的為人,他很容易對付,而且如今項王命我帶兵前來救援齊國,如果沒有經過戰鬥讓韓信投降,那我還有什麼功勞可說?

現在如果能戰勝他,齊國有一半土地能夠劃分給我,這樣的仗為什麼不打!

於是兩軍開戰,龍且與韓信隔著濰水佈陣,韓信下令連夜趕制出一萬多個口袋,口袋裡裝滿沙子,用這些口袋將濰水上遊堵住,帶領一半軍隊從上遊渡過河去,攻打龍且,假裝戰敗,向後撤退。

龍且果然大喜說‘我原本就知道韓信是個膽小的人。

龍且渡過濰水追擊韓信,韓信立即下令將堵塞濰水的沙袋移開,河水洶湧而至。

龍且的軍隊還有一半多沒有渡過濰水,韓信回軍猛烈反擊,殺死龍且。

濰水東岸還未渡河的龍且餘部,看見這種情況立即四散而逃,齊王田廣也逃走了,韓信一路追擊敗兵到城陽,將楚軍士兵全部俘虜。

漢四年,韓信終於平定齊國,韓信派人上書給漢王說’齊國是一個陰險狡詐,反復無常的國家,它南與楚國交界,如果不在齊國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齊王來鎮撫百姓,齊國的局勢一定無法穩定,為了鞏固當今局勢,希望您能允許我暫時代理齊國的王。

當時,楚軍正在滎陽圍困漢王,韓信使者到後,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大怒,罵道‘如今我在這被圍困,日夜盼你能來救我,你居然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了漢王的腳,接著對漢王耳語說’如今漢王處境十分危急,您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

不如借此機會封他為王,好生待他,讓他好好鎮守齊國。

否則的話,韓信很可能叛變。

漢王醒悟過來,又假裝罵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諸侯,那就做真正的王好了,為什麼要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漢王於是派張良前往齊國,冊封韓信為齊王,征調韓信的軍隊攻打楚軍。

楚軍已經失去了龍且,項王十分恐慌於是派盱眙人武涉前去遊說齊王韓信說‘天下人苦於秦朝的殘暴統治,所以大家才合力攻打秦,秦覆滅以後,項王按照功勞分割領土,大家各自為王,士兵們也得到充分的休息,今漢王又帶領軍隊向東挺進,侵犯,掠奪他人的封地,漢王在平定三秦以後,又率軍出函谷關,四處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合力向東攻打楚國,漢王的意圖十分明顯,不吞並整個天下,他是不會罷休的,漢王的貪心到了如此地步,實在是太過分了,況且漢王本來就不值得信任,他自身曾經多次落到項王手中,是項王的憐憫才讓他得以茍活,但項王一脫身,就立即背棄盟約,再次攻打項王。

他是個不可親近,不可信賴的人。

今您即使自認為和漢王有很深厚的交情,您替他全心全意地領兵作戰,最後還是會被他所擒,您之所以能夠保存性命到今天,就是因為項王還存在,現在劉,項二人爭奪天下,勝敗的關鍵,就取決於您了。

如果您傾向西邊,那麼漢王就會取勝,如果您傾向東邊,那麼項王就會取勝,如果項王今天被漢王消滅,那麼接下來要消滅的就是您了,您與項王原本就有故交,為何不反叛漢王與楚聯合,然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

現在您放棄了這個機會,一定會幫助漢王攻打楚王,一個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難道會這樣選擇嗎!

韓信辭謝說’我當初在侍奉項王的時候,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侍從,所居職位不過是個手持戰戟的侍衛,進言不被聽從,計策不被采納,所以我才背楚歸漢。

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璽,授予我數萬兵馬,脫下他自己的衣服給我披上,將他吃的食物讓給我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能夠得到如今這些東西,人家對我如此親近,信任,我背叛他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即使一直到我死也不會改變想法。

請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

武涉離開後,齊國人蒯通得知掌握天下大權的關鍵在於韓信,想獻上奇策打動他,便以看相人的身份遊說韓信道‘我曾經學過相術,韓信說’先生的相術怎麼樣呢?

