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6月1日,大漢皇宮之中一片蕭索,無數人哭泣聲不斷。
一雙雙眼睛,全部都看著行將就木的劉邦。
那時的劉邦,已然病入膏肓,早已沒了當年征戰天下的豪情,唯有彌留之際的不舍。
看著這一大群哭泣的人,劉邦先是將目光望向哭泣的戚夫人,眼中滿含不舍,隨後又將目光看向自己的原配夫人呂後,看著看著,眼中越來越哀戚。
懇求之色,呼之欲出,任誰都明白這是有心願不放心啊?
看著自己男人的眼神,呂後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隻見她輕輕點了點頭,算是給了劉邦一個肯定的回答。
劉邦看完後,終於會意,想笑卻沒有笑出來,就此閉上了眼睛。
一片山呼萬歲的呼喊之後,不可能萬歲的一代雄主愕然長逝。
劉邦臨終懇求為的是誰,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讓呂後答應,放過他最鐘愛的戚夫人和喜歡的兒子劉如意。
《劉邦臨終囑托》
如意會如意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跟劉邦生活半生的呂後,或許曾經是一個寬容的人,但當時已然是政治家的她,早已不可能寬容,反而變成了一個狠毒的人。
劉邦去世後沒多久,她就將目光盯上了讓自己憋屈十多年的戚夫人,還有那左右看不順眼,差點讓自己兒子失去帝位的劉如意。
一場慘絕人寰的宮廷內鬥發生,戚夫人被呂後弄成了『人彘』,還連帶嚇傻了自己兒子漢惠帝,讓劉邦視若寶貝的劉如意,即便有哥哥漢惠帝保護,依舊難逃呂後毒手,被毒殺而亡。
呂後就這樣獲得了勝利,如此的輕而易舉。
是啊,戚夫人如何能跟呂後鬥?
即便他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即便他能歌善舞,美艷無雙。
《戚夫人》
可在真正的實力面前,失去了劉邦的撐腰,她本人也不過一個花瓶而已。
呂後是誰?
劉邦的正牌妻子,豐沛集團集團的正兒八經的大嫂,她要發狠跺跺腳,蕭何、周勃都要躲著走,更別說他的妹夫,樊噲了。
戚夫人能和呂後鬥,仗著的是呂後顛沛流離,長久不在劉邦身邊的空窗期,那無微不至的關愛而已,經過長久的共同生活,讓劉邦更愛戚夫人而已。
但,這又如何?
在傳統禮法約束下,在呂後根深蒂固的勢力面前,在劉邦臨死前的政治格局考量下,劉邦也保護不了戚夫人。
基於傳統理法,才有戚夫人一路二鬧三上吊,依舊無法讓自己兒子劉如意的現實出現。
無數大臣的反對還有張良策劃的商山四皓輔劉盈,讓劉邦放棄了廢立之舉,默認了太子劉盈,那句太子大勢已成的背後,說的從不是太子,而是朝臣的心和呂後的影響力。
基於政治格局,劉邦也需要呂後的配合,來穩固自己的劉家天下。
呂後嫁給劉邦的時候,一無所有,反而是呂後帶給了劉邦豐厚的嫁妝,這嫁妝就是呂氏一族不遺餘力的支持。
呂後的兄弟、晚輩都跟著劉邦作戰,戰功也不少,他們的勢力也不弱。
更何況呂後除了自家人給力之外,還有不少豐沛嫡系的支持。
這些人都是呂後的勢力,也是能平衡朝局的關鍵。
如果真讓毫無根基的劉如意成了帝王,一個毫無根基,娘家也沒有多少能人的外戚家族如何能對抗豐沛集團和虎視眈眈的呂後集團?
英敏神武的劉邦,臨終那刻是無奈的,他深知自己死後朝局會如何,也明白呂後會做大。
當相較於呂後做大而言,劉家天下的傳承,才是重中之重。
《朝堂暗流湧動》
由此,才有劉邦佈下的重重暗手!
白馬之盟,非劉氏不能封王,
就是這後手的體現,正因為這後手的佈置,才有呂後將自己弟弟們封王,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人借口呂後違約,進而發起的對呂氏集團清算之舉出現。
臨死前的那一刻,劉邦用自己懇求的眼神,給了呂後最明確的暗示,看在我們多年夫妻情分上,放過這對母子吧?
呂後則用讓劉邦安心的方式,踐行了自己的狠毒。
原因無他,政治鬥爭哪有退讓,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搏殺嗎?
你若仁慈了,就是取禍之道。
真要不殺劉如意,保不齊豐沛集團就會通過扶持劉如意,對抗呂後。
死道友不死貧道,既然如此不如連根拔起,讓這隱患徹底消失,自己才安心啊?
《呂後心思更多》
那麼呂後的尋思有可能嗎?
答案是當然是有可能!
戚夫人孤兒寡母真繼承位置,能依靠的是誰?
肯定不是有仇的呂後,反而隻會是豐沛集團。
這群人看著無依無靠的寡兒寡母,當然會有異心。
幫助他們,獲得擁立之功,然後控制朝堂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嗎?
所以,呂後殺戚夫人,殺劉如意是必然的,這是作為政治家的本能反應。
唯有劉邦在臨死那一刻,從政治家回歸了家人身份,指望用感化能挽救自己的家人。
奈何啊奈何,劉邦還是天真了一點,或者說不是天真隻是實在沒辦法,做做樣子而已。
呂後就是這樣一個殺伐決斷的人,要不然也當不起司馬遷的高度評價了。
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
刑罰罕用,罪人是希。
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史記》
至於劉邦,他的心思可更深了,將呂後留著平衡朝局,在全國各地大肆分封劉家子弟為王,這是給自己留下復活點火種,白馬之盟,讓呂後和豐沛集團互相制衡,自己的皇族就可以穩坐釣魚臺了。
由此可見,劉邦即不能,也不願呂後,原因無她,這是配合自己的最佳人選。
至於臨終不放心的戚夫人,跟漢家天下比,他又算得了什麼?
《都是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