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劉邦的將領,失敗後逃往朝鮮建國,子孫統治近百年後亡於漢朝。《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秦末漢初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

其中,兼具漢朝叛將和朝鮮國王雙重身份的衛滿,便是典型代表。

那麼,衛滿因何背叛漢朝?

他又是如何成為朝鮮國王的?

盧綰

正史當中對衛滿的記載非常簡略,從中我們無法得知他的籍貫、生年、出身和早期的經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漢朝立國初年,他已經成為燕王盧綰的部將,並且在燕地頗有影響力。

盧綰是漢高帝劉邦的密友,兩人自幼便關系交好,所以盡管他沒有立下豐功偉績,但在漢朝建立後,依然被冊封為燕王,負責抵禦匈奴。

盧綰起初對朝廷十分忠誠,但隨著異姓諸侯王韓信、彭越、英佈相繼被殺後,他的心中難免會心生疑懼。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盧綰在叛將陳豨的挑唆下造反,並聯合匈奴對抗漢朝。

劉邦聞訊後派大將樊噲、周勃討伐叛軍,並在次年《前195年》將其擊敗。

盧綰兵敗後逃奔匈奴,而部將衛滿則聚集千餘名親信,頭梳椎形發髻、身穿蠻夷服裝向東逃出邊塞,渡過浿水,投靠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地圖

箕子朝鮮是周朝冊封的諸侯國,始祖是商紂王的叔父箕子,版圖最盛時,東至今日本海,西至鴨綠江以西《一說至遼河以東》,北至圖們江南,南達漢江流域,是東亞地區的大國。

戰國中後期,燕國擊敗箕子朝鮮,並將遼東地區並入版圖。

漢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無力對東北地區進行穩固統治,因而箕子朝鮮國王箕準則有意收復遼東失地。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箕準同意衛滿的避難申請,並將西部方圓百裡的地方賜予他做封地,以幫助朝鮮防守西部邊境,並肆機收復遼東。

與此同時,箕準還任命衛滿為博士,並賜給圭《禮器》,以表示對他的恩寵。

然而,衛滿是個極富野心之人,以替朝鮮防守邊疆為借口,在封地內不斷招引漢人流民,並將他們編入隊伍,從而形成頗具規模的軍事實力。

衛氏朝鮮巔峰時疆域圖

經過1年多時間的準備後,自認為羽翼豐滿的衛滿,決定篡奪箕準的王位。

為此,衛滿首先派間諜到王都平壤散佈謠言,聲稱漢朝將派出15萬大軍前來征討,然後又主動向箕準提出請求,希望能率軍支援平壤。

箕準不知是計,果然便答應了衛滿的奏請。

然而,衛滿剛一率軍進京,便占領王宮並驅逐箕準。

隨後,衛滿僭號稱王,並繼續沿用『朝鮮』為國號,史稱衛氏朝鮮。

當時正值漢惠帝在位、呂後當政時期,漢朝因為天下剛剛安定,北方又有匈奴的威脅,因此並不想在東北生事,於是便派遼東太守跟衛滿達成和平協定。

根據這個協定,朝鮮成為漢朝的『外臣』,負責保護邊塞外的蠻夷部族,並防止他們騷擾漢朝邊境;蠻夷部族的各位首領若想朝貢漢朝,朝鮮不得阻攔。

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與衛滿封號,並定期賞賜財物。

高後呂雉

有了漢朝的外臣身份和經濟援助,衛滿的野心更加膨脹,並開始侵凌、征服周圍的小邦國,真番、臨屯等部落被迫向他稱臣。

除此之外,衛滿還大量招納來自齊地、燕地的流亡之徒,由此使得朝鮮的勢力迅速膨脹,統轄的地區方圓達數千裡《『稍伇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在者王之……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裡』見《漢書卷·九十五》》。

衛滿稱王33年後病死,兒子衛蒙、孫子衛右渠先後即位,而朝鮮在衛氏家族的統治下,勢力進一步提升,漸漸地威脅到漢朝在遼東的統治。

原來,衛右渠上臺後自恃國力雄厚,便不再肯向漢朝稱臣納貢,並且還大量招納中原的亡命之徒為其效力,意圖令人生疑。

不僅如此,衛右渠還極力阻止真番、臨屯等小國向漢朝進貢,嚴重違背了當初的和平協定。

漢武帝

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任命涉何擔任遼東太守,並命他跟衛右渠進行交涉,以恢復漢朝跟朝鮮之間的宗藩關系。

然而,衛右渠出於私怨《涉何先前曾殺死朝鮮裨王長》,竟然派兵進攻遼東,並殺死太守涉何。

漢武帝聞訊大怒,迅即派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由水陸兩道進攻朝鮮,漢朝征服朝鮮的戰爭就此爆發。

戰爭之初,兩路漢軍進入朝鮮境內後都遭遇頑強的抵抗,一度打算撤軍回國。

然而,漢武帝並不想就此停戰,而是派將軍衛山增援楊仆、荀彘,並合力進攻平壤。

在漢軍持續近1年時間的圍困下,平壤城內發生嚴重的饑荒,而朝臣們也開始對衛右渠蠻抗漢朝的做法甚為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衛右渠最終被主和派大臣殺害,衛氏朝鮮由此滅亡,時在元封三年《前108》。

漢四郡形勢圖

漢朝滅亡衛氏朝鮮後,在其境內設置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並派漢官進行治理,歷史上稱其為『漢四郡』。

由此,朝鮮半島北部成為中國領土,時間長達400多年,直到西晉末年中原發生大動亂,朝鮮北部才被高句麗占領,『漢四郡』被廢棄。

此後,朝鮮半島開始脫離中國的掌控,並一步步走向獨立建國之路。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三國史記》、《三國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