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說到,從劉邦起兵開始,僅僅七年時間,就從一個佈衣老百姓當上了皇帝,這速度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之間也是絕無僅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組建自己的團隊,畢竟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
而劉邦恰恰是組建團隊的佼佼者,手底下擁有眾多文臣武將,在劉邦團隊中扮演者自己的角色,為劉邦打天下費盡心力。
而在這眾多的文臣武將中,又以這三位的作用和功勞最大,這三個人就是張良、蕭何、韓信,也就是著名的『漢初三傑』。
那麼這三個人都是什麼人呢?又有什麼經歷呢?接下來就為讀者詳細介紹。
當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後,當時洛陽還是都城,還沒有遷都長安,在一次酒宴上,劉邦就對大臣們說,你們覺得我能夠打敗項羽的原因是什麼?有一個大臣說:『陛下為人傲慢,沒有項羽那麼仁厚,但是你的優點是你把打下來的地都封給有功之臣,而項羽從來不封,因此大家覺得跟著你幹有前途』。
劉邦聽後就打斷了這個大臣的話,說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話:『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從這段話也可以看出,在劉邦的心目中,自己能夠奪取天下,這三個人對自己的幫助是最大的。
當劉邦說完之後,大臣們紛紛表示贊成,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劉邦第一個提到的就是張良。
在劉邦的心目中,張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我們都知道劉邦的脾氣很不好,非常喜歡罵人,而且通常都直接叫人家的名字。
在古代,直接稱呼別人的名字是非常不尊重的,叫字表示對一個人的尊重,唯獨張良,劉邦在叫他的時候都親切的稱呼為子房,因此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張良是韓國貴族,家世顯赫,他的祖父做過韓國三代的相國,父親做過韓國兩代相國,因此張良是地地道道的官N代,還是地地道道的富N代,歷史上也專門對這個進行了一個總結,那就是『五世相韓』,意思就是張良的祖父和父親輔佐了五代韓國國君。
不過張良也是非常不幸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張良還比較小,後來韓國滅亡,張良也長大了,就把家中資產變賣,準備尋找一個刺客刺殺秦始皇。
雖然刺殺秦始皇的難度最難,但是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巨大的金錢面前,總有不怕死的前來報名,即使前面已經有荊軻刺秦這個失敗的案例,但是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
後來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謀劃刺殺秦始皇。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遊的時候,張良就在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埋伏。
但是想要刺殺秦始皇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前面有荊軻和高漸離的兩次刺殺,秦始皇的戒備之心也是非常的重,因此在外出巡遊的時候,秦始皇坐的車,安排人打造了好幾輛一模一樣的,以用來混淆視聽,迷惑對手。
看來秦始皇也是被刺客給刺怕了,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個時候秦始皇的防范之心是非常重的。
張良看到這個情況,我的天,這麼多一模一樣的,秦始皇到底坐在哪個裡面?張良就讓那個大力士對著一個扔了個大鐵錘,把車子給砸壞了,但是卻不是秦始皇坐的。
結果而想而知,秦始皇立馬派人搜捕,張良和大力士也就逃了,逃到江蘇下邳之後,張良就隱居起來了。
秦始皇當然非常生氣,命人全國大搜捕,但是沒有抓到。
就這樣,張良從一個熱血青年就變成了一個全國通緝犯,雖然全國人民不知道他是通緝犯。
就在下邳隱居期間,發生了 一件事,改變了張良一生的命運,至於是真是假,讀者可自行判斷。
有一天,張良在路上走,過一個橋,碰到一個老先生,這個老先生非常奇怪,走在橋上,脫下自己的鞋就扔到橋下面去了,張良也感到十分奇怪。
老先生看見張良走過來,就指著張良說,你去下橋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作為一個熱血青年,一下就火了,就想上去扁他。
但是理智告訴張良,不要沖動,沖動是魔鬼,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另外一個,萬一你剛要上去扁他,老先生往地上一趟碰瓷怎麼辦,那可不虧大了。
張良隻好忍氣吞聲,下去把鞋撿了上來,這老頭還不依不饒,得寸進尺,對著張良說,你給我穿上。
這個時候又想扁這個老頭的想法又湧上心頭,但是本著碰瓷的老大爺惹不起,張良又忍氣吞聲跪下來給老頭把鞋穿上了。
就這個老頭也沒對張良說一聲謝謝,微微一笑,就走了。
張良也是蒙圈了,我怕不是遇到了個傻子吧!這是哪個醫院跑出來的精神病患者,下次把門關好,別放他出來。
張良看著老頭走了,走了一裡多地,老頭又回來了,對著張良說:『孺子可教』。
五天以後,天亮的時候,你就在這橋上等著我。
張良就跪下來答應了。
五天之後,天剛剛亮,張良往過趕了。
沒想到老先生已經先到了,對著張良就是一頓臭罵:『你和一個長輩相約,你怎麼還遲到了』。
說完就氣哄哄的走了,五天以後接著來。
