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雙眼皮很常見,為何秦始皇的兵馬俑,絕大多數是單眼皮?《網路歷史》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裡的殉葬品,是按照人體1:1的比例制作的陶制工藝品。

由於其寫實的風格,讓我們得以感受2000多年前統一全國的秦軍威嚴、雄壯的風貌。

通過對於兵馬俑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隻有極少的陶制人像是雙眼皮,絕大部分塑像都是單眼皮,而在現代,雙眼皮這一外貌特征已經相當普遍。

為何在兵馬俑中,人像基本都是單眼皮呢?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在秦漢時期,中原人普遍都是單眼皮,加上時人以單眼皮為美導致的。

秦人多為單眼皮

在秦漢時期,黃河流域一帶,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基本都是蒙古利亞人種。

蒙古利亞人種並不是蒙古人的含義,而是泛指黃種人,這一人種具有寬臉、扁鼻、單眼皮的臉部特征,這剛好與兵馬俑的樣貌符合。

所以兵馬俑也為我們真實展現了,當時人們的樣貌。

在那個年代,大家基本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人是非常罕見的。

故而,工匠在制作兵馬俑的時候,塑像基本上都是單眼皮。

至於後來為什麼雙眼皮開始多起來,這就和民族大融合有關了。

雙眼皮是高加索人種,也就是白種人的一個外貌特征,雙眼皮的變多,和高加索血統的融入有很大關系。

在南北朝時期,胡人進入中原,在5個民族中,最為兇殘的羯族人。

羯族人是白皮膚、高鼻梁,帶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征。

這些外來族群會同北方中原人實現融合,而中原人南遷,又與南方族群進行融合,這就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到了唐朝的時候,大量含有白族人血統的西域人,來到長安,與百姓混居,這又實現了一次融合。

等到宋朝時,再次出現南遷,出現了南北朝時類似的民族大融合。

這樣的融合導致了白種人血統的融入。

而從遺傳學上看,單眼皮是隱性基因,雙眼皮是顯性基因,雙眼皮的外貌特征容易顯現。

從一些寫實的畫像上來看,宋朝時開始,雙眼皮的人物畫像開始變多,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就是雙眼皮。

秦人以單眼皮為美

在古代,國人始終以單眼皮為美,比如在唐朝的仕女圖裡,女性一律都是單眼皮。

不是說唐朝女性都是單眼皮,而是時人以單眼皮為美,畫師作畫的時候為了體現美觀,自然都是單眼皮。

再比如中國的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前三個美人都是漢朝及以前的美人,她們所處的時代距離秦朝更近,而她們的畫像也全部都是單眼皮。

這說明在秦漢時期,時人也以單眼皮為美,這也是兵馬俑這一工藝品,人物塑像普遍都是單眼皮的一個原因。

在秦朝時,中原百姓基本都是蒙古利亞血統,而且時人也以單眼皮為美,導致工匠在制作兵馬俑的時候,賦予人物塑像的基本都是單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