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信的死,很多人扼腕嘆息,因此就有人想如何做才能讓韓信不死的問題。
於是有一種說法出現了,韓信應該學習張良,主動交出兵權、封地、歸隱山林,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殺身之禍。
問題真的如此簡單嗎?
我隻能說是這些人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韓信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做出讓步和選擇,他並不是非死不可,而是自己選擇了一條死路。
有人說韓信情商低,但從史料上看,韓信情商並不低,如果你說他的情商比劉邦低還算說得過去。
韓信起點比劉邦要差,因此他必須更加努力,在南昌亭長家裡蹭吃蹭喝,是為了活下去和尋找機會。
但是南昌亭長不是泗水亭長,韓信在南昌亭長這裡越來越被嫌棄,南昌亭長的老婆最後連飯都不給韓信留,韓信沒有臉面繼續混下去,隻好離開,但因沒正經營生,因此經常餓肚子,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漂母看見他可憐,留給他飯食,韓信很感動,表示自己出人頭地後一定會報答,誰知漂母生氣的說:『我不需要你報答,隻是認為你不應該是這個樣子!』韓信也不想被人看扁,但是自己靜待的時機還沒有出現。
由於韓信整日佩劍,令很多鄉裡看他很不順眼,他們中的好事之徒就挑釁韓信,說:『看你生的高大威猛,其實是個無能之輩,如果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劍殺死我,如果是個懦夫,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想了想,低下頭從這個年輕屠戶的胯下爬了過去,他的隨身寶劍也被人奪走了。
大家指著韓信哈哈大笑,調侃韓信成了他們的樂趣,欺軟怕硬是常態。
秦末秦失其鹿,天下群雄並起。
看到機會來了韓信帶劍渡江,去投靠在他眼中最有潛力的楚國將帥項梁。
通過努力韓信終於得到了和項梁接近的機會,但是不久後項梁卻在定陶被章邯所殺,你說項梁輕敵冒進,還不如說是楚懷王出賣的緣故。
韓信選擇留下,他對項羽很看好,這個年輕人比項梁更有活力,在韓信看來如果自己能夠為項羽所用,則天下可定。
韓信也確實得到了機會,他成為了項羽的郎中,得到了向項羽進言的機會。
但項羽很自信,因此對於韓信的謀略並不感冒,范增和龍且也看不上韓信,因為韓信出身低微,在他們看來韓信不過是個投機分子,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韓信知道項羽身邊文有范增,武有龍且,缺少伸展的機會。
於是他選擇繼續流浪,去尋找自己的機會,在分析了天下群雄後,他選擇了投靠漢王劉邦,你說他是隨便選擇嗎?
當然不是。
秦末很多起義軍領袖是六國沒落貴族或將軍,在他們眼裡韓信就是個不入流的小角色;而一些草根出身的農民軍領袖,缺少進取之心而難以重用韓信;隻有劉邦和韓信出身類似,盡管為佈衣,但是志向遠大,且劉邦從諫如流知人善任,其大人長者的形象世所公認。
選擇劉邦,是韓信在深思熟慮下做出的決定,絕不是一時沖動的選擇。
但到了漢軍處,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韓信又要從底層做起。
但是因為同事犯錯,按照律法他也受到了株連,結果就是也要被砍頭。
韓信前面的十三個人都已經人頭落地了,劊子手看著韓信露出了微笑,韓信不想死,他抬頭看了一眼滕公夏侯嬰,這個監斬官,心裡有了個主意。
他大聲說:『漢王難道不想得天下了嗎?
如果想的話,為什麼要殺掉對他有用的人才!』夏侯嬰本來都快睡著了,對於殺人他不陌生,因此見怪不怪,感覺乏味無聊。
但韓信的話令他一愣,他看了看韓信,這個年輕人長的不錯,身材高大且雙目炯炯有神,也許他不是在吹牛。
夏侯嬰令左右給韓信松綁,殺與不殺就是夏侯嬰一句話的事,他和韓信攀談起來,在得知韓信曾做過項羽的郎中後,夏侯嬰問了幾個關於項羽的問題,韓信對答如流。
『記憶裡不錯,觀察力敏銳!』這是夏侯嬰最初的判斷,他讓韓信等消息,自己去見劉邦把韓信的情況說了一下,劉邦決定給韓信個機會,讓他做治粟都尉,在丞相蕭何手下做事,讓蕭何繼續考察韓信,畢竟這個年輕人說的話很大,到底有幾斤幾兩劉邦還摸不透、看不清,你要他信任韓信,那是根本談不上的。
韓信知道蕭何算是漢軍的二號人物,因此他抓住機會,先取得了蕭何的認同。
幾次具體工作的交流中,體現了韓信過人的能力和處世為人的技巧,蕭何對這個年輕人印象很好,便在劉邦面前推薦韓信。
劉邦不為所動,還是讓韓信繼續擔任治粟都尉,他倒不是不認同蕭何的說法,而是想要韓信知道榮辱皆來源於自己,蕭何可以推薦他,但自己不會沒有原則的接受,這一做法後來主父偃通過衛青入仕時,也被漢武帝用了一把。
劉邦要逼一下韓信,看看這個年輕人到底如何。
這個時候漢軍正在入蜀的路上,很多人不願意去,劉邦自己也不想去,關中這麼好的地方,為什麼要到蜀中去受罪呢?
