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封王拜將之後,不懂得功成身退以自保,韓信,當初嘲笑項羽的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最後卻死於自己的婦人之仁,是不是有點諷刺?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韓信作為漢出三大傑出將軍之一,究竟是怎樣厲害的角色,讓我們從史記中尋找答案。
從一介佈衣到封王拜相,韓信的奮鬥史值得現在我們每個人學習,那我們就來捋一捋韓信是怎麼一步步平步青雲的,最後又是什麼原因而亡命女人之手,令世人唏噓。
韓信忍辱負重
史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韓信在一介佈衣之時,不受人待見,吃飯都困難,還常常被人欺負,以至於被人侮辱從褲襠下鉆過去,被人嘲笑膽小怕事,韓信為了自己的抱負與夢想,可以接受胯下之辱,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正是這種能忍辱負重的胸襟才成就了成為大將軍的韓信,如果不是能殺身成名,韓信是不會輕易拔出寶劍的。
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正需要有這種能忍辱負重的胸懷,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唯有忍,方能成就一般事業,唯有忍,方能過好整個人生。
韓信毛遂自薦
韓信會利用平臺推薦自己,說明韓信確實有高瞻遠矚的見識,最初在項羽帳下時,就常常向項羽獻計、獻謀略,但是沒有被項羽所看中,以致韓信沒有被重用,最高隻是做了個護衛隊長,韓信認為項羽不能重用自己,自己的才能不能發揮出來,所以就逃離了項羽去投靠了劉邦。
來到了劉邦賬下,令韓信崩潰的是,跟在項羽賬下簡直是如出一轍,還是沒有被重視而任用,還差點因為犯事而被殺頭,韓信真是失望至極啊,眼看自己馬上就沒有推薦自己的機會了,最後想出來一個絕招,假裝逃跑,還是蕭何苦苦去追了一天一夜才追了回來,令後人誇誇其談為,蕭何月下追韓信,就這樣把韓信推薦給劉邦,讓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才終於被重用,從而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劉邦的臂膀大將軍,戰功顯赫。
在現在流量為主的信息社會,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毛遂自薦的機會,借助流量的平臺來發揮自己的真實才能。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有真才實學,有實力才是硬道理。
韓信打仗註重策略
史記載,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勝,此何術也?
』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韓信攻打趙地,背水列陣,卻能以少勝多,這是兵書上所沒有的,韓信熟讀兵法又能靈活多變這是打仗勝利的原因,了解士卒心理,並能以‘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來激發戰士的抗戰士氣,韓信打仗多用謀略而少用武力,這是韓信的智慧所使,這是韓信打仗厲害的原因。
我們讀書學習更是如此,不能死讀書要靈活運用,去其糟泊,取其精華,能把做學為我所用,才能做到真正有智慧的人。
韓信錯失‘三分天下‘’的良機
楚漢之爭,劉邦、項羽在滎陽對峙,相持不下,這時項羽派人勸說韓信,權衡利弊,讓韓信趁機中立,三分天下,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後來韓信的謀士蒯通看出韓信的心思,也來勸說,讓韓信中立,三分天下而自保,可是最後韓信還是不忍心,一直沒有確定下來,最後還是幫助劉邦戰敗了項羽,雖然被劉邦封為齊王,但是好景不長,還是斷送了自己的前途,錯失了自保的良機、遺憾終身。
韓信不知功成身退而亡命
韓信的功勞已經大到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地步,那就隻有一條路了,滅了你。
在楚漢之爭,韓信本可以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而自立,《也就沒有後來三國啥事了》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猶豫不決,最後貽誤了時機,遺憾終生。
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道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真是『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對待任何感情,都要做到該果斷必須果斷,抓住機遇,一鼓作氣,斬釘截鐵的做出選擇,否則必受其亂,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