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劉邦殺功臣,其實就是個誤會。
被他殺了的,民間流傳比較多的,主要就是韓信、彭越和英佈。
其中真正算得上他的功臣的,實際上就是韓信。
彭越和英佈對他打敗項羽有貢獻,但貢獻沒有那麼大,還不足以被稱為『功臣』。
尤其是英佈,英佈隻是在最後圍困項羽的時候,才倒戈到劉邦陣營來,隻是沒有在關鍵時刻幫助項羽,算是間接幫了劉邦。
韓信、彭越和英佈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降將。
他們都曾經是項羽陣營的,後來卻因為各種原因,轉而投靠了劉備。
當然,他們三個投靠劉邦的時間有早有晚,貢獻當然也有大有小,韓信投降最早,貢獻最大,幾乎給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彭越其次,在關鍵時刻保證了劉邦地盤的基本穩定,再然後是英佈,項羽生死存亡之際突然倒戈。
他們三個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異姓王。
秦滅六國之後確立了一個原則,就是不再搞分封制,也不再分封異姓王。
秦朝崩潰之後,六國復國,一度短暫恢復了戰國時期的格局,但這是建立在楚國作為抗秦主力,充當六國盟主的基礎上的。
到項羽滅秦之後,大會諸侯,調整諸侯封地,就把秦國、齊國、趙國、韓國、魏國都重新劃分了一下,劃得比較小了,而給他自己留下了一個比較大的地盤,目的是維持他的盟主地位,所以叫『西楚霸王』,就是霸主的意思。
因為各國地盤調整引起不滿,所以馬上就出現了各國重新開始混戰的局面,有的公開對抗項羽,有的倒向項羽。
劉邦從漢中回師關中,迅速消滅三秦中的塞國和翟國,隻剩下雍國的章邯還在死扛。
接著,劉邦就成了反項羽的主力,也成為了抗楚的盟主。
你只要反對項羽,就可以加入劉邦陣營。
這就形成了劉邦和項羽兩個陣營,倆人都是盟主,各自都有一些附庸和仆從的異姓王諸侯國。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就通過各種方式拉攏各諸侯國,而對那些仍然支持項羽的諸侯國,則堅決打擊和消滅,比如韓信出關中之後,就先後平定今天的山西和河北,然後南下平定山東。
在平定山東之後,韓信提出一個要求,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的第一反應是大怒。
為什麼劉邦大怒?
因為在這之前,各諸侯國被分割分封的時候,雖然各諸侯國都有大將、大臣變成諸侯王的情況,但劉邦陣營裡還沒有這種情況,跟隨他起兵的人,都還隻是他的手下,沒有人封王。
只要封了王,理論上就和劉邦一樣,都是平等的諸侯王了,比劉邦手下其他功臣都要高一頭。
張良剛好在旁邊,發現劉邦神色不對,就悄悄使眼色,又在桌子下面踢了劉邦一下,劉邦反應也很快,馬上明白了,韓信這個王是必須要封的,如果不封,韓信如果脫離他的陣營自立,就等於他又多了一個強勁對手。
所以,劉邦才咬牙給韓信封王,但他內心是很不願意的,因為他也不願意分封更多的諸侯王。
到滅楚之後,剩下的諸侯國還有不少,但其中有兵有將,有能力對抗他的,其實隻有韓信、彭越和英佈這三個,其他的要麼是他自己的子侄,比如齊王劉肥,吳王劉濞,要麼是他扶植起來的傀儡,比如韓王信,都沒有什麼威脅。
所以,劉邦才會對這三個最有可能威脅他的異姓王先後處理掉了,之後異姓王基本上就漸漸都沒了。
那麼
劉邦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功臣的呢?
他不但不殺,反而對他們是非常好的。
在消滅異姓王之後,劉邦就和功臣約定,非劉氏不得王,非功臣不得侯。
什麼意思呢?
功臣同意隻有劉氏子孫才能封王,其他任何不姓劉的人都不能封王,這就成了漢朝的一條政治規矩。
但同時,劉邦等於也接受了功臣的條件,那就是非功臣不能封侯,隻有功臣才能封侯。
非劉氏不得王,非功臣不得侯,否則天下共擊之。
這是漢初的基本政治格局,也是一個政治規矩。
封侯和封王有什麼區別呢?
漢初的封王是真的裂土分茅,劃地為王,只要封王了,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征稅,而且還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甚至可以自己鑄幣,是真正的『獨立王國』。
封侯就不一樣了,封侯主要是收租,但自己不能直接管理自己的封地,封地仍然是歸朝廷統一管理的。
好處是封侯之後,爵位可以世襲。
一直到漢文帝時期,外戚封侯都會遭到功臣集團的反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漢朝初期還沒有常規化的官員培養體系,不要說科舉制,連薦舉制都還沒有,
官員基本上都是出自功臣集團
。
在漢初,不僅朝廷重要的大臣基本上全部出自功臣集團,而且連地方官也都是。
不僅是參加了開國戰爭的第一代,也包括他們的後世子孫。
這就等於說,劉邦和功臣是這個國家唯一合法的統治集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再進入這個集團來分一杯羹。
在這個意義上說,劉邦對功臣其實是相當不錯的,並不存在後世所謂的殺功臣的問題。
因為他殺的都是異姓王,而且是有能力威脅到朝廷的異姓王。
至於跟著他一起起兵的那些開國功臣們,他不但不殺,而且當作自己統治國家的執政基礎。
在一定程度上說,
漢朝初期就是一個劉邦和他的功臣『共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