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假如讓扶蘇順利接班,秦帝國還會這麼早滅亡嗎?《網路歷史》

秦帝國隻存在14年便滅亡了,人們將秦國的滅亡歸結為橫征暴斂,大興土木,不恤民力,所謂『天下苦秦久矣』,似乎秦帝國在當時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要知道秦始皇有生之年並沒有爆發大的起義,而秦始皇死後的第二年便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不到三年秦國便滅亡了。

我們現在假設,秦始皇將皇位順利的傳給長子扶蘇,而不是被胡亥篡權,秦帝國會這麼早滅亡啊?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史記》作者司馬遷將秦帝國的滅亡歸結為:失去民心。

而失去民心的原因,正是秦始皇的大興土木,橫征暴斂,他引用了漢代政論家賈誼的文章《過秦論》,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觀點: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民必勝之。

從大的歷史潮流來看,司馬遷的這個論斷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歷史畢竟是有很多細節組成的,眾多的孤立事件在關鍵節點上是有可能改變歷史進程的。

秦帝國的大亂根本原因固然是失去民心,但是在秦始皇死後的那個時間節點爆發的起義,以及僅僅不到三年便亡國,恐怕就不僅僅是失去民心可以全部解釋。

實際上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王朝真正致命的是中樞出現問題,如果當時的朝廷統一而穩固,那麼即便爆發了類似於陳勝吳廣的起義,也很可能會被秦朝統治階層迅速鎮壓。

我們從後來歷史的發展就能看出來,陳勝吳廣的起義軍雖然發展迅速成燎原之勢迅速的攻入關中腹地,但不久之後就被秦將章邯擊敗,陳勝吳廣皆斃命。

繼之而起的各地起義勢力也被秦軍主力部隊分別鎮壓,凋零滅亡。

比如在著名的巨鹿之戰以前,秦軍主力長城軍團和關中軍團就聯手絞殺了當時起義軍最著名的領袖項梁,使得反秦主力不敢北進。

要不是項羽在巨鹿之戰中力挽狂瀾,創造戰爭奇跡,那麼可以確定的是,秦末起義很可能就此夭折,秦帝國仍會延續他的統治。

而巨鹿之戰中,秦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秦朝中央已經出現巨變,這直接影響了前方將士的軍心。

當時趙高秉政,大權獨攬,他猜忌前線將士,使得前線將士心灰意冷。

因此以章邯為首的秦軍將領率領秦軍投降了項羽,結果這20萬秦軍傑被項羽坑殺。

另外長城軍團在巨鹿之戰中被項羽擊敗,還有一個主要原因,他們原本的主將蒙恬被趙高和秦二世聯手逼死。

蒙恬和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的冤死使得秦軍最精銳的長城軍團失去了主心骨,滿懷狐疑。

而繼任者王離才能威望都遠不如蒙恬,這也是長城軍團戰敗的重要因素。

所以,假如秦始皇能順利的將皇位傳給扶蘇,而忠於扶蘇的蒙恬率領長城軍團和章邯聯手,南下剿滅起義軍幾率還是很大的。

扶蘇若在,秦朝中央會比較穩固,秦帝國的命運當不會在公元前207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