蒯通回答說‘人的高低貴賤體現在骨格,人的憂愁喜悅體現在面色,人的成功失敗在於決斷,以此三項來給人看相,能夠萬無一失。

韓信說’好,那先生給我看看相如何?

蒯通回答說‘希望能夠讓您的侍從回避一下。

韓信說’左右人等都退下吧。

蒯通說;從您的面相看,爵位隻不過封侯,就算封侯也還是有危險,看您的背相,榮華富貴,取之不盡。

韓信說‘您這麼說什麼意思?

蒯通說’想當初,天下發兵起義的時候,英雄豪傑紛紛建立自己的名號,登高一呼,天下有識之士如雲霧般響應,如魚鱗一樣疊沓在一起,如火焰般四處迸飛,狂風驟起,正在當時這個時候,諸侯唯一擔心的是滅掉秦朝而已,今楚漢相爭,讓天下無辜百姓受到牽連,肝膽塗地,父子的屍骨遍佈在荒郊野外,數不勝數,楚國人在彭城起兵,轉戰四面八方,追逐敗兵,一直追到滎陽,乘勝席卷而至,聲勢震動天下。

後來楚軍被困在京,索之間,被漢軍阻擋在成皋西面的山嶽地帶不能繼續前進,到如今已經三年了。

漢王率幾十萬人馬在鞏縣,雒陽一帶攻打楚軍,憑借險要山河地勢,盡管一日數戰,但始終沒有尺寸之功,屢次遭受挫折失敗,險些無法自救,在滎陽戰敗後,又在成皋受傷,落荒而逃,逃到宛,葉縣之間,這就是所說的智慧和勇猛全部匱乏了。

士兵的銳氣長時間被困在險要的山河之中而被挫傷,倉庫的軍糧也即將消耗 殆盡,百姓疲憊不堪,心生怨恨,民心動蕩,沒有可以依靠的。

根據我的推測,這樣的局面若非天下聖賢是不能平息的。

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掌握在您的手裡。

您輔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得勝利,您輔助楚王,楚王就會取得勝利。

我願竭盡我所能,為您敬獻愚鈍的計策,隻是擔心您不肯采納,如果您真能聽從我的計策,不如讓楚漢,雙方都有利,能夠同時存在,您和劉,項三分天下,呈現鼎足之勢,這樣就沒有任何一方敢輕舉妄動了。

以您的賢明聖德,擁有如此多的兵馬,占據著強大的齊國,迫使燕,趙兩國屈從,出兵到劉,項兩軍後方空虛地帶,牽制住雙方,順應百姓的心願,向西發兵,前去制止劉,項兩軍紛爭,為將士和百姓請命,那麼,天下就會群起響應,沒有人敢不聽從。

然後,分割大國的土地,削弱強國的威勢,將這些土地分封給諸侯。

等到諸侯恢復王位以後,全天下就會感激您的恩德,服從齊國的命令,穩守齊國原有的疆土,擁有膠河,泗水流域,再用恩德來安撫諸侯,恭謹謙讓,這樣一來,天下的君王就會相繼到齊國前來朝見。

我聽說上天賦予的好處如果不接受的話,反倒會受到上天的懲罰,時機到了卻沒有采取行動的話,反倒要遭受禍患。

希望您能夠仔細思考這件事。

韓信說‘漢王待我非常好,他把自己車子讓給我坐,把自己的衣裳送給我穿,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我吃。

我聽人說,乘坐過他人的車子,就要幫助他分擔禍患,穿過人家的衣裳,就要給人家分擔憂愁,吃過人家的食物,就要效忠於人家的事業,我怎麼可以為了貪圖私利而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呢!