但是沒有辦法,暫時還不能和項羽撕破臉皮,自己沒有那個資本,因此西隻好聽命於人,但很多漢軍中的將領不想背井離鄉因此他們選擇了逃亡,對此劉邦也毫無辦法,這時候漢軍的軍紀還很渙散,這也是他們不能打硬仗的原因所在,他們缺少一位真正的統帥!
韓信沒有選擇直接去見劉邦,而是選擇了和其他人一樣逃跑,他這一跑不要緊,蕭何急了,沒有來得及向劉邦匯報就追了出去,有人去向劉邦匯報說:『蕭丞相也跑了!』劉邦聽了有些泄氣,如今見蕭何都背離了自己,他一個人在大帳裡發呆,百感交集下,狠狠的說:『反了,反了!』兩天後,蕭何回來了,劉邦看到蕭何,沒好氣的說:『你不是另謀高就去了嗎?
還回來幹什麼,我這個廟小,恐怕容不下你這個真神!』蕭何先是一愣,隨後知道劉邦在說氣話,在埋怨自己不和他通報就走的事情。
他對劉邦說:『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韓信!』『韓信,不過是一個新兵蛋子,追他幹什麼?
』『漢王如果你隻做個諸侯,韓信沒用,但如果您想和項羽爭天下霸權,你必須用韓信!』『好吧,聽你的,我封他做將軍!』『將軍不行,那樣韓信還會跑掉的!』『那你把他找來,我讓他做元帥』『找來不行,那樣太不正式了,您要登臺拜帥才行!』劉邦無奈的搖搖頭,對蕭何說:『都聽你的,死馬當活馬醫吧!』
蕭何通知眾將劉邦要登臺拜帥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成為漢軍主將,因此一個個都眉飛色舞、喜形於色。
但是等到正式拜帥的那一天,大家發現站在帥臺上的除了劉邦、蕭何外,居然是治粟都尉韓信。
不久劉邦宣佈,韓信為漢軍主帥,從今天起大家要聽他調度,大家一下子炸了鍋,盧綰更是大聲說:『你下來,輪到誰也輪不到你,你這個楚軍的逃兵!』韓信的臉上有為熱辣辣的,他看了看劉邦,握緊了寶劍說:『今天漢王任命我為主將,我就要行使主將之權,如有違背定按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劉邦盡管拜韓信為帥,但對韓信還是不太放心,畢竟將漢軍交給一個新兵蛋子,自己還算是個老油條,他韓信能是項羽的對手嗎?
但劉邦通過和韓信的一番話,確定了眼前這個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韓信先是跟劉邦說:『您認為您和項羽誰更強一點呢?
』劉邦思索了一會兒,無奈的說:『我不如項羽!』韓信就是要用『欲揚先抑』的辦法,他先讓劉邦承認不如項羽,而後又列舉出了項羽的一堆優勢,讓劉邦進一步氣餒,但隨後話鋒一轉,說道盡管項羽如此強大,但劉邦還是可以戰勝他。
並列舉出了劉邦可以戰勝項羽的幾點原因:一、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天下英勇之士,智謀之輩,都依附於劉邦身前效力,而項羽則是個孤家寡人;二、劉邦手下的人都想回到自己的故鄉,這個強烈的願望促成了大家有不懈拼搏的動力;三、劉邦在關中約法三章,深得關中父老的擁戴,大家都希望劉邦為關中王,進而奪取天下,而項羽任命的關中三王都是秦國的降將,他們不僅投降了項羽,還讓幾十萬關中子弟被坑殺,因此劉邦可以輕而易舉的憑一紙檄文,便可以取得三秦之地,盡而圖中原而王天下。
劉邦和韓信的分工很明確,由劉邦在正面戰場牽制楚軍,吸引項羽的注意力。
而韓信則負責清理外圍,最後讓項羽的楚軍變成了孤軍,在垓下一戰徹底擊敗項羽一統天下。
但和劉邦相比,韓信的格局還是低了一點,他占領齊國之後,想做齊王又不敢直說,於是便派使者去見劉邦,想做個代理齊王,劉邦本來很氣憤,認為他趁機要挾自己,在張良和陳平的勸誘下,意識到韓信的重要性,直接封韓信為齊王,因此韓信死心塌地的追隨劉邦。
但天下已定之後,劉邦先是改封韓信為楚王,而將齊地交給了自己的長子劉肥,不久後又以韓信企圖謀反,窩藏鐘離昧為借口,奪取了韓信的楚王之位。
如果不是有大臣替韓信求情,恐怕韓信早就成了劉邦的刀下之鬼,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想再做諸侯王?
