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既然罷黜百家,為何不學秦朝實行焚書,反倒保留百家典籍?《網路歷史》

在中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歷史中,思想繁榮的現象往往出現在亂世時期,而一旦天下一統,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會選取不同的做法。

毫不誇張地講,正是因為漢武帝的這一文化政策,才最終確立了儒家思想在華夏文化中所占的絕對比例,對中國人思想的確立及人格的培養,起到了奠基作用。

而從董仲舒所編撰的《春秋繁露》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他對儒家思想的改造,已經十分迎合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要求。

如著名的『君讓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經由董仲舒改造儒學後的產物。

因此,孔孟兩位先賢,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鍋。

因為畢竟先秦儒家一向講求『君則敬,臣則忠;君失敬於臣,臣背忠於君』。

由此可見,最起碼在孔孟那一年代,君臣在等級尊卑上雖然十分嚴明,但卻也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不提倡愚忠。

但等到了董仲舒這裡,卻將整個儒學的政治觀念,往下拉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從客觀的層面來講,和文化領域基本沒有太大的關系,更多的則是偏向於漢武帝的政治考量,以及董仲舒個人所面臨的難題。

首先從政治角度來看,我們要弄清楚漢武帝這一做法的真實原因。

據史料記載,在武帝掌權前,他長期受到了皇祖母竇太後的壓制,而在竇太後的觀念裡,治國之道的關鍵在於黃老思想,不然漢朝在前期也不會出現著名的文景之治。

然而,漢武帝本人是個具有遠大抱負的君主,他不願意一直受到皇祖母的牽制。

因此,為了鞏固政權,削弱竇太後的控制,漢武帝必須從文化層面入手,從而減少竇太後等後宮勢力的影響。

而在當時,唯一一個能夠同黃老思想持平,同時又符合中央集權理念的學說,也隻有經過董仲舒改良後的儒學。

說到這裡,還要解釋一下為何漢武帝不去選擇法家思想。

與董仲舒的儒學相比,法家主要講求的是國富民強,在思想層面采取的態度極為強硬,因此很難令人接受,比如強制焚書。

但董仲舒的儒學則不同,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將你由內而外的洗禮一番,從而達到一種自願且順從的境界。

這樣一來,既不會激起民怨,又可以加強專制,何樂而不為呢?

再一個原因,就和董仲舒本人有關了。

還是那句話,從先秦儒學發展至今,按照歷史的脈絡來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學、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學,直到以朱熹為代表的儒學。

而在這三個階段中,自從董仲舒對儒學進行了一番大的改造後,儒學從此便在服務於封建統治的道路上,一騎絕塵而去了。

然而,盡管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受到了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青睞,但在當時,卻引起了儒學門派內部不小的矛盾。

通俗點兒來說,當時以孔孟思想為標準的儒士,看董仲舒就跟看一個欺師滅祖的二百五一樣,對他改造後的儒學理論根本不予承認。

但奈何董仲舒背後有皇室的支持,他們就算再怎麼反對,也無法阻止改造後的儒學逐漸普及的歷史進程。

但是,董仲舒的這一做法的確在當時引起了學術界的軒然大波,他本人自然也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所以,對於董仲舒而言,只要自己的目的達到即可,如果真的將其餘學說趕盡殺絕,恐怕不僅皇帝要背負千古罵名,他本人也無顏再去九泉之下面對古聖先賢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