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陳勝、殺項梁的章邯為什麼打不過『無名小卒』韓信?《網路歷史》

誅滅暴秦後,項羽主持分封,為了踐行懷王之約,項羽稱漢中也屬於關中,所以將劉邦分封在漢中,稱漢王。

又將關中分成三份,分別封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這三位秦朝降將,目的就是為了堵塞劉邦東出的道路。

劉邦自然明白項羽的用意,奈何此時實力尚弱,隻得乖乖遷到漢中。

進入漢中後,又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棧道,以消除項羽的戒心,表示自己再無東出之意。

就在劉邦人生最低谷的時期,他遇到了韓信。

公元前206年,劉邦齋戒搭臺,正式拜治粟都尉韓信為大將軍。

公元前206年八月,此時距離劉邦到漢中不過四個月而已,還沒有飽覽漢中山區的壯麗景象,劉邦就決定采納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瞞天過海,東出三秦,決戰中原。

劉邦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出兵,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時的西楚霸王項羽已經陷入與齊趙大戰的泥潭中,無法脫身。

明修棧道,已經足夠迷惑章邯,但韓信智謀無雙,算無遺策,又派出樊噲擔任工頭。

韓信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樊噲這些年一直跟著劉邦闖蕩,盛名在外,如果韓信來修棧道,章邯並不會在意韓信是誰,而是會在意樊噲在哪?

這有可能讓章邯猜出漢軍會奇襲陳倉,而讓樊噲正面出現吸引章邯的注意力,會造成漢軍借棧道東出的假象。

另一邊,韓信親率漢軍主力翻山越嶺,開始了他人生中從地理意義上最艱難的一段行程,漢王劉邦與之隨行,這倒不是劉邦不信任韓信,而是三秦百姓痛恨章邯,再加上劉邦仁厚的賢名早已深深紮根於三秦百姓的心中,隻有劉邦親自出面,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穩定關中局面。

漢軍行走在山間小路上,道路崎嶇不平,韓信以劍駐地,艱難的往前行進。

天氣雖不炎熱,但長途跋涉已經讓全軍將士們汗流浹背,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因為他們知道,這條山路再難走,也是通向家鄉的唯一生路。

當前線斥候激動的向劉邦匯報即將抵達時,劉邦大喜,韓信也長出了一口氣,章邯果然被樊噲的『工程隊』蒙騙。

陳倉的攻城戰隻是走了一個過場,當率先沖進城內的漢軍士兵,向茫然不知所措的秦人子弟講起新安慘劇,講起章邯時,這些秦軍都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蹲在地上失聲痛哭,陳倉不戰而下。

當有人向章邯匯報漢軍奇襲陳倉時,章邯一陣錯愕,漢軍已經占據陳倉?

怎麼可能?

狗肉販子樊噲不還在工地上曬太陽嗎?

不過再想這些已經毫無意義,章邯現在要做的是抵擋漢軍的進攻,章邯絲毫不敢大意,他是項王設置抵擋劉邦東出的前沿陣地,一旦失守,項羽會饒過他嗎?

章邯倉促調兵,率領已經人心惶惶的秦軍殺向陳倉,奇怪的是,都已臨近陳倉,一路上卻沒有發現一個漢兵,章邯心想:漢軍既然偷襲陳倉得手,為什麼不趁勢東進?

難道是在陳倉死等?

等本王來攻打他們?

自古用兵貴在神速,拿下陳倉之後就應該馬不停蹄的狂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廢丘,怎麼卻在原地踏步?

章邯不知道的是,他沒有想明白的軍事邏輯,恰恰就是韓信的計策。

如果韓信在攻下陳倉後立刻揮師東進,加快行軍速度,意圖在章邯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拿下廢丘,一舉定三秦。

那麼就恰恰犯了兵家大忌,行軍最忌長途跋涉,漢軍一路從南鄭北上,歷經千難萬險,士兵們的體力消耗已到極限,如果再強行殺向廢丘,等到了廢丘城下,漢軍將無力再戰,章邯反而可以以逸待勞一舉殲滅漢軍。

所以漢軍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漢軍在陳倉休整,章邯不甘坐以待斃,必然會率兵來攻,而從章邯得到漢軍襲取陳倉的消息,再到率兵殺到陳倉,這段時間足夠漢軍休整了。

韓信對付章邯的策略就是一個字:等。

等章邯殺到陳倉城下的消息傳到漢軍中軍大帳時,劉邦笑了,忙恭維韓信說:『章邯果然不出將軍所料』韓信立即下令出城迎擊,得到出擊的命令後,漢軍士兵們無不歡呼雀躍,大叫:我的大刀早就饑渴難耐了。

韓信一聲令下,漢軍吶喊著沖進雍軍的陣中,雍軍四散潰逃,章邯帶著殘兵敗將往東逃至好畤縣。

而漢軍將士們則唱著家鄉的歌謠,鬥志昂揚的向東方挺進,朝著東方每走一步,距離家鄉就又近了一步。

章邯逃到好畤縣不久,就看到蹄足揚塵,歌聲嘹亮的漢軍洶洶而來。

好畤一戰,章邯再次被打敗,退至大本營廢丘,最終被漢軍引水灌城,章邯自知必敗無疑,遂拔劍自刎。

可憐章邯,也曾被冠以天才之名,殺周文,破陳勝,降魏咎,斃田儋,甚至絕境反擊,陣斬項梁,可是章邯註定是可悲的,章邯的悲劇就是在這個時期遇到了比他還要強的軍事奇才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