五天之後,天還沒亮,張良匆匆忙忙的趕往橋上,但是老頭又到了,又臭罵一頓張良,又說一句五天之後再來。
張良都嚇得不敢睡覺了,五天之後,剛過半夜,張良就到橋那邊去了,張良剛到,過了一會老先生就到了,這次老先生沒有發脾氣。
對著張良說:『小夥子,我看你骨骼驚奇,必是奇才,將來維護宇宙正義與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我這有本武功秘籍,原價13塊8,算你10塊錢一本。
你看完這本書,就能夠成為帝王之師。
十年以後,你能夠發達,十三年以後在薊北咱們還能再相見,古城山下有一個黃石,那個黃石就是我』。
說完老先生就走了。
這大半夜烏漆墨黑的,張良也看不見是什麼書。
等到天亮之後,書上四個大字映在張良眼中——《太公兵法》。
接下來,張良窮十年之功,仔細研習這本《太公兵法》。
十年之後,陳勝吳廣起義。
張良也召集了一百多個人準備起兵反秦,在路上,張良就遇到了劉邦。
張良給劉邦講解《太公兵法》,劉邦雖然小學還沒畢業,但是悟性倒是不錯,張良一開口,劉邦就能聽懂,相反其他人,張良說了半天就跟對牛彈琴一樣。
就這樣張良就跟著劉邦混了。
這何嘗不是一個知音的故事啊!古有俞伯牙和鐘子期: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而此時的劉邦和張良也是如此,這才讓張良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
不過張良和劉邦也不是一直在一起,有個二次離別。
第一次是項梁立了楚懷王熊心為楚國國君的時候,張良就建議項梁也立一個韓國的國君,項梁答應了,張良就找到了一個韓國的後裔,立為韓王,也就是韓王成。
項梁還給了張良一千多士兵讓在韓國土地上折騰。
劉邦西入秦關之前,還幫著韓王成打了十幾座城池,韓王成也總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
劉邦為韓王成打了十幾座城池,就建議韓王先把張良借給自己,韓王成答應了,這樣張良就從韓王成的陣營回到了劉邦的陣營之中。
第二次別離是項羽大分封的時候,封了18路諸侯王,同樣也有韓王成,畢竟韓王成是自己的叔父項梁立的。
但是張良在鴻門宴上的表現極其出色,連項羽都看上他了,又氣他為劉邦出了這麼多主意。
分封之後,就把韓王成扣在了自己的軍營之中,回到彭城之後,就把韓王成給殺了。
項羽殺了韓王成之後,張良也是很絕望,本來自己是韓國貴族的後裔,有著深深的愛國情懷。
但是現在呢?項羽把自己的國君都給殺了,張良就報效無門了。
隻能從項羽那裡逃走投靠劉邦了。
從這之後,張良就一直跟著劉邦了。
至於張良為劉邦出的眾多主意,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也有提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之前的文章。
第二個人是蕭何。
蕭何跟劉邦的關系非常好,首先這兩個人是老鄉。
其次當年在沛縣的時候,蕭何很早就做官了,管人事的,而且劉邦經常不遵紀守法,都是蕭何救了他,劉邦後來做了泗水亭長,二人又成了同事關系,劉邦不管是在當官前還是當官後,蕭何都對劉邦非常的照顧,因此劉邦對於蕭何還是非常感激的。
再者,從起兵反秦開始,蕭何就一直跟著劉邦,也就是劉邦的老戰友。
蕭何本來官當的好好的,秦朝政府每年來考評,蕭何都是NO.1,考察管還想把蕭何提拔到中央,但是被蕭何拒絕了。
後來因為劉邦放了犯人,觸犯了秦帝國的法律,劉邦自己本人也逃了。
等到農民起義的時候,沛縣縣令非常害怕,因為從全國的情況來看,起義軍都把自己的父母官給殺了,沛縣縣令也非常的害怕。
這個時候就面臨一個抉擇,是等著被起義軍殺掉還是也反秦呢?縣令就找蕭何和曹參商量。
但是二人都不同意,說你在當縣令的時候殺了很多人,結了很多梁子,你要是起兵反秦,沒有人願意跟你,你要籠絡人心,就把逃出去的人給招回來。
縣令沒有辦法就叫樊噲去把劉邦給叫回來,劉邦心裡樂開了花,這個時候的劉邦還在芒碭山過著逃亡的生活。
這個時候縣令想想不對頭了,要是劉邦回來了,手底下還有幾百號人,就沒自己的話語權了,於是就想殺了蕭何曹參,關閉城門,阻撓劉邦回來。
不想被蕭何和曹參知道,這二人就連夜翻墻逃了,和劉邦會合。
劉邦給縣裡寫了封信,縣裡的老百姓就把縣令給殺了。
蕭何是帶著自己全族的人都加入了劉邦。
蕭何在劉邦起義到登上皇位的過程中,也為劉邦做了很多事。
第一,讓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成為沛公;第二,當劉邦進入咸陽之後,手底下的人都在咸陽城搶金銀財寶,蕭何卻拿的是戶口、地圖、圖書、賬簿。
這些東西對劉邦的作用極大。
在當時,地圖這種東西隻有國家才有,是國家最高機密之一,另外掌握了戶口,就知道各個地方的人口情況,就可以開始收稅了。
不管是古代打仗還是現代打仗,除了軍事力量之外,打的就是錢,你沒錢那還打什麼仗。
這樣劉邦打仗就有了物質基礎,有錢才能打仗。
第三,蕭何大力推薦了韓信,之前我們也講過,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四,蕭何穩固了劉邦的大後方。
劉邦在前線一直和項羽打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是蕭何一直為劉邦補充兵員,一直提供糧餉。
他的大本營關中、漢中和巴蜀都非常的穩固,因此劉邦才可以在前線上不用擔心自己的後院起火,這完全是蕭何的功勞。
再看看項羽,後方的糧道一直被彭越騷擾,還親自帶兵救了好幾回,這可把項羽折騰的夠嗆,項羽始終不能全身心的把精力全部放在前線上。
第三個就是韓信。
韓信自然不用說了,功勞也非常大,平定了西魏國、代國、趙國、齊國。
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做了詳細的介紹。
可以說,這三個人對於劉邦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在大殿上對這三個人的誇獎是一點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