蒯通說’您自以為和漢王私交很好,想為漢王建立萬世之業,我個人認為你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當初常山王,成安君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曾與漢王結為生死之交,後來因為張廉、陳澤的事引發爭執,使得兩人之間心生仇恨。

常山王背叛了項王,捧著項嬰的人頭逃跑,向漢王投降。

漢王將軍隊借給他讓他向東出擊,在詆水南面殺死了成安君,成安君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被天下人恥笑。

他們兩個人的交情,可以稱得上是全天下最要好的。

但是到最後,還不是想將對方置於死地,為什麼呢?

禍患大多是因為人的貪得無厭,以及人心難測產生的。

如今您打算憑借自己的忠誠和信義去與漢王結交,交情一定不會比張耳、陳馀之間的交情更穩固,但是你們之間的事情大多比張廉、陳澤的事件更重要。

因此我覺得您認為漢王一定不會危害自己,也是錯誤的。

大夫文種、范蠡共同努力,讓瀕臨滅亡的越國得以留存,幫助句踐稱霸天下,句踐功成名就後,文種被迫自殺身亡,范蠡也逃亡在外。

野獸打完之後,獵犬就會被烹殺。

如果談論到交情友誼,那麼您和漢王的交情是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的;如果談到忠誠信義,您和漢王也比不上大夫文種、范蠡與越王勾踐了。

這兩類人,已經足以幫助您看清狀況了。

希望您能夠認真考慮。

何況我聽說,勇猛、智慧讓君主感到威脅的人,處境是很危險的;而功蓋天下的人通常都得不到賞賜。

請允許我說說您的功勛和謀略吧。

您橫渡黃河,俘虜了魏王,活捉了夏說,帶領軍隊攻占,誅殺成安君,占領趙國,憑借自己的聲威鎮服燕國,平定齊國,向南摧垮了楚國的二十萬軍隊,向東進軍殺死了楚國的大將軍龍且,向西面的漢王傳達捷報,這樣的功勞可以說天下無二。

同時,您謀略出眾,世間少有。

如今您擁有震懾君主的威勢,立下無法封賞的功勛,如果這個時候歸附楚國的話,楚國人一定不信任您;如果歸附漢的話,漢人一定會感到震驚和恐懼。

您帶著這樣的的功勛和聲威,能到哪裡去呢?

處於臣子的地位卻具有震懾君主的力量,名望高過天下人,我為您感到擔憂。

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認為自己的功勛如此卓著,漢王是不會奪取自己的齊國的,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好意。

漢五年,漢王追擊項羽到陽夏以南停下駐紮,和齊王韓信,建成候彭越約定時間會合後攻打楚軍。

漢王來到固陵,韓信,彭越沒有來會和。

楚軍進攻漢軍,大破漢軍。

漢王再次進入營壘,深挖塹壕固守不出。

漢王對張良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怎麼辦呢?

張良回答說‘楚軍就要失敗了,韓信,彭越還沒有得到封地,他們不來也是符合情理的。

君主能和他們共分天下,現在他們立刻就會前來。

假如不能這樣做,以後的事情就不清楚了。

君王能把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的土地都封給韓信,把從睢陽以北到到谷城的土地封給彭越,讓他們各為自己的封地去作戰。

那麼楚軍就很容易打敗了。

漢王采用張良的計謀,召喚齊王韓信,彭越前來救援,韓信,彭越率軍在垓下與漢王會師。

項羽被打敗後,高祖采用突襲的方法奪取了韓信的軍權。

漢五年,漢高祖劉邦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以下邳為都城。

韓信來到下邳,召見了曾經給他東西吃的那位漂洗棉絮的老婦人,賞賜千金。

接著輪到下鄉縣南昌李亭長,韓信隻賞賜一百錢,說:您,是一位小人,行善事不能有始有終。

又召見了曾經侮辱過他、讓他從胯下鉆過去的那個年輕人,任命他為巡捕盜賊的武官。

同時告訴身邊的將相說:『這是一位壯士。

當初他在羞辱我的時候,難道我就不能殺死他嗎?

