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誓死不過烏江,他不是愚蠢而是追求大義。《網路歷史》

項羽,令人聞風喪膽的西楚霸王,其英勇神武之氣,被稱為『千古無二』。

他從一郡農民起義軍將領,到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身經七十餘戰,是推翻秦王朝封建統治的強有力量。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的名將之後,卻落得個兵敗自刎的下場,成為無數文人墨客眼中的遺憾。

那麼,項羽明明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為何卻親手放棄,寧死不過烏江呢?

今天小期就跟大家淺談一下。

很多人乍一看,覺得項羽愚蠢至極,反人類常識般自刎烏江,但小期認為,項羽之死其中是有一定的情義在的。

虞姬容貌傾城,舞姿美艷,也有不少英雄為之傾倒,然即使在大局已定,項羽四面楚歌的情況下,依然堅定不移的陪伴在項羽身邊,可謂情深義重。

楚漢之爭,期間多少生死存亡的戰役,項羽卻一直將毫無縛雞之力的虞姬帶在身邊,可見其寵愛非別個能比。

漢軍圍困垓下,虞姬在營內舞劍自刎,是讓項羽無後顧之憂的悲壯之舉。

愛妾已故,身後追兵不斷,突出重圍的計劃失敗,項羽自知大勢已去,對世間自然也就沒有了過多留戀。

此外,項羽心高氣傲性格單純,堅持是天要亡他,而不是他自己無能,所謂天意不可違,項羽已經喪失了求生的欲望。

到達東城孤山時,身邊隻有二十八騎,而追兵卻有數千人,生還的可能性極小,而且即使他聽了亭長的建議逃出生天,也很難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因為當時的天下趨於穩定,絕大部分在漢室統治當中,從起兵反秦到垓下之戰,項羽用了足足八年的時間,如今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支撐他卷土重來。

況且秦朝之所以被推翻,是因為統治者驕奢淫逸,致使民不聊生,百姓四處起義朝廷無人擁護,而漢卻是眾望所歸,項羽如果到江東積蓄能量,劉邦其實也在更優越的條件下休養生息,再戰時,項羽根本沒有當日的底氣與之抗衡。

杜牧說『江東子弟多才俊』,但是這江東子弟未必聽項羽調配。

據史料記載,項羽原江蘇宿遷人氏,而後遷往江東,並非本土人士,而且項羽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幾乎都是靠殺戮的手段取而代之。

開始將士們能夠在他麾下聽他指揮,很大程度上是畏懼威嚴,如今他敗北狼狽而歸,怎能確定沒有小人趁機落井下石,所以依著項羽的性情,是寧可悲壯的死,也不茍且的活。

退一萬步說,江東的父老鄉親接納了他,並且立誓擁護他重整山河,那麼劉邦就會放過他嗎?

不會的。

萬一再次聯和韓信彭越,發兵直逼江東,那麼死的就不隻是項羽一人,而是千千萬萬個黎民百姓。

當初面對勁敵劉邦,項羽尚且下不去手,如今是發身之地的無辜百姓,他怎會棄置不顧。

那麼,對於一代霸王自刎烏江這件事,各位看官又是怎樣看待的呢?