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厚待叛楚的項伯,赦免忠於項羽的季佈,殺救命恩人丁公呢。《網路歷史》

劉邦這個人能在秦末農民起義中崛起,並且在楚漢戰爭中擊敗軍事能力極強的項羽,有他自己的特長,劉邦最重要的一項特長就是識人與用人,在劉邦的手下,出現了無數別具一格的人才,有軍事奇才並號稱千年一出的兵仙韓信,有內政後勤人才蕭何,有謀略大師張良,有計謀百出的陳平,有戰功赫赫的曹參。

劉邦在識人與用人上有一項長處,就是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這叫人盡其才,在用人之前,劉邦對待不同的人才也是不同的做法,劉邦不僅在識人與用人上表現得與眾不同,而且在對待敵人陣營的將領給予了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因為在鴻門宴前把項羽準備進攻劉邦的消息透露給張良,張良又透露給劉邦,然後張良介紹項伯與劉邦認識,說動項伯第二天劉邦會親自趕赴鴻門宴向項羽請罪,同時在鴻門宴中項伯也救了劉邦,化解了劉邦的一場殺身之禍,在項羽分封天下之時,項伯接受張良的行賄,說服項羽把漢中之地分給劉邦,這等於是幫了劉邦大忙。

項伯

項伯的這些行為對劉邦來說是極大的幫助,但對項羽來說就是背叛

,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分封項伯為射陽侯,同時賜項伯姓劉,別小看這個姓劉,這在漢朝建立後可是國姓,說明劉邦對項伯的厚待。

二、季佈

季佈是項羽手下的大將,而且他有一諾千金的美稱,是說季佈很守信用,並且季佈在楚地很有名望,項羽被殺後,季佈被劉邦懸賞千金通緝,一直東躲西藏,後來藏在濮陽一個周姓人家裡,周家把季佈打扮成奴仆的樣子賣到了魯地的朱家,朱家後來拜訪了劉邦的車夫夏侯嬰,請他求助季佈。

朱家告訴夏侯嬰說:季佈隻不過是聽從項羽的命令行事,這是臣子的職責,難道項羽所有的臣子都要殺掉嗎?

陛下不應該向天下人顯示氣量狹小,季佈是一個賢能的人,如果逃到匈奴或者南越那裡,對我們也是損失,請求皇帝陛下赦免季佈。

季佈

夏侯嬰就把朱家說的話對劉邦說了一遍,劉邦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赦免了季佈,不追究季佈的過去,反而任命季佈做郎中,之後季佈就在漢朝做官,一直做到了漢文帝時期,季佈在呂後當政期間,還勸阻呂後做一件極不成熟的事,這就是攻打匈奴,季佈最後在漢朝善終。

季佈原本是劉邦的敵人,忠於項羽,多次聽從項羽的命令追打劉邦,但是劉邦並不計較季佈的過去,反而任用季佈,連曾經的敵人也能任用,這是劉邦的大度,也是劉邦與眾不同的用人

三、丁公

丁公也是項羽的手下,還是季佈的舅舅,彭城之戰時,劉邦率領的56萬聯軍被項羽的三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劉邦也是狼狽逃走,在逃走的路上,負責追捕劉邦的是丁公,眼看丁公就要追上劉邦了,劉邦對丁公說了一句:

兩個賢士怎麼能互相殘殺呢?

丁公聽到這話後,於是就率軍退走了,沒有追趕劉邦,後來劉邦統一天下後,丁公投靠劉邦,劉邦卻把丁公逮捕起來並遊街示眾,一邊遊街一邊說:

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卻不忠誠,讓項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

然後劉邦就下令殺了丁公,

丁公對劉邦有恩,正是因為丁公聽了劉邦的話,放棄追捕劉邦,等於是放了劉邦一馬,這對劉邦來說是有救命之恩的,但是,劉邦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於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卻被劉邦殺死

丁公

項伯、季佈、丁公三個人都曾是項羽的手下,其中項伯和丁公都是背叛項羽而投靠劉邦,從形勢上說,項伯的背叛比丁公更加露骨,但劉邦卻厚待項伯殺死丁公,而季佈沒有投靠劉邦,卻被劉邦赦免重用,為何劉邦對這三個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劉邦是一個政治人物,你得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先說說劉邦為什麼厚待項伯?

