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少不了的一定是非常有能力的將領。
正是他們帶著一支虎狼之師,才能夠橫掃六國。
而在秦滅六國的時候,真的是名將如雲,有王翦﹑王賁父子,蒙恬﹑蒙毅兄弟,以及李信、內史騰、桓齮等將,這些人隨便拎出來一個,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到了秦二世的時候,形勢發生了變化,面對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秦二世束手無策,手裡隻有一個章邯可用。
可是章邯本來可是文人,根本沒有帶過兵,雖說他領兵作戰的能力也很強,但這可是逼出來的。
那麼秦始皇時期名將如雲,為何秦二世的時候卻所剩無幾了?
第一,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違背。
武將和文臣有所不同,武將說實在的對於年紀有著諸多限制,我們不能指望任何人都能夠和廉頗那樣,畢竟滅六國用了十來年的時間,秦始皇又在位十餘年時間,這個時間已經不短了。
很多名將的年紀都不小了。
內史騰也是一代名將,他後來被任命為內史,這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了,他是老死在了任上。
雖說沒有記載他去世的年代,但他死後蒙恬接任內史,可見他去世的時候還是很早期的。
當然了,這其中還有是人是被迫害致死的,比如蒙恬,他就是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和趙高等人發動政變,篡改遺詔逼死了蒙恬。
而蒙毅同樣被胡亥囚禁並殺死了。
可見,秦始皇的兒子胡亥沒有做任何一件對秦朝有益的事,秦朝讓他折騰的差不多了,就算有什麼名將,在他和趙高的眼裡也隻能是威脅,不可能委以重任。
第二,急流勇退,不在參與朝政
王翦父子,選擇了急流勇退,幾乎很少參與朝政了。
要說這父子倆功勞著實不小,除了滅韓國的時候王翦沒有參與之外,其他的五個國家王翦父子都有參與。
楚國滅亡之後,王翦就急流勇退,躲老家享清凈去了。
王賁最後一次出現是在秦始皇東巡的時候,之後就毫無蹤跡了,其實他也是退隱了。
因為在秦二世的時候,王賁的兒子王離已經成為了秦將的主力,年紀也不小了。
等到天下大亂的時候,秦二世胡亥的依仗也沒有幾個了,王離是一個,他在蒙恬之後,掌握了其兵權,不過在巨鹿之戰中被擊敗,自己也被俘虜了。
章邯也是一個,但章邯可算不上是秦始皇時期的名將,他長期擔任文官,這也是胡亥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不過章邯能力不錯,但他一個人也不可能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