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上一篇寫的是根據《三國志》方技傳中的周宣生平來揣測曹丕下令賜死甄貴嬪後的遺憾之意。
今天我將結合《三國志》和《後漢書》中張魯的相關部分來從割據的角度學習他的生平,張魯是漢末重要的割據勢力之一,除了他繼承發揚五鬥米教的事跡,還在漢末歷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雖然現代學者對其褒貶不一,但小編依舊不做評價,僅僅引用一些資料為各位看官盡量呈現一個真實的張魯。
毛主席曾經對張魯的割據勢力有如下評價:漢中有個張魯,他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
他搞了三十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
《摘自新華網文章:揭秘毛澤東為何勁推《張魯傳》》
一:疑為張良的後人
小編在以前的文章中寫過張翼和張范的故事,這兩位在史書中都有記載是張良的後代。
張翼是漢國中期重要的軍事將領而張范是曹操集團重要的王佐之才。
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在現代的知名度比上述二位要強很多,而他就是沛國人張魯。
張魯字公祺,是沛國豐人,張魯的祖父叫張陵,客居到了蜀地,所以他這一枝兒就在蜀地安定了下來,這位張陵自己倡導一種教派蠱惑百姓,老百姓如果入道必須要叫出五鬥米作為入道費,所以張陵的團夥被稱為米賊。
張陵去世了以後,張魯的父親張衡接替了這個宗教團夥,張衡去世了以後張魯代而行之。
在《三國志》和《後漢書》中其實並未提及張魯和張良的關系,但是現在有的學者結合各方面資料得出了一份關系《並無正史支持》。
張良字子房,被封為留侯,謚號為文成。
張良生子張不疑,張不疑生張高,張高生張通,張通生張無妄,張無妄生張裡仁,張裡仁生張覺,張覺生張起,張起生張大順,張大順生張陵,張陵生張衡,張衡生張魯。
無論如何,這些疑問也許會被後人所揭曉,也許會永遠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拋開這個問題,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初具規模,發揚道義
根據劉焉傳和《後漢書》記載,張魯的母親年輕貌美,還迷信鬼術,甚至經常出入劉焉的家門,因此劉焉對張魯多有照顧並封其為督義司馬,在任上的工作是和別部司馬張脩率兵攻打漢中太守蘇固,但是張魯卻突然將自己的『隊友』幹掉,甚至收攬了那一支部隊開始自立了。
恰好當時劉焉病逝,劉璋繼位,因為張魯叛變,所以將劉焉的小情人,也就是張魯的母親及其他部分親人殺害。
張魯自此沒有了後顧之憂,於是就在漢中建立割據勢力,憑借所謂的鬼道教導民眾,自稱師君。
所有前去找張魯求道的人,一開始都稱為鬼卒,完全被洗禮後稱之為祭酒。
到了祭酒這個位置就可以領導一些部眾,當數量龐大到一定程度後頭子就稱為治頭大祭酒。
在這個道中,經常教導民眾為人誠信不能欺詐,得病的人要自省己過,這一條和黃巾賊要求相似。
另外五鬥米教會寬恕犯罪的人三次,如果還未改正才會增加懲罰,如果是小過錯,就懲罰修路百步。
還要求春夏兩季不能屠殺和酗酒。
張魯甚至還創建義舍,將免費給路人提供食物,並宣稱取得過多會得罪鬼神致病。
根據《典略》記載,當時東方有張角的太平道,漢中有五鬥米教。
三:割據一方,理性投降
東漢末年,朝廷對張魯割據的漢中鞭長莫及,於是就封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但是張魯隻是按要求進貢而已,並不實際聽從皇帝。
不久後,古時的老把戲再次上演,有一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中發現了一塊玉印,當時張魯手下都認為這是天降祥瑞,想要勸張魯自立為漢寧王。
當時張魯的功曹巴西人閻圃引經據典一通勸諫張魯不要稱王,因為張魯已經在自己的割據勢力內一呼百應,而且勢力內部很富足,不應該有僭越的想法,不能為了稱王而引來大禍。
張魯無奈之下就聽從了這個建議。
不久後韓遂和馬超叛亂,很多關西飽受戰火摧殘的百姓從子午谷來到漢中投奔張魯,有數萬家。
建安二十年,曹操從散關出武都前往征討張魯地區,一直攻打到了陽平關,來到了張魯的地盤。
張魯很清晰的看到了敵我雙方的差距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就有獻降的意圖。
但是張魯的弟弟張衛並不肯投降,於是瞞著張魯率領一萬多人死守陽平關,可惜還是被曹操攻破,打開了入蜀的大門。
張魯聽說陽平關被攻陷了,才知道壞了大事,想要更加隆重的叩頭歸降,這時閻圃又建議如今打了敗仗被迫投降,肯定得不到曹操的任用,應該先前去和樸胡人一起抵抗,然後再獻禮稱臣,這樣曹操就會重視了。
張魯聽從了他的建議,然後率領軍隊前去巴中地區。
臨行前,左右都認為張魯應該燒掉所有拿不走的金銀財寶。
但是張魯認定,我已經有歸降朝廷的意思,但應該通過將財寶留下這種方式側面告訴曹操,今天我們離開不過是暫避鋒芒,沒有其他意圖。
寶庫的寶物應該歸國家所有。
於是張魯將寶物保存好了以後才離去。
曹操到達南鄭地區之後對張魯的表現大加贊許,又聽聞張魯早有歸順之意,還特意派人找到張魯前去慰問。
不久後張魯帶著所有的家眷拜見曹操,曹操封張魯為鎮南將軍,以客禮相待,封張魯為閬中侯,食邑一萬戶《爆表的封賞》,而且張魯的五個兒子和閻圃等人都被封為列侯。
當然裴松之也根據客觀事實和正常邏輯懷疑了張魯的食邑和閻圃受封的必要性。
根據《魏略》記載,閻圃在黃初年間被加賞了食邑,十多年後病死。
根據《晉書》記載,西戎司馬閻纘,是閻圃的孫子。
張魯的女兒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曹宇,張魯去世以後,謚號為原侯,他的兒子張富繼承了爵位。
綜上所述,張魯疑為張良的後代,他是五鬥米教第三代繼承者,因自己的母親和劉焉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曾受到重視,但在劉璋繼位後和張魯兩個勢力勢不兩立。
無依無靠的張魯通過再次加強五鬥米教的控制來教化民眾,他割據的三十多年中,當地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某種意義上表現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曹操大軍來攻,張魯識時務投降,讓更多的人免於戰火的蹂躪。
另外,現在反過來思考毛主席的話能看出張魯實行政策的表象,我們不難想象到,在當時的社會中,每位割據勢力對百姓的不同方式,隻是為了維護統治的各自方式而已。
小編才疏學淺,也不再往下思考了,借三位古人對張魯的觀點來作為此文的結尾。
有人認為:燕、繡、魯舍群盜,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則於彼為愈焉。
有人卻說: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
還有的吃瓜群眾認為:張魯後來雖割據漢中,隻是設立鬼卒等,閉關自守,實行其神權政治而已,於大局亦無甚關系。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賬號:『正聊三國』原創。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轉載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