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強行吞並六國,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並由此開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秦制』。
然而大秦的基業卻是短命的,二世便亡,諷刺的是,秦朝是唯一一個不要帝王謚號的朝代,按照始皇帝的夢想,要二世、三世這麼傳下去,乃至千秋萬代,結果卻隻傳了兩代。
秦滅之後,又經歷楚漢相爭,最終天下重歸一統,那便是長盛久興的大漢皇朝了。
大漢的開國帝王劉邦,其實算起來與始皇帝還屬於同一個時代的人,後者隻比前者大了三歲。
隻不過,劉邦起步很晚,始皇帝死了之後,天下大亂,他才真正開始自己的事業。
又經過幾年的打拼,才最終擊敗項羽,像當年始皇帝一樣平定天下,建立了繼秦之後的另一個中央集權王朝。
漢繼秦統,這是後世的共識。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短命的秦帝國一直被後世罵『暴政』,幾乎完全照搬秦制的漢帝國,卻有很好的名聲。
此外,即便是大漢建立之初,政權還不怎麼穩定的時候,也沒有像秦末那樣各地起義,更沒有地方上的諸侯國們聯合起來討伐中央政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人們早就已經厭倦了戰爭。
秦統一之前,中國的那段歷史叫做『戰國』,一個『戰』字,就道出了這個時代的最大特點,那就是戰爭多。
事實上,戰國時代的戰爭不僅多,而且還很殘酷,動輒死傷數萬乃至數十萬人,比如長平一戰,光是趙國就死亡四十餘萬,幾乎掏空了國內的所有青壯年男性。
戰國持續兩百多年,連年的爭戰,再加上秦末的各地起義以及稍後的楚漢相爭,早就鬧得民不聊生,百姓們都已然厭倦這種戰亂的年代,非常向往和平。
等到大漢建立後,大家看到了和平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但凡日子還能過得下去,百姓自然就會安於現狀,地方上的諸侯國想造反,當然也會不得民心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秦末時六國的殘餘勢力仍有影響,復國熱情大,而漢初就沒有這種情況。
始皇帝雖然依靠武力滅掉了六國,可是這些國家都有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國祚。
數百年的耕耘,並非一夕之間就可以消滅,六國雖滅,殘餘勢力卻仍然存在,並且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所以隻需陳勝吳廣開個頭,各地立馬就開始響應,其中的大多數,就是六國的後人,或者打著復興六國旗號的人。
不過這種情況在漢初就比較少見了,經過楚漢相爭之後,原六國的宗室幾乎都失去影響力,新建立的諸侯國,即便與原來的諸侯國同名,王室也早就換成別姓了。
這些新建的諸侯國,國祚很短,而且承漢恩而封,別說沒有意願造反,就算想造反,也必然缺乏擁躉。
第三個原因,則要歸功於劉邦的遠見。
事實上,大漢統一之後,並非沒有地方上的諸侯國造反,反而還有很多。
不過稍微熟知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些諸侯國的『反』,絕大多數都是被劉邦逼迫的。
像燕王臧荼,如果不是劉邦大殺投誠的項羽舊部,又怎麼會起謀反之心?
至於彭越、韓信、英佈諸王,也都是被劉邦帶著政治目的主動設計鏟除的。
漢初的一大票異姓諸侯王中,除了長沙王之外,其他無一幸免,皆被除國滅宗。
消滅他們之後,劉邦就把自家子弟分封到那裡,如此一來,等到劉邦過世之時,各地的諸侯王除長沙王之外,就都已經是劉漢宗室子弟了。
不僅如此,這些諸侯王要麼是劉邦的親兄弟或其後人,要麼就是劉邦自己的後代,彼此之間親緣關系甚近,與大漢皇帝也是如此。
這就有點類似於周初的狀況,而且由於秦被完全消滅,還沒有周初『三監之亂』的風險。
所以說,漢統一後的穩定,不但有時代原因,也與劉邦個人的政策處理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百姓厭倦戰亂,六國後人影響力不再的情況下,只要劉邦略施仁政,就可以避免秦末各地起義的情況。
再加上他有意地將異姓諸侯王一個個消滅掉,並以劉氏子弟取代,就更可以保證諸侯國們再無反心了。
不過這也隻是暫時的穩定,而且還給後世埋下了一大隱患。
漢景帝時期,還是有很多諸侯國抱團叛亂了,一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後,諸侯國越變越小,實力越來越弱,整個社會完成了由郡國制到郡縣制的徹底轉變,這才真正解決了諸侯國反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