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愛看劇的人,歷史題材的老劇,往往是我的最愛,比如描寫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電視劇,我是一部沒有落下,每看完一部,我都在想,劉邦的實力明明沒有項羽強大,為何最後會打敗項羽呢?
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嗎?
今天呢,咱們就來好好地聊聊這個。
劉邦
話說,這劉邦,原是沛縣的小小亭長,幹著押運犯人的工作,您可別小看這份兒工作,可以說劉邦起義之初的人馬,大部分都來自這裡,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這劉邦私放了去驪山修皇陵的犯人,而他放走的這些人,有一部分人都選擇留在劉邦身邊做事,為此呢,這也給了劉邦起義的底氣。
所以隨著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事後不久,劉邦便集合這些人馬以及父老鄉親們,組建了一支3000人的隊伍,並攻占了沛縣等地,正式加入了起義的行列。
而項羽那邊呢,也是跟著叔父項梁在會稽發動起義,並且那一路是勢如破竹,沒用多少時間,便攻占了秦朝的大量城池,軍隊人數也是翻了幾十倍,一躍成為了反秦義軍中勢力最強的那一支。
項羽
後來,經過多年的征戰,劉邦的兵馬也擴張了很多,這野心自然也就大了起來,想著昔日他和楚懷王和項羽等有過商議,誰先第一個進入函谷關,就封誰為關中王。
於是他便趁著項羽和別人大戰抽不開身的時候,就先帶兵向函谷關進攻,並且直指秦朝的都城咸陽,面對來勢洶洶的兵馬,當時的秦王子嬰已經無兵可用,便摔著百官向劉邦投降,自此秦朝正式滅亡。
進了咸陽城的劉邦,看見富麗堂皇的宮殿,那心就更飄了,就想著在這裡常住,並且開始享樂了起來。
這時,劉邦手下的張良便看不下去了,就向劉邦分析了天下大勢,讓他明白,此時應該退兵霸上,等待項羽的到來,否則手下這些兵馬根本抗不過項羽的鐵騎。
在張良的苦口婆心勸說下,劉邦退回了霸上,而當項羽知道,劉邦已經進入過咸陽了,就想想滅了劉邦,於是就上演了著名的鴻門宴,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在鴻門宴後劉邦被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
偏居一隅的劉邦,自然是不甘心隻做一個王,於是就抓緊時間招兵買馬培養人才,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劉邦遇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將才,那就是韓信,靠著韓信的運籌帷幄,在和項羽的爭霸中,劉邦是越打越厲害,最後竟把項羽逼得自刎而死。
而在項羽死後,劉邦就成了當時勢力最大的軍閥,便創立了大漢王朝。
其實,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我認為有兩個因素。
第一,在用人上面,劉邦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你是個人才,那我就大用你,比如像蕭何、張良、韓信等人都得到了劉邦的重用。
而反觀項羽,他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會采取別人的建議,就趕走了一心為他出謀劃策的范增,並且致使范增病死在路上。
在當時的環境中,謀士真的太重要了,沒有謀士的出謀劃策,項羽變得更加的剛愎自用,結果就被軍事天才韓信,打的措手不及。
韓信
而劉邦除了會用人,在性格方面,也更勝項羽一籌,這就是我要講到的第二個因素。
大家都知道,項羽這個人比較自我,換句來說,就是有點自大,覺得自己最牛,什麼事兒自己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出謀劃策,這就使得他,根本不會太重用他手底下的那些人,這個我們從英佈、韓信等多位名將棄楚投漢就能看出。
而我們再回過頭來,你會發現,劉邦這個人,就比較隱忍,懂得審時度勢,在楚漢戰爭焦灼時,當隻有韓信能打敗項羽時,面對韓信提出封王的要求,哪怕心裡再不爽,但為了大局著想,還是二話不說就給韓信封了王。
到了大漢江山穩固的時候,便又借老婆呂雉的手除掉了韓信,講到這裡,不得不說,劉邦這人真的太高明了,所以你想想,面對如此有城府的高手,項羽失敗也就正常了。
項羽自刎
當然,雖說項羽敗了,但是他也是一位有氣節、有魅力的人,在當時逃往烏江後,他本可以過江重來的,但是他想著自己,一旦過了江,那勢必會讓江東的父老鄉親們,遭受到劉邦大軍的的猛烈進攻,而天下也會越來越亂,為了江東父老,也為了天下百姓,他選擇了自刎而死。
所以,光從這一點來說,項羽是個真英雄,如果他能像劉邦那樣知人善用,並且虛心納諫,想必楚漢爭霸的結局,又是另外一個版本了吧!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贊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