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韓信成為了淮陰侯,在劉邦與韓信的一次相處中,一段對話徹底決定了韓信的命運。
當時劉邦正在興頭上,便問隨行的韓信說:『你看我究竟能帶多少兵呢?
』韓信說:『您最多隻能帶十萬人馬!』劉邦笑著問:『那你呢?
』韓信說:『臣則多多益善!』劉邦不太高興,問道:『既然你比我更能帶兵,你為什麼會為我所擒呢?
』韓信意識到自己說的有些讓劉邦不高興,於是趕緊說道:『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卻善於帶將,因此我才被陛下所擒』劉邦笑著說:『你說的好,多多益善!』實際上在劉邦的心裡已經暗下決心,韓信這個人絕對不能留!他現在已經無兵無權,但還敢公然頂撞自己,他的實力不在於兵,而在於心,在於他的軍事頭腦,一旦把他放到戰場上與自己作對,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按照史料的記載,韓信被殺是呂雉下的手,原因是他身邊的人告密,說韓信和陳豨串謀意圖謀反。
但你說韓信逃出長安,到陳豨軍中去做參謀,這倒是很實際,如今他留在京城,子無兵二無權,他怎麼謀反呢?
這就和後來的周勃被漢文帝下獄的原因是一樣的,當時周勃已經辭官在家,但又害怕漢文帝加害她,便成天穿著鎧甲,帶著刀劍。
於是有人說周勃謀反,漢文帝立刻將周勃下獄。
在大獄之中,周勃感嘆自己的命運,還好一個獄卒提醒了他,讓他利用自己兒子是駙馬的關系,令公主出面,通過薄太後來為自己求情,從而擺脫了殺身之禍。
劉邦也好,呂雉也好,殺韓信的原因隻有一個,就和漢景帝處死周亞夫時所說的話一樣,非社稷之臣!劉邦在位,韓信都不願意收斂鋒芒,如果劉盈繼位,韓信怎麼會把呂雉這個女人,劉盈這個小孩放在眼裡,到時普天之下有誰可以鉗制韓信?
那麼韓信到底有沒有辦法擺脫殺身之禍呢?
其實通過周勃、周亞夫父子,已經可以看到韓信的一線生機究竟是什麼。
或者有人說他可以像留侯張良一樣,選擇歸隱山林,但我們通過閱讀《留侯世家》,就可以發現張良根本沒有歸隱山林,他不僅沒有歸隱,還替呂雉出謀劃策,請出商山四皓鞏固了太子劉盈的地位。
因此哪有什麼功成身退,哪有什麼歸隱山林,要想明哲保身,唯一的方法就是站好隊。
但韓信還有一點不同,他是行伍出身,軍中上下都有他的門生故吏,因此它潛在的威脅遠遠超過了張良,甚至蕭何。
要讓劉邦和呂雉確認韓信沒有威脅,是自己人可以對自己有幫助,才能保住韓信的性命。
說了這麼多,具體要怎麼做呢?
第一是結親。
看韓信是兒子還是女兒,如果是兒子就迎娶魯元公主,如果是女兒就嫁給劉邦的兒子劉肥,和劉邦、呂雉成為兒女親家;第二是詐死瞞名。
如果韓信認為確實沒有辦法和呂雉、劉邦和睦相處,那想辦法讓自己主動消失,躲避這場災禍,但前提就是要放棄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第三是叛逆。
但不是和陳豨串謀謀反,而是和蕭河這個自己的伯樂,豐沛功臣集團的領袖打成一片,最直接了當的辦法,便是蕭何和結為兒女親家,把蕭何拉下水,成為蕭何手下的金牌打手,那樣一來就具備了推翻劉邦的基礎。
韓信的錯誤在於:他既不拉幫結派,也不站隊,太孤傲,目中無人,因此變成了所有人的棄子。
他的死還是蕭何為呂雉出的主意,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劉邦、呂雉放棄了韓信,蕭何代表的豐沛功臣集團也拋棄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