因為我殺他沒有任何道理,所以我能夠忍受一時的侮辱才到了今天的地位。

漢六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高帝采用陳平的計策,借口天子外出前去巡視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澤,派使臣通知各諸侯到陳縣集合,高帝說‘我要巡遊雲夢澤,事實上是想要偷襲韓信。

韓信來到陳縣拜見高帝。

高帝命令武士將韓信捆綁起來,將他押往隨行的車上,韓信說’果然像人們所說‘’狡猾的兔子死了,優秀的獵狗就會遭到烹殺,在高空飛翔的鳥殺光了,優良的弓箭就收藏起來了,敵對的國家都破滅了,謀臣就被殺死了,今天下已經平定,我是該遭到烹殺了,高帝說‘有人向我告發你,說你圖謀造反,於是給韓信帶上刑具,押解到雒陽之後,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韓信為淮陰侯。

韓信因此心生怨恨,整日在家悶悶不樂,羞於與絳侯灌嬰等人處於相同的地位。

韓信曾經前去拜訪過樊噲將軍,樊噲對他跪拜送迎,在韓信面前稱自己為臣子,還說:『大王怎麼竟然會光臨寒舍;韓信出門之後笑著說:『沒想到我這輩子竟然會和樊噲這樣的人為伍了!

皇上時常從容不迫地與韓信一同探討將領能力水平的高下,認為他們各有長處,各有短處。

皇上問韓信:『以我這樣的才能能 夠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說:『陛下隻能統率十萬兵馬。

皇上說:『那你能統率多少呢?

韓信回答說:『我自然是多多益善。

皇上笑著說:’您多多益善,那為什麼還會被我俘虜了?

韓信說:『陛下雖然不擅長帶兵,卻擅長駕馭將領,這才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

何況陛下的權力是上天賜予的,是人力所達不到的。

陳稀出任鉅鹿郡守,向淮陰侯韓信辭行,韓信拉著陳郗的手,避開左右侍衛,與他一同在庭院裡散步,韓信仰望蒼天,感慨說‘您能聽聽我說心裡話嗎?我有些心裡話與您談談。

陳稀說’一切聽從將軍的吩咐,淮陰侯韓信說:『您所管轄的地區,是全天下精銳兵力所聚集的地方,而您又是陛下最寵信的臣子,假如有人上書告發您謀反,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如果再次有人告發,陛下就會心存疑慮,如果有人第三次告發,陛下一定會龍顏大怒,親自領兵馬前來討伐您。

到那時候我為您在京城內做內應,天下就唾手可得。

陳稀向來了解韓信的雄才大略,因此對韓信的話深信不疑,說道:『我一定會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

漢十年,陳郗真的起兵造反了。

皇上親自帶領兵馬前往,韓信借口生病沒有隨行。

韓信暗中派人到陳郗那裡通知他說:『你隻管起兵造反,我在這邊幫助你。

於是韓信和家臣商議,入夜後假傳詔書,赦免各個官府中正在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前去偷襲呂後和太子。

韓信部署完畢之後,隻等陳郗傳來消息。

韓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因此韓信將他囚禁起來。

想要殺死他。

於是,家臣的弟弟便上書告訴呂後韓信叛變的事情。

呂後想要召韓信進宮,又擔心他不肯輕易就范,於是和相國蕭何謀劃,令人假裝是從皇上那兒來的,告訴韓信說陳稀已經被捉獲處死列侯群臣都要前來祝賀。

蕭何欺騙韓信說:『就算是生病,也應該打起精神,進官祝賀。

於是韓信進官,呂後命令武士將韓信捆綁起來,在長樂官的鐘室裡將韓信殺死了。

臨刑前,韓信說:『我真後悔沒有采用蒯通的計謀,最後竟然被女子小人欺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呂後誅殺了韓信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