劉邦厚待項伯主要有三個原因:

1、項伯最初的目的並不是幫劉邦,而是為了義氣救張良的。

項伯將項羽要攻打劉邦的消息是告訴張良的,項伯與張良早年相識,而且都曾經亡命天涯,有過一段交情,當他得知張良會有危險時,第一時間來告訴張良,這是項伯的義氣,項伯是一個把義氣看得比政治還要重要的人,他沒有大局觀意識,也沒有政治野心,更不是投機耍詐,而是真的想救張良,盡管後來張良告訴了劉邦,但之後的事,項伯多是聽從於張良的安排。

張良

從項伯的本義來說,他在主觀上並沒有覺得自己背叛了項羽,至少他不想讓項羽與劉邦開戰,包括項伯在鴻門宴上救劉邦也是這樣,項羽並不想殺劉邦,是范增想殺劉邦,項伯救劉邦並不算背叛項羽,當然也不算投靠劉邦。

項伯重義氣,劉邦同樣同重義氣,相同性格的人很容易理解,所以最後劉邦厚待項伯。

2、項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

劉邦厚待項伯的第兩個原因就是項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劉邦擊敗項羽後,對於包括項伯在內的項氏族人都進行了赦免,只要項羽死了,赦免其他人有利於天下穩定,同時還能爭取部分同情項羽的楚人支持,這是作為政治人物劉邦所需要做的。

3、張良的原因。

張良跟項羽是過命的交情,項伯曾經殺了人,張良幫助了他,而張良也是秦朝的通緝犯,兩人惺惺相惜,同時因為項伯行俠仗義,兩人有些志同道合,張良的為人劉邦非常喜歡,項伯與張良交情好,很容易也讓劉邦產生好感,物以類聚嘛,所以劉邦也不會殺項伯。

再來說季佈,劉邦赦免忠於項羽的季佈主要有兩個原因:

劉邦

一、季佈雖然是敵人,但是聽從命令行事。

這個原因跟收留季面的朱家說的原因一樣,季佈雖然是劉邦曾經的敵人,但兩人沒有私人恩怨,季佈多次追殺劉邦本來就是聽從命令行事,是公事,不是私事,項羽被殺後,季佈與劉邦就沒有恩怨了,劉邦就赦免了季佈。

二、劉邦在統一天下後,需要弘揚忠心的品質,季佈是一個好榜樣

季佈有一諾千金的美名,在楚人當中有一些威望,劉邦統一天下之後,他最需要的就是部下的忠心,而不是背叛,當時劉邦要集中精力對付異姓王,而異姓王對劉邦並不是很忠心,劉邦赦免季佈,就是想給天下人一個明確的信號,忠誠的人可以存活,而季佈這樣的人當成忠心的榜樣是最好的。

除了季佈,劉邦還赦免了蒯通,這個人可是勸說韓信反劉邦的謀士,隻不過韓信沒聽,蒯通為自己辯解說當初是各為其主,也算是忠心,劉邦也赦免了蒯通,與季佈有些類似。

項伯

最後來說說劉邦為什麼要殺丁公,主要有兩個原因:

1、丁公放走劉邦有腳兩隻船的嫌疑

丁公之所以在彭城之戰放走劉邦,根本原因是為了自己留條後路,這是從丁公自己的角度出發想問題的,這與項伯有著本質的區別,項伯幫助劉邦不是為了自己 ,而丁公是,像這種為了自己而做出的決定,當下次遇到有害君主而有利於自己的事件時,丁公會毫不猶豫地傷害君主的利益,而保證自己的利益,所以劉邦通過這件事發現丁公不是一個忠心的人,所以要殺。

2、丁公被劉邦當成臣子不忠誠的代表

劉邦既有忠心的代表,又要打造不忠心的代表,季佈是忠心的代表,而丁公則是不忠誠的代表,

劉邦想表明的就是一個道理:忠心的人要優待和赦免,不忠誠的人要遊街示眾和斬殺

,遊街不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劉邦是怎麼對待不忠誠的人,所以劉邦殺丁公,這是劉邦作為政治人物的處理方法,我認為劉邦做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