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評價漢初三傑的時候曾經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在當時,漢朝建國戰爭大部分都是韓信操刀的,破魏滅趙定代取燕定齊,而劉邦和項羽的最後一戰,也是讓韓信親自指揮。
就劉邦本身來說,能力並不弱,像那個時代頂尖人物英佈,劉邦還是搞得定的,但是劉邦也清楚,韓信就是這麼強。
在楚漢相爭中,劉邦一方的打法是這樣的:劉邦、英佈、彭越拼命牽制項羽,韓信負責開疆拓土,環抱住楚軍,事實上他們也成功了。
茅坤曾經說過,韓信用兵,從天而下,且從未與敵人血戰。
意思就是說他從來都不是和敵人正面剛,而是通過用兵技巧,將敵人瓦解。
下面咱們一個個來看看。
滅魏,魏國大軍集中於蒲阪,韓信的應對策略是不大量疑兵於臨晉附近的渡口,伏兵用木罌從夏陽渡河,偷襲安邑,活捉魏豹。
破代,在閼與捉住夏說,具體細節史書沒有記載。
但是閼與這個地方值得一說,這個地方歷來以險峻難救著稱,當年廉頗都不敢涉足這裡,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是在這裡擊破秦軍胡傷,這一下就讓趙奢的地位和廉頗平齊了,而韓信也這麼搞定了。
井陘一戰,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背水一戰那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這場戰爭最難的是如何判斷陳餘一定會出擊,怎麼讓自己的軍隊不會崩潰,騎兵的突擊路線怎麼規劃。
定齊國戰楚國,當時龍且號稱頭號猛將,韓信看到自己兵力弱,於是退軍,半渡擊之,等龍且的軍隊正在渡河的時候,決河放水,然後急攻龍且,殺之。
垓下之戰,這一戰韓信親自對戰項羽,自知這次不利於後退,於是張左右兵馬圍擊項羽,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十面埋伏。
項羽一生都是玩的正面剛,而隻有垓下這一次失敗。
之前章邯王離、劉邦彭越,那麼多人都跟項羽打過,為啥誰都沒法施展韓信